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

2018-03-24 06:40刘尚莲张秀庭张标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刘尚莲 张秀庭 张标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本文对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构建原则、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教育学生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文化基因,社会多元价值文化为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

1.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高校领导和教师都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他们本身没有受到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所以专业理论或技术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主旋律。很多时候,有关思想教育的机会和时间会被这些课程占用和挤压,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

2.教育内容不全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通过“两课”实施的,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素质教育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还开设了校本课程《走进健雄》《现代职业人》等。尽管这样,仍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导致很难给予学生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起不到教化的作用。

3.教育方法陈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传统文化教育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传统教育方式中教师“一张嘴”“一言堂”的现象,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再买账,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不能有效构建学生自知、自明、自律的自我管理体系。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传统文化

1.构建原则

(1)方向性原则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学,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教育路线、政策、纲领和方针的内容,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办社会主义大学,彰显现代大学的文化和精神。

(2)主体性原则

高校教育主管部门要精准定位,学生是受教传统文化的主体,大学思想政治教师要紧紧围绕并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宗旨,通过广泛宣导、课程考核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让传统文化逐渐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3)渗透性原则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必然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相结合,润物无声地渗透于“两课”教学中、专业课教学中、社团活动中、日常管理中,并集合其他教育方法和教学要素,逐步深入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充实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容

(1)与时俱进,结合当前时代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高校应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的社会形势和要求相结合,与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相承接,跨越时空的界限,潜移默化地教育大学生群体,把时代拥有的独特性烙印在其中,使大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汲取优秀文化中的营养。

(2)海纳百川,东西方文化的互补融合

为了顺应世界多元、经济全球、文化多样的时代潮流,秉持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需要一种胸怀。从本质上说,西方文化是一种征服性的高科技文化,或者说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文化。而中国文化是一种柔性文化,只有将东西方文化融合发展,世界才会趋于大同。中国孔子学院能走向世界,正是东西方文化共同进步、融合发展的开始。

(3)以学生为本,注重个性发展

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精神,通过这种思想观念的熏陶,建立起一种更有温度的时代风骨,这要求高校能足够尊重大学生,给予大学生足够的支持和教育,促进大学生时代观念的进步。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高校首先要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将人的共性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结合,培养具有时代精神、民族气节且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人才。

3.改进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

(1)实现大学生自我领悟和课堂教育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引经据典,如果大学生只凭中学时代学习的一些零散的文言文内容,根本无法理解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讲话精神。大学校园里的一些读书社团,正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组织。其实经典就在生活中,经典为我们指出了“人生交规”,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高校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党团组织与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地指引大学生,实现大学生自我领悟、自我觉知、自我实践的目标。

(2)实现科学教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

着眼当下,放眼全球,西方科学教育确实有其独特的长处和体系,西方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科技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但科技在造福人類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类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灾难。中西方发展历史各异,中国要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教育体系,但也不能丢弃中国传承了二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体系,世界上唯一文明形态留存至今从未中断的国度。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如果有来生,我将在中国。”

(3)实现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

高校进行中华民族文化教育时,应采取隐性教育的方法,即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教育,如开展传统文化宣传周、国学社、传统文化活动的比赛等。显性教育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一套系统有组织的教学模式。目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关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如《江南丝竹》《情商管理》《孝文化》等。

4.扩大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渠道

(1)完善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教育资源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不断优化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首先,教师要熟悉,甚至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谆谆教诲,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悟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资源。

(2)结合理论教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理论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相关理论。同时,学生还要把这些知识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在校园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将思维观念融入实际活动当中,在校园中深入贯彻和宣扬这种带有浓浓温情的文化观念,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3)利用网络教学,实现多平台教育

第一,设计具有特色的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网站。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网络世界。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收集取材传统文化中的有形成果,包括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等,并把它们放到网络空间中去,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有真实感受的学习氛围,让大学生能够置身于优秀文化的熏陶中。

第二,微博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良好媒介,越来越多人将这种媒介视作与外界沟通的生活手段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发表自己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迅速回复,也可以借助微博平臺的设计,举行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网站和网页的比赛,鼓舞大学生成为中国优秀道德传统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第三,设置公众号,将传统文化中的精粹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直观的形式传播。教师也可以将教案、活动方案、习题等放至云课堂,不但可以扩大传统文化的内容容量,而且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三、结语

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高校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教师担当着崇高的教育责任。因此,教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与路径,才能担负起文化复兴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文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习,2013,(7).

[2]王威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华北电力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苗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4]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张建荣,邓廷涛.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借鉴与现代视野[J].卫生职业教育,2011,(4).

本文系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灵成长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SJD588。

(作者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