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疗效观察

2018-03-24 10:53李先锋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李先锋

[摘要] 目的 观察并研究选择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于为临床的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该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该院在2016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该研究选择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为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同时选择31例患者作为该研究的观察组,对患者选择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 对于该研究两组患者在治疗以后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有效率情况进行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1(b)-0188-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类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致残。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也在日益增加,从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角度来看,我国的成人糖尿病的总体发病率达到了9.7%,糖尿病前期发病率达到15.5%[1]。所以为有效的干预糖尿病患者對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该研究特作出此次研究和调查。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2016年6月—2017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所有患者均选自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该研究选择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为49~8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5±12.4)岁;该研究同时选择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为50~7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5±13.2)岁。均被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从西医诊断标准来看,所有患者符合WHO1999年时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同时也符合DPN的诊断标准。中医的纳入标准为中医辨证划分为气阴两虚夹瘀者。该研究的排除标准,该研究当中排除出血现象的患者,排除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该研究排除有其他特异性的针对神经病变治疗。该研究排除其他病变,比如说胫腰椎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脑梗塞以及严重的动脉血管病变等。该研究在试验以前2周核试验期间都没有使用传统和新一代的抗惊厥类的药物,该研究所有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该研究均知情,而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该研究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和批准。选择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并作出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该研究所有患者均经治疗将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以下,控制患者的餐后血糖为10.0 mmol/L以下。在患者用药期间不能为患者应用营养神经和影响患者氧化应激的药物。对于该研究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采用降糖药物进行处理,为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或者是选择采用注射胰岛素。为患者选择采用α-硫辛酸注射液进行静脉点滴,剂量为20 mL,将其加入到0.9%的250 mL的生理盐水当中,每日为患者进行1次治疗,连续为患者治疗2周作为1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西医治疗方法如对照组所示,中医治疗方法分为中医药物治疗和中医穴位敷贴,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中医药物治疗:为患者选择的中医药材,主要涉及到桂枝12 g,黄芪、生地、丹参各30 g,当归和牛膝各15 g,将此作为一般的药材种类用量。在对患者具体用药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药量的调整。如果患者存在有寒冷的感觉,需要为患者增加肉桂和制附子,如果患者存在头痛眩晕的情况,为患者需要增加天麻和钩藤,如果患者存在有乏力症状,需要为患者增加炒白术和党参。患者每天2次煎服,连续为患者治疗3周。中医穴位敷贴:为患者首先制定中医穴位敷贴贴剂,主要涉及到药物成分为:蒲黄15 g;威灵仙15 g;草乌10 g;赤芍20 g;桃仁15 g。选择采用姜汁进行调和,每次为患者选择4 d或6 d,患者主要选择的穴位为:为足三里、三阴交、涌泉,连续为患者治疗2周做1个疗程,以3个疗程作为1个周期。在对患者进行敷贴的时候,具体的方法为根据患者所选择的穴位,为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使用药物的敷贴稳妥。在进行药物敷贴之前需要对患者定准穴位,选择采用温水对患者的皮肤局部进行擦洗,同时选择采用乙醇棉球进行擦净处理,然后对患者敷贴。有的患者需要使用助渗剂,在患者进行药物敷贴之前,在穴位上涂上助渗剂,或者将助渗剂和药物进行调和之后再进行使用。对于所伏贴的药物,无论是糊剂、膏药或者是捣烂的药品,都需要进行固定,这样能够避免移动的时候存在脱落情况。固定的时候可以直接选择采用胶带固定,也可以为患者使用纱布或者使用油纸覆盖在上面,再用胶带进行固定。现如今临床也有专门供敷贴使用的特制的辅料,在固定过程中使用较为便利。

1.3 效果判定

如果治疗以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患者的肌腱反射不出现好转或恢复到正常,对患者进行肌电图检验显示,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能够增加5 m/s以上,表示患者治疗显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肌腱反射好转,患者的肌电图显示,患者神经的传导速度能够增加4.7 m/s以上,表示患者治疗有效;否则治疗无效[2]。[注: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均调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检验,该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的版本为IBM公司的SPSS 25.0统计学软件,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均选择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于该研究两组患者在治疗以后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有效率情况进行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现如今经济在迅速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逐渐的提升,在人们日常的饮食当中,对于糖量的摄入相对较高,因为饮食习惯的改变,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逐年的升高,糖尿病也是人们所常說的富贵病。如果人一旦患上糖尿病,那么就会伴随一些并发症情况发生,最为常见的就是患者会出现慢性并发症,特别是导致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种病情会容易导致患者致残,而病情的发生率大约在60%~90%之间。所以临床上需要重视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种并发症的干预工作,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这对于患者治疗来说至关重要,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医学领域是一个较为困难的话题,在医学当中都在积极的寻求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到目前来说为患者选择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就是对患者进行血糖和血压控制,并且选择采用综合的干预措施控制患者饮食,提升运动方式等进行干预,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为患者进行营养神经的目的。该研究主要选择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中医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划归为痹证的范畴之内,导致这种病情发病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存在气血两亏和血运不畅的情况,使得经络阻滞。在为患者进行中药治疗时应该本着活血化瘀,通络祛阻的原则。该研究在为患者采用中医药物治疗,同时为患者进行中药敷贴,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干预,通过穴位的刺激和调节作用,而药物在吸收以后发挥药效,穴贴敷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就可以更好的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巩固。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琳.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9):1070-1072.

[2] 张桂静.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3):267-268.

[3] 赵春艳,张晓伟,王敏,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6):636-638.

(收稿日期:2017-10-20)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红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