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国武术竞技套路价值

2018-03-24 02:27李昌泉
武术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武术价值

李昌泉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指出竞技套路因迎合“高、难、美、新”的规则而忽视了中国武术的健身与养生、技击、教育等价值,并提出建议:竞技套路欲长足发展,必须回归中国武术之技击性与文化性。

关键词:武术 竞技套路 价值

1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武术的发展,尤其是竞技套路的率先发展,武术套路的地位之高已达空前。在竞技套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了竞技套路在武术推广中取得的业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竞技套路在发展过程中,其功能与价值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武术套路起源与演变

“武术的产生可上溯到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为了生存而与野兽搏斗的狩猎以及渔猎活动,这是武术技击滋生的原始土壤,祭祀仪式、庆祝活动中的武舞是武术套路的早期萌芽”,随着武术套路的发展,到了明代已有明确的记载与图谱说明,明人程宗猷所著《单刀法选》记载:“以前刀法,着着皆是临敌实用,苟不以成路刀势……虽云着着实用,犹恐临敌掣肘。故总列成路刀法一图,而前图诸势,备载在中。又续刀势十二图于后,以便习演者观览……然全路势多,倘力微者持重刀,难以跳舞终局。当听用者力之长短,分为两节三节习演,毋拘定格可也”。程宗猷的记载至少可以说明以下三点:第一,当时的武术套路完全为实战而服务,为弥补散势之“掣肘”而设计;第二,套路是由单个的“临敌实用”势串联而成;第三,套路的习练可根据个人体能而相应调整,力微者可分为两节三节习练。

新中国成立后,竞技武术率先发展,竞技套路和散打成为了竞技武术的两大内容。“中国第一个以长拳、南拳、太极拳为主要竞赛内容的《武术竞赛规则》于1959年由国家体委正式批准和施行”,中国竞技套路也就追随着竞赛规则的调整在不断改变与适应,直至发展至今。

3当今竞技套路的地位与价值

“所谓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基础上,由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发展的,以套路和散打为两大活动内容,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活动主体,依照竞赛规则,以争取优异成绩为根本目的的中国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武术发展至今,武术学界多认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应该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但从现实看,依然是竞技武术“一花独秀”的格局。竞技套路作为竞技武术的两大活动内容之一,是为竞技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由蔡仲林和周之华主编的《武术》教材中对武术的作用概括为:“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培养道德情操、丰富文化生活、增进交流”。竞技武术的根本目的是争取优异成绩,在迎合“高、难、美、新”的竞技规则下,以夺取金牌为至高荣耀。基于这样的目标与追求,竞技套路对于运动员而言是否确实具备“健身、防身自卫、培养道德情操、丰富文化生活等价值”都是值得商榷的。

3.1健身与养生价值

武术本身具有健身与养生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竞技套路是否具备这些价值呢?我们只要把视线聚焦在运动员身上就不难推断。在竞技套路赛场上,比比皆是灵活矫健的竞技套路达人,一个个生龙活虎、身怀绝技。乍一想,这不正是武术健身价值的最好体现吗?其实不然!一般人只关注到赛场上运动员呈现的竞赛状态,又有多少追踪到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呢?又到底还有多少运动员在还没有上赛场就被迫终止运动生涯了?我们往往只看到运动员们赛场上辉煌的一刻,却忽略了他们在“突破极限”式的训练中所承受的损伤与风险,故就竞技套路而言,竞技套路给运动员们带来的运动损伤远明显于健身与养生效果。

3.2技击价值

武术起源于人类的生存需要,在与野兽搏斗的狩猎以及渔獵活动中,武术的技击性也就应运而生。无论是人类与野兽的争斗、部落与部落的争斗、国家与国家的争斗还是个人与个人的争斗,无不体现了武术的技击性。竞技套路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理论上说,竞技套路中动作应该具备一定的攻防理念与技击技能,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就出在竞技套路训练的根本目的与动机。竞技套路运动员的训练目标并不是去参加散打与自由搏击,而是去适应竞技套路“高、难、美、新”的规则,全力以赴,夺下金牌。这种目标导向必然导致竞技套路的训练方向脱离传统武术,教练员的训练计划是否成功有效取决于对竞赛规则的解读程度。所以提及竞技武术的技击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因为作为一个竞技套路运动员,从训练到夺金牌整个过程无需实战。在这样的训练导向背景下,竞技套路的技击性将被削减得无影无踪。

3.3教育价值

中国武术在中华民族的土壤历经漫长的岁月,已经深深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与中国哲学密切联系。“太极”“八卦”等直接被用于拳种命名,“五行”学说直接运用于拳理的理论框架,“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成为武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成为了一代代习武者的精神支柱。可以说,中国武术的教育价值理论直接来源于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武术,这也是其它国家很多学员想通过学习中国武术来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武术的教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竞技套路的教育价值值得商榷。

这似乎与中国的高考制度有些类似,各学校关注的点全在升学率,上名校多少、上本科院校多少,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其它能力却显得不那么重要。竞技套路亦然,关注的是运动员怎样夺金牌,至于运动员的其它素质似乎与奖牌没有直接关系,当然不是教练所重点关心的。

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对于武术之使命曾精辟的指出:“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发情感,改造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神明体健,利国利群”,回望今天的竞技武术,如何才能真正承担起该有的责任与使命,这应该是竞技武术当下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吧!

3.4其它价值

中国武术除了健身、技击、教育等价值,当然还有诸如表演、娱乐等价值。但作为竞技套路,从专业运动员的竞技套路视角看,其难度动作表演性不及体操,从一般业余的大众武术套路看,其表演性也不及青年人追捧的“双节棍、跆拳道”等项目;若论及娱乐价值,专业运动员每天都在“突破极限”式的训练,娱乐无从谈起,作为业余的大众武术套路,如果确实具备极强的娱乐价值,学校武术课就不会出现“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的现象了。

4初级长拳与简化太极拳价值探讨

初级长拳与简化太极拳是竞技套路在大众武术推广中极具代表性的两大套路项目。因其简单易学,成为了武术套路在大众武术领域推广过程中的两支主力军。不可否认,初级长拳与简化太极拳在武术的推广中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他们都是由传统武术里面一些简单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动作经改编调整后串联而成,在推广过程中,重点在于动作与路线的识记,而传统武术里面本该拥有的文化、意识、精神等层面的东西却销声匿迹。就连武术的技击价值,在初级长拳和简化太极拳推广中也只能停留在口头理论层面。若论表演价值,初级长拳和简化太极拳的表演性自然不及青年学生所追捧的“双节棍、跆拳道、健美操”等项目。初级长拳与简化太极拳作为初学者了解武术倒也无可厚非,但作为武术代表项目进行推广,恐难以胜任。

5武术套路价值探源

前文提到“祭祀仪式、庆祝活动中的武舞是武术套路的早期萌芽”,后来为了便于武术单式动作的记忆与传授,将其串联成套路,最后发展到今天的金牌导向的竞技套路,可以说,今天的“套路”已非昔日之“套路”。无论从技术动作还是价值追求,都已不在同一层面。

武术套路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态呈现,那么到底武术套路最本源的价值是什么呢?不可否认,武术套路发展至今确实具备一定的表演价值、娱乐价值等,但武术套路最本源的价值还是弥补武术散乱动作的缺陷,便于武术动作完整的传承。值得一提的是,武术套路只是武术传承中的一个方面,如果把套路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项目推广,则有失全面。

王芗斋先生在其著作中曾批判道:“诚以一般拳家,多因注重形式与方法,而演成各种繁冗、畸形怪状之拳套,更因讲求蛮力之增进而操各项剧烈运动,误传误受,自尚以为得意者,殊不知尽是戕生运动”,诚然,如果中国武术的推广视野全部聚焦在竞技套路“高、难、美、新”的规则上,可能很多年后又得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武术的发展与推广。

6结语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先祖们的智慧结晶,是先祖们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如何将其发展与传承是现当代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竞技套路作为竞技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须回到中国武术的技击性与文化性,方能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武术价值
中华武术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武术
对外武术专门人才培养初探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