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程
摘 要:蒙古族人早期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蒙古包作为其典型的建筑形式,是蒙古人祖祖辈辈住惯了的移动房屋,是牧民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家。蒙古包是游牧民族温暖的归宿,它构成了蒙古草原独具魅力的画卷。
关键词:蒙古包;演变;文化的变迁
蒙古包起初被稱为“格日”,到了17世纪,由于满语称“格日”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才使“蒙古包”这个名字广为流传。另外,也有人称之为“毡房”“毡包”或“穹庐”。蒙古包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到至今。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野,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1]说明蒙古包的产生与北方游牧经济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并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1 蒙古包的适应性
蒙古包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蒙古族长距离地迁徙,更顺应了蒙古族游牧的经济生活。
1.1 搭盖迅速
无论什么季节,无论何地,只要地面平坦、绿草如茵,蒙古包就可以被搭建。因为蒙古包是一种组合式的房屋,每个部件都是单独使用的,所以搭建者不必受年龄和性别的约束。
1.2 拆卸容易
蒙古包的拆卸也非常容易,因为围绳是活的,只要将带子解开,毡子和木架就会自然分开。另外搭建蒙古包所用的哈那、乌尔和套瑙也是分根分片的。因此只要是掌握技巧,按照步骤操作,无论是搭建或是拆卸都非常方便。
1.3 运输方便
为了适应游牧民族随季节的变化和草场的情况而迁徙,蒙古包的各个部分都是独立的,而外面覆盖的顶毡、围毡也都是单个的。这种设计除了便于拆装以外,无论是用骆驼驮运还是用车装载都十分便捷。
1.4 容易搬迁
除了套瑙外,支撑蒙古包的架木全部是用比较轻的木料制成,搬迁时非常轻便。蒙古包内也多是些生活必需品,一般人家有两三峰骆驼或勒勒车就可以搬运了。
1.5 抵御恶劣气候
蒙古包圆润的外形是为了减少与风沙的摩擦力,当遭遇风沙袭击时,沙子会顺势滑落。蒙古包的哈那为网格状结构,目的是遭遇大风或大雨时,可以减少受力面积。
2 蒙古包的特性
蒙古包是蒙古族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适应游牧生产生活的传统居所,它具有冬暖夏凉、判断时刻、由内知外等特性。
2.1 冬暖夏凉
蒙古草原温差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蒙古包的顶毡和围毡都是上风头压下风头,这样风雪可以从蒙古包的外壁划过去。而在冬季加厚的帡幪、压紧的毡壁和拉开的暖帐幕,都起到了较好的御寒功效[2]。另外,蒙古包选用白色作为主色,再加上圆形的设计,对阳光有较好的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蒙古包的背面有窗,包顶和包壁的毛毡都可以打开散热,所以炎炎夏日蒙古包里也会充满凉爽的气息。
2.2 判断时间
蒙古包一般都是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搭建,这样根据太阳照进蒙古包的日影位置,牧民们就可以判断时刻,来确定和安排这一天的工作[3]。
2.3 由内知外
蒙古包是用毡子搭建的,隔音效果较差,特别是深夜,能清楚地洞察蒙古包外面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到了夜里鹰狼猖獗,甚至是兵荒马乱的时候,蒙古包洞悉一切的优势就体现得更加明显。对比农耕民族的房屋,蒙古包有居室不可比拟的优势,更适合从事牧业经济。
3 蒙古包随文化变迁的演变过程
最初蒙古族先民居住在自己建造的洞室内,这种洞室一般是用木头、石头沿着洞壁砌洞沿,并在洞沿的上面搭一些木头,在洞顶还要留有一个口洞。除了方便人出入以外,口洞还有走烟、采光、通风等作用,后来这口洞就发展成为今天蒙古包的门和天窗。
随着原始社会由采集向狩猎过渡,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并将猪、牛等动物逐渐驯养成家畜,便开始需要有一种便于牧民迁徙的房屋,而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了。当时的蒙古族人就住在窝棚里,这种以活树为支柱的圆形拱顶的住所制作简单,不用了可以直接遗弃。
从狩猎时代向游牧时代过渡时期,人们居住的窝棚变成了帐篷。而为了保暖,还在木头做的支架上覆盖动物的皮毛。到了畜牧业经济,房屋的支架变成木栅,这种木栅是用细木杆相互交叉编扎而成的网片,可伸可缩,几张网片连接起来就形成一个圆形的墙架,这就是蒙古包的雏形了。
清代蒙古族人分化成牧区,牧民成为半农半牧区的住民,但多数仍延续着游牧为主、狩猎为辅的生产方式和迁徙的生活方式,居住形式也产生了创造性的发展[4]。清朝末年,北方草原大面积开垦种植,农业种植经济开始代替游牧经济。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出现了很多半农半牧区,蒙古包的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固定式蒙古包应运而生。
进入20世纪,传统游牧文化再次受到工业化的冲击,牧民纷纷转入其他行业,定居生活逐渐取代游牧生活,蒙古包已经被砖瓦房所取代,“定居下来的蒙古族一定选择汉式住房作为他们的居所,这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住房文化的影响使然”[5]。
现如今,仅少数牧民在夏季走场时才能用到蒙古包。蒙古包逐渐脱离了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被广泛用于旅游产业,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而蒙古包这种民族文化风俗的传承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郭雨桥.蒙古通[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刘红霞.蒙古包建筑工艺与生态文化意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3]达妮莎.蒙古包的形制、建造工艺及其适应性[J].新建筑,2011(2).
[4]高晓霞,郑宏奎,金光.蒙古包建筑的绿色设计特征[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3).
[5]洪思慧.毡帐—蒙古包——游牧民居文化的标志性符号[J].甘肃广播大学学报,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