孙全胜
城市化的多重内涵及其综合水平测度方法
孙全胜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249)
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聚集的社会过程,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同步的,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化需要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文化学等多角度理解。城市化与城镇化具有相似的含义,但适用于不同语境。城镇化更多指的是就地城镇化,是努力促进农村人口的就地转移。城市化是工业发展的结果,是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比重的提高,是人口迁移和产业转变。城市化既有一般规律,又有个体特征。城市化是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具有物理性和人文性。城市化综合水平的测度需要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的方法。
城市化;测度方法;指标体系
城市化概念是1867年西班牙建筑师塞尔门(A-Serda)最早在其著作《城市化的基本理论》提出的。[1]城市化来自法文“urbanisation”,后转为英文“urbanization”,由“urban”(都市)和“ization”(……的行为过程)组成,也被称为都市化、城镇化。
城市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化是城市化方向、战略、路径及相关方针的综合,指城市活动的集中,人口、空间、文化、生活方式的扩散;狭义城市化是城市化的路径、方式,是城市增多和作用加强。城市化是人类由乡村型生活转向城市型生活,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是工业化、技术革命推动的,乡村的人口、资源、经济活动不断聚集为城市的生产、生活要素,是生产方式变革导致的生活方式改变,是工商业不断发展、人口更加聚集、城乡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城市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强,是产业布局、人口布局、生活居住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制度、观念意识的变革。城市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城市价值文化向农村的渗透,消除城乡、工农差别。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生产、生活等全方面的转变,是人口、空间的第二、三产业聚集过程,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产业、基础设施的城市地域化。城市化还分为直接和间接的:直接城市化是人口、非农产业、人文景观在城市的聚集;间接城市化是城市技术方式、文化理念、政治体制等的扩散,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向乡村的渗透。城市化低于30%是初级阶段,30%-70%是快速发展阶段,高于70%是高级阶段。城市化水平与国家经济水平呈正相关,与经济增长能够互动。城市化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是城乡人口布局的变化,是机器工业、劳动分工、物品交换的扩大、市场世界性过程。城市化是由人口密度低、人口较均匀分布的农村转变为人口高度聚集的城市,是居住地更加集中,城市经济不断扩散。城市化是地域性、制度性的,是产业、人口、社会结构的空间演进,是市民地位、生活、消费、居住的空间变迁。
城市化一词的出现已经有100多年,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文明扩散等的过程,需要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世界城市化大体经过了缓慢发展、快速发展、现代发展三个阶段。中国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引入这一概念。城市化是全球性的历史过程,是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聚集的过程。城市化外在表现是人口聚集,主要内容是经济聚集,核心是经济结构转化。城市化首先呈现为人口的大量迁移和聚集,农村人口大规模移居到城市空间。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让人口大规模迁移。农村的推力主要是农业人口增加和农村土地的矛盾让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产品价格低也迫使农村人口转移。城市的拉力主要是城市经济发展和规模扩大导致更多就业机会、发展机遇、方便的生活。城市化还伴随经济要素和资源的聚集,人力、物资向城市聚集,便利的交通方便了物品交换,使消费活动聚集。城市化还伴随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让更多农民涌入城市。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刺激着农业改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刺激工业消费品生产,刺激初级商业、贸易、金融等第三产业发展,让城市发挥技术、资本、交通、市场、人力、居住等优势,吸引产业活动更加聚集,进而促进提高基础服务水平。城市化带动工农发展,带动了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居民业余生活,提高了居民总体生活水平。
城市化具有多重内涵,是不断变化的过程,需要从多个学科解读城市化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综合已有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城市化可以从人口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来理解。因此,关于城市化的内涵仍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看法。
从人口学来说,城市化是乡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农村社区变为城镇社区、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需要提高城市化速度,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城镇化的内涵不应仅以流动人口的居住作为指标,还要考虑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并且加入社会质量的维度。”[2]中国城市化更多是乡镇城市化,产业结构失衡,有先天不足,导致城市人口结构转换。“城市化是人口不断聚集的过程。”[3]乡镇企业占用了很多土地,城市摊大饼发展,政府限制城市规模,使用了大量资金,但忽视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起就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业不足导致需求不足,加剧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是人口的城市化,非农产业的集中,生活空间的转化,观念意识的转变,是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互动协调。三个城市化关系处理不好会导致城市化脱节,影响现代化进程。错误的城市化认知导致城市化发展不足。城市化是人类自然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人为限制能阻止的。城市化是不可控的,进城的人有明确目的和动机,但个人聚集在一起能形成合力,让城市发展不自觉地呈现非主体性。城市化不用盲目地堵,需要顺势而为,需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人口的合理流动。城市化需要协调人口、空间、经济关系,促进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的协调,促进三个城市化相互促进。空间城市化是基础设施的外部条件,引起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空间演化,让城市中心区基础设施完善,更吸引人口,但成本也高,让主体有了选择,造就了不同的空间结构。人口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全部,需要协调发展。城市化需要工业发展,吸纳了大批工人进城。企业促进了人口聚集,形成城镇。生产力进步推动生产资料、资本增多,有利于促进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工业和服务业的规模。
从文化学来说,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向城市聚集,还是城乡文化逐步融合的过程。城市化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推广,居民物质、精神生活转向城市文明,需要提高精神文化层次。城市化包括物化的物质空间形态,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意识的转化。城市化不只是农村向城市转变,也是城市文明向农村渗透,城市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向乡村扩展。城市化具有文化功能,是教育文化、价值理念、宗教信仰的演变过程。生产技术的提高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城市化提供根本动力,工业生产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并提供工资,为城市化提供直接动力。“城市特色重建是修复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抓手,而城市文化功能的健康成长则有助于从根本上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4]城市化具有很多特征,是农业文明转变为城市文明、产业结构转换、劳动者素质提升、农村现代化等。城市化是人在城市发展中的观念转变,物质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消费水平提高,城市文明传播、渗透,人的素质的提高。城市化是城市文明的扩散,具有变动、方向、时效等特性。农村对城市化也有影响,需要实现城乡一体化。中国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迫使农业人口流入城市,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也想进城获取收入,工业生产也需要劳动力,综合力量让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空间需要提高承载外来人口的能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推动了文化城市化,让城市发挥规模、扩散、回流等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文明进程。城市中心和郊区的基础设施有差别,导致空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目前中国的城市文化发展现况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异,东部和南部地区城市文化发展程度较高,西部和北部地区发展程度较低。”[5]
从社会学来说,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农业社会、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文明的转变并带动社会变化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变迁的过程,即由原始社会、不发达社会、工业化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过渡过程。”[6]城市化是工业化、现代化推动的,是地区生产力提高的体现,是非农活动不断提升,农业人口下降。“发展中国家大多存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两个部门,这两个部门在生产、生活、收入、规模、效率、性质、方式等都存在差异。”[7]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优先发展,低水平社会更需要大城市发挥区域中心作用。经济发展也需要规模化、集中化,需要大城市聚集人才、资金、技术。城市化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经历程,是资源的空间优化,是经济、空间、人口、资源等的统一。中国城市化需要规模效应,发挥大城市在城市化的主导作用,遵循城市化一般规律。城市化是以人为本的,呈现为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设施完善、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形态演化的产物,是各种要素的空间聚集过程。”[8]改革开放前,国家为了对抗资本主义,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但限制了城市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推行城镇化,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城市化是人口、就业的城市化,是农村地区城市化,是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农村社区变为城市社区,是生活、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共享物质、精神成果,第二、三产业向城市聚集,实现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城市化核心问题是农村低收入群体也能在城市中持续生存、发展,对农村进行改造,提高农村基础服务水平,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完善。
从经济学来说,城市化是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城市数量增多、人口规模扩大、地域面积扩展、功能完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文明程度提升等过程,是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消除城乡和地区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城市是居住的城和贸易的市的结合,能产生聚集经济效应,是有限空间内住房、人力、土地、交通等交织起来的网络体系。“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9]城市起源于几千年前,但工业革命后才形成独特的社会经济结构。城市化是随着经济发展、农业人口和非农产业不断地空间聚集,城市结构升级的过程。城市化具体呈现为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向城市聚集,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向周边地区扩散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生活由乡村过渡到城市类型,表现为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等。城市化是连续的历史过程,是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不断消除城乡差别,却不能消除农村,农业会一直存在。城市化会一直促进城乡融合,是长期历史过程,是生产要素的城市聚集,是生活方式逐步城市化,是由生产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的。城市化表现为人口、技术、土地、产业的扩大或升级,核心是就业、经济、城乡结构的变迁,是人口、非农产业、劳动力的城市聚集。城市化实质是产业结构升级,目的是人的需求,是经济特殊发展阶段。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是人与人依赖的加强,人更加现代化,是经济活动向城市聚集,是人类生态系统演化,寻求更适宜人类生存的社会组织形式。农村需要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化,实现工业、地域、人口、景观、生活、生产的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有集中和分散两种:集中型城市化是人口、产业向城市聚集,城市中心建筑越来越高;分散型城市化是随着城市中心成本升高,城市文明的扩散,城市经济郊区化。农业为城市化提供剩余产品、劳力,支撑了工业发展。新型城市化需要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以新型城市化为支撑、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城市化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发挥带动作用,推进产业、人口聚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工业化是经济动力,能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是经济基础,粮食是安全保障,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现代农业。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工业化提供建设原料,提供物质支持;城市化为工业、服务业做支撑,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农业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基础。
再次选择“D”的小意粉请站出来,我保证不会挠你们!其实握手的力度要适当,可握得稍微紧一些表示热情,但不可太用力,所以正确答案是:B、C。
2000年10月政府首次在文件中使用了“城镇化”一词。城镇化不同于城市化,还包括乡镇化,是缓冲性地解决农村人口问题的策略,只能短期缓解农村人口压力,会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不是农村人口流动的最优化选择,城市化更彰显城市的本质。城市化是国家由落后走向繁荣的道路,是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城镇化战略与城市化战略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实施的两种战略。当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城镇化战略应该及时升格为城市化战略。”[10]中国更多用城镇化代替城市化,这是因为中国还没有统一的城市化标准,将这两个概念混淆了,把建制镇当成了城市。国家也着重发展小城镇,控制城市规模。
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不同可以从实现模式和发展目标等角度来理解。
其一,从实现模式看。城市化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和地域向城市文明转变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导致城市数量增多、土地面积扩大。在城市化过程中,市场引导人口迁徙、土地利用,人们随着社会的改变而发生生活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的更加文明化。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大都是随着工业文明才兴起的,在其中,资本起了很大的作用,引导经济从分散的农村经济向集中的城市经济转变。“城市化是城市的动态发展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带动农村的发展。”[11]西方城市化围绕着市场体制,建立了完善的配套制度,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中国由于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过程中更多采用发展小城镇的乡村城市化策略,也被称为城镇化。乡村城市化是凭借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等,形成了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要转型,就需要社会结构转换,但城乡二元体制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为了加快城市化发展,只能选择乡村城市化道路,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发挥城市的辐射作用,而更多是利用农村已有的工业基础推动非农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了农村现代化水平,让农村居民接受了现代城市文明,促进了人口向中心城镇聚集。城乡二元体制让城乡之间的交流较少,一方面城市有着较高的工业文明,是先进生产、文化的聚集地,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农村向城市输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缺乏自身发展的能力。
在西方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正相关的,产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产业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先从农业革新开始,人类从游牧到固定的耕种,农业成为人的空间生产形式。继而是机器技术引领的工业革命,依靠手工业提高了人利用自然的能力,让工业取代工业发挥生产主导作用,提升了社会物质、精神。最后是服务业兴起,提高了效率,促进了知识经济,更有效地利用技术、知识,改变了社会结构。工业革命只是产业革命的一个阶段,工业化不是产业革命的全部。工业化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发展,高度城市化也推动了工业革命,满足了工业对集中的需求,对市场、科技、信息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化主要依靠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而不是工业。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是正相关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就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并没有带动城市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容纳人口能力的同步提升。中国城市化中,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互动作用不强。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立、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政府起了很大的主导作用。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飞速发展,形成了一批大城市和城市群,但大城市和城市群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不强,没有完全发挥出规模效应。这是因为中国仍存在较强的城乡二元体制,市场机制仍不健全。因此,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的引导作用不强。
其二,从城市化发展目标看。资本主义城市化是为了资本家的利益,是为了获取更多资本增值,从而导致了很多异化现象。当代资本主义城市化中存在很多社会问题,是人们过于追求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增长、生产效率,而不注重对人的伦理关怀、对公平责任关注的结果。资本过度积累和政治霸权是造成很多城市化问题的社会原因。人与城市的关系是科技和资本建构的。资本增值本性在城市化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将多样化的空间都纳入资本生产模式。资本变成城市化的内在线索和推动力量,导致了城市空间形态的不平衡性和碎片化,用表面的空间平等遮蔽了内在的空间等级秩序。社会空间不是生产的背景,而是生产的一部分,直接服务于资本增值,是资本意识形态的表达,集中表现在城市空间重组过程。制度混乱、贫富分化、思想冲突等社会问题都与城市化相关。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特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中国城市化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有序推动了农业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加快了农村现代化,让人们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方式。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让城市变成人们生活的美好家园,让城市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创立了特色的社区管理体系。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鼓励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过程,让农村文化品质提升,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推动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经济、农业转换为非农产业、农业社会转换为城市社会。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是政府主导下的分散的农业人口、非农产业向中心镇的空间聚集过程,是资本、人力等生产要素整合为非农经济的过程,是城乡内部结构不断完善、人口精神文化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能够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导致的贫富差距、发展失衡,促进城乡技术、资源、人口协调发展。
1. 城市化是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之一
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城市化是各种要素的统一体,是非农人口比重占主导,非农产业取代农业,城市文化价值得到普及。城市化是从乡村到城市的动态过程,传统小农经济到现代工业生产转变,是经济、产业、技术、文化的进步。城市化是工业化推动的,工业革命前后,城市发展形态不同,工业革命前,城市受自然经济支配,是政治、军事中心,经济职能被压制,没有发挥经济中心职能。工业革命后,工业发展推动资本、人口、技术聚集,推动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城市经济性占主导,城市化成为经济现象,城市化与工业化正相关。城市化还能发挥经济聚集效应,企业聚集节约了交通运输成本,达到规模效应。企业效应受市场、运输、基础设施、信息、原料、人力、技术、金融等制约,方便的外部条件能节约成本,提高经济规模效应,扩大了空间规模,多个企业可以共享空间内的资源。中国城市化需要高速推进,排除政策误判。中国仍是农民占多数的国家,仍面临很严重的三农问题,需要处理好城市化和农业人口关系,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化不仅是人口迁移到城市,也是城市规模、职能的扩大,以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比重增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为标志。“目前,关于城市化水平的研究往往只把人口城市化作为唯一的测度指标,应全面考察该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等诸多要素,综合评价城市化水平。”[12]城市化涉及区位、结构、人口、生态、产业、集群等理论。工业化、全球化推动了城市化,让城市化遍及全球。城市化最发达的是欧美国家,但发展主力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变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力。城市化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地域化不断加速,成为人类生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中心,推动了交流,培育了人才。城市化推动社会转型,体现国家发展程度,需要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统一。城市化不仅有外在空间形式,也有内在文化内涵。城市按规模分为超大、大、中、小等城市;按引导模式分为小城镇引导、大城市引导、双高引导;按动力体制可分为政府、市场。小城镇引导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可以推动农村城市化,但聚集力低、辐射不大。大城市主导是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提高辐射力,主要是老牌城市,有较雄厚基础;双高引导模式是大城市和小城镇共同提高。城市化也有显性、隐性两种:显性使城市人口、生产要素、经济的城市聚集。隐性是受政策控制的,如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已经生活城市化,但没有拥有城市户口,处于城市化的边缘地区,城市特征较弱。
城市化有质、量两方面:量是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地区变为城市地区;质是城市经济、技术、文化、价值等的扩散和渗透。衡量城市化需要人口、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不只是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是工业生产推动的人口、资源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城市化应该合理界定,不应采用单一的人口比重指标来衡量,要建立空间、经济、生活、人口、生活等多方面的分析。“从城市化内涵的人口、经济、社会、土地四个方面,构建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3]城市增长系数包括人口、地方财政、工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数、工业和零售业收入、建筑面积、居民收入和通信网络普及率等,还包括不同时期的指标和全国平均指标。城市化需要制度约束。制度、技术、人力影响经济发展。传统的高投入、粗放经营导致城市化无序发展。政府为了重工业抽取了农业,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市场体制下是好的制度安排,能推动改革,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农村非农产业要依靠市场自发发展,不能依靠政府强制推行城市化,用剪刀差剥夺农民,要产业均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合理的制度能发挥很高效率,能激励生产,让个人对自己负责。无效率的制度会损害个人利益,让人变得懒惰。经济、政治制度变迁应该良性循环,打破阻碍制度创新的利益集团。要发挥制度绩效的激励作用,消除计划体制的弊端。全球化和市场改革让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需要均衡的城市化,让产业升级引发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结构,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小康社会需要新型工业化,融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接轨世界技术化潮流,发展新型产业,培育中产阶级,消除城乡分化。中国仍需要发展大城市,发挥规模效应。改革开放后,经济持续增长推动了城市化水平提高,推动了社会变革,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但城市化也破坏了历史文化遗产,需要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统筹各地区的发展,实行均衡化。[14]城市化应该适应经济发展速度,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符合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需求,满足居民对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推动产业升级,保证居民就业,创造应有的经济效益。中国城市化任务艰巨,需要体制改革,解决大批居民的失业问题。中国城市化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足,劳动力剩余众多,需要加快工业化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创业促就业。
2. 城市化测量的指标体系
城市化的衡量需要人口指标,也需要土地、经济、产业结构、居民就业、生活质量等指标。“将城市化水平划分为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城市化水平、社会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城市化水平,构建我国省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5]城市化指标的选取应该遵循科学性、全面性、主导性、代表性、差异性、稳定性、可获取性等原则。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指标、人口指标、生活方式指标、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指标和生态环境等。“城市化需要通过定性分析,综合考虑城市人口、经济、社会、生活方式、社会保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采用实用、简捷等原则建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16]首先,经济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的比重、城市建设投资占社会产值的比重。城市化演进模型、动力、信息化、知识化都需要研究,提炼出更好的评价体系,尊重经济规律。其次,人口指标包括:城市本地人口数量、外来人口数量、城市人口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城市人口受教育及培训的水平、人口的不识字率。再次,生活指标包括: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拥有电话和电脑的比例。再次,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指标包括:适龄儿童入学率、人均拥有医疗服务数量、社会保险覆盖率、最低社会保障覆盖率。最后,生态环境指标包括:城市居民幸福感指数、各类环境污染、噪声污染的治理率、人均拥有绿地的面积。“我国城市化泡沫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泡沫程度最高,中西部居后。并从制度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17]其中,人口指标体现的是城市规模和人口聚集规模;经济指标体现城市产业发展水平、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生活指标反映居民的生活幸福程度和生活舒适度;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指标反映的是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对城市的投入程度;生态环境指标反应的是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建设质量。“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18]城市化水平量化可以用城市人口比重和非农人口比重衡量。
城市化水平指标反映在人口、土地、资源、产业等,需要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水平评价可以采用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服务业现代化等指标,分析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的城市化。“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采用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四个维度来进行。”[19]产业结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采用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服务业现代化三个层次的复合指标体系来衡量。城市化测度有人口比重、城市化复合指数、地理空间等指标。
衡量城市化综合水平有两种方法: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城市化可用单一指标法来测量,如户籍、城市人口比重、非农业人口比重、城市用地、就业结构、非农劳动力就业比重等,也可采用综合指标法,如城市成长系数:人口组成结构、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劳动加工业就业人数、从事商业的人数、零售额、人均住宅面积等。单一指标法仅用人口、土地等要素测度城市化。“单一指标法就是只采用一种指标来测量城市化水平,常见的有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两种。”[20]综合指标法采用多项指标测度城市化,如人均GDP、文盲率、人口出生率、预期寿命等,不同主要在于各种指标的选取及其权重的大小。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可以从人口、经济、生态和社会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城市现代化有城市规模、城市人口等指标,需要提高城市化质量。城市化评价体系有反映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指标,可以采用城市人口比重、建成区面积、第三产业比重等度量。“在分析城市化水平时往往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的综合得分对某一地区不同主体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比较。”[21]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有人口变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三个方面,主要对应的是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
城市化是动态的社会结构演变过程,呈现着不断变化性。“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主要有两种: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单一指标法一般包括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指标,而复合指标体系的建立则涉及城市发展的多个方面。”[22]城市经济水平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等。农村城市化指标可以采用人口、经济状况、社会环境等测量,对城市化进行统计、管理、评价等功能。城市化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素质、社会环境等方面,需要综合各项指标。选取的指标要综合反映人均收入、城市人口比重、产业就业比重等。原始数据获得要合理准确,采用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准确反映经济发展指标。城市化水平由城市化率体现,尽量搜集完全的数据。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有很大关系,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并不完全符合,需要尊重城市化规律。城市评价需要建立可信的数据模型。城乡收入差距会阻碍城市化,中国城乡数字鸿沟不断扩大,有着很大的信息技术差距,居民在信息知识方面也存在差距,城乡教育水平有很大差距,形成城乡二元消费结构,需要确立合理的系统边界。城市化需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人口聚集、城市空间扩大、基础设施完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城乡差距表现在教育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信息技术应用等。城市化需要提高城市人口规模,引导产业结构变化,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等。要鼓励农民参加技能培训,提高信息技能培养质量,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硬件设施,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业技术化水平。城乡数字鸿沟阻碍了城市化,不利于城乡融合。城乡收入差距的测量可以采用最常用的比值法,需要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城乡收入差距经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收入差距缩小、在波动中不断扩大、持续扩大等时期。
城镇人口应包括城镇内的非农人口和城市郊区的部分农业人口。城市化引起了环境问题,导致气候问题,形成热岛效应,需要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持人口、资源、生态的平衡。城市化飞速发展,也带来生态恶化,占用耕地、消耗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质量糟糕,引起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化面临着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压力。城市化对水大气、土地环境都有影响。要推动科技创新,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城市土地卫星监控系统,建立城市综合信息传输系统,建立城市环境监测系统,建立城市灾害预警系统;要进行管理创新,进行过程管理、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等;要进行观念创新,改变经营观念、择业观念、乡土观念、开放观念等。城市化评价要采用多元指标,弥补单一指标不足。
总之,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能用技术革新和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对周边地区起拉动作用,形成创新活力的企业群。城市经济增长极能够促进技术创新,能回流资本、人口,主导经济发展。发挥大城市作用,重要的是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摆脱粗放型增长,促进信息、物资、劳动力的自由扩散。
[1] 周一星. 城市地理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5.
[2] 潘屹. 可持续的城市化: 内涵、路径和政策[J]. 社会发展研究, 2016(6): 17-37.
[3] 孙全胜. 城市空间生产: 性质、逻辑和意义[J]. 城市发展研究, 2014(5): 39-48.
[4] 刘士林. 特色文化城市与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转型[J]. 天津社会科学, 2013(1): 122-127.
[5] 姜斌, 李雪铭. 快速城市化下城市文化空间分异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07(5): 111-117.
[6] 钟秀明. 城市化之动力[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13.
[7] 孙全胜. 城市化的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J]. 经济问题探索, 2018(4): 54-65.
[8] 孙全胜. 城市化道路的研究综述[J]. 城市, 2018(5): 59-68.
[9] 叶裕民. 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发展与制度分析[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23.
[10] 冯子标, 焦斌龙. 城镇化战略与城市化战略[J]. 中国工业经济, 2001(11): 44-49.
[11] 姚志杰. 对城市化内涵的科学理解[J]. 中学教学参考, 2012(12): 23-30.
[12] 陈伟. 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测度[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6(1): 61-67.
[13] 陈明星, 陆大道, 张华.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 地理学报, 2009(4): 22-26.
[14] 林硫鹏, 李文傅. 福建省城市化水平测量与分析[J]. 福建论坛, 2000(11): 15-19.
[15] 杨贵军, 王丽娟. 我国省域城市化水平的测度[J]. 统计与决策, 2015(1): 24-29.
[16] 张亘稼. 城市化指标体系探讨[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1): 17-23.
[17] 王家庭. 我国城市化泡沫测度: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1(11): 8-14.
[18] 梁会民. 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2): 138-139.
[19] 张艳红. 大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2): 29-34.
[20] 杜帼男, 蔡继明. 城市化测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10): 31-40.
[21] 张世银, 周加来.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析[J]. 技术经济, 2007(3): 24-28.
[22] 李荣雪, 顾晓波. 我国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 经济师, 2015(2): 8-10.
The Multiple Connot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Its Comprehensive Level Measurement Method
SUN Quansheng
(College of Marxism,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2249, China)
Theurbanization is a social process in which the population gathers from rural to urban areas. It is synchronized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modernization. The urbanization needs to be understoo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economics, sociology, demography, and culture. The town urbanization and the city urbanization have similar meanings, but they apply to different contexts. The urbanization refers more to urbanization on the spot and is an effort to promote the local transfer of rural population. The urbanization is the resul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non-agricultural and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s,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Urbanization has both general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The urbanization is an evolving historical process with physical and humanistic qualitie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urbanization requi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asonable indicator system and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urbaniz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indicator system
2018-09-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2015MZD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JL015)
孙全胜(1985-),山东临沂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当代中国经济史、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
C 924.2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8.06.004
2096-059X(2018)06–0018–08
(责任编校:彭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