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介入大学生学习倦怠策略探赜

2018-03-24 08:49蔡洁琼
成才之路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习倦怠行为预防

蔡洁琼

摘 要:当今大学生学习倦怠日益严重,原因是多维的、复杂的,既有其自身的原因,又有家庭系统、学校系统等方面的原因。高校辅导员可以从客观层面、主观层面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行为和心理。

关键词:学习倦怠;预防;行为;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6-0015-01

当今,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日益严重。在大学期间出现学习倦怠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轻者旷课、考试不及格,重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造成抑郁自杀。而造成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主要来自客观层面(社会、学校、家庭)和主观层面(个人)。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学习倦怠预防中的介入策略制定时也应从上述两个层面着手。

一、客观层面的介入策略

客观层面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个因素,辅导员应协调好学生与学校、家庭之间的矛盾,形成最佳合力,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1)学校因素的介入策略。在学校因素方面,辅导员应从以下方面介入:一是改善校园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辅导员应积极与学校领导层进行沟通,在建设校园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上表达学生的呼声,协调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学生意愿之间的关系。要使校园建设做到以生为本的原则,完善学校教育环境和教学设施,同时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满足学生学习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需求。二是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根据调查得知,专业课内容体系不合理是造成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辅导员应积极向院系教务部门进行反映,重新评价专业课教学内容体系,按照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地剔除陈旧课程,增设新的课程,满足学生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的需求。三是完善考试评价制度。调查得知,考试评价方式不合理也是形成学习倦怠的主要因素之一。辅导员作为信息传递者,应将学生的不满和需求及时向教务部门和相关教师进行反馈,及时进行调整。

(2)家庭因素的介入策略。社会教育是枝,学校教育是干,家庭教育是根,可见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的变故、不和谐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影响。辅导员对家庭因素的介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变家长教养方式。首先,告知家长要有健康的教育方式,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溺爱,要给孩子提供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其次,提醒家长不要把自身的愿望和理想强加于孩子的身上,导致孩子负担过重,压力增大。最后,提醒家长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二是搭建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辅导员应及时掌握学生和家庭的情况,尤其是变化的情况,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引导家长和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沟通,释放双方的压力与困惑,改变学生和家长面对困难时的压抑心态,从而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主观层面的介入策略

主觀层面是指学生个人学习上的主观态度。通过调查,自我效能感低和学习兴趣不足是学习倦怠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二。对主观层面的介入策略应围绕这两个主观因素展开。

(1)自我效能感因素的介入策略。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对自身学习能力感受和评价,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兴趣。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乐趣,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热情,从而形成学习倦怠。辅导员对这种学习倦怠情形的预防应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着手。一是参与趣味赛事,增强学生自信。自信来源于成功的体验,辅导员应举办灵活、趣味的集体赛事活动,制造轻松活跃的氛围。这种氛围下,学生获胜能够体验成功的乐趣和增强信心;不获胜也不会产生挫败感,同时还能使每个学生融入集体中,一举多得。二是树立目标,延长自信时效。学生的自信需要建立,同时也需要维护。辅导员应有意识地延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树立长远目标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长远目标的确立能给予学生一个奋斗的方向和过程,学生在期间收获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持续增强他们实现目标的信心。

(2)学习兴趣因素的介入策略。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失去学习兴趣学习必难持久也难以取得成效。辅导员在主观因素介入策略上也应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主要方向之一。一是搞清已有兴趣,拓展学习兴趣门类。新的学习兴趣很少凭空出现,多半是已有兴趣的衍生物。因此,辅导员首先要搞清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逐步扩展学习兴趣到其他学科,拓展学习兴趣的门类。二是改变教学内容,提升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是由教材的内容决定的,辅导员应清晰把握学生对每门教材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向教务部门和相关教师反馈,以利于及时更新教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结束语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是多维的,涉及社会风气,学校的教育环境、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以及家庭的压力、个人的主观层面。辅导员作为信息的传递者、沟通者、协调者、倡导者,作为学校、家庭的连接纽带,要做好中间的疏通工作,让学校、家庭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进步,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和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富龙,张蒙,侯婷.高校辅导员对改善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10).

[2]李文砚.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J].宿州学院学报,2013(05).

猜你喜欢
学习倦怠行为预防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