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焱 王景双
摘 要:文章针对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及考核过程的一次综合教学改革。随着高校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转型,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不断更新完善,传统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已不适应转型需求,在实践课课程中推行以完成实际项目或设计大赛为主的结课答辩考核模式,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考核模式;创新设计方法;过程导向;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传统的以学生提交一份设计作业为主的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难以适应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职业素养,能够服务地方行业,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以过程为导向的考核方式改革目标
针对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应该遵循三个原则:考核方式多样化原则、考核内容全面性原则、考核结果导向性原则。针对考核模式、内容、评价机制、信息反馈等方面开展研究与改革。
2.以过程为导向的考核方式改革内容
传统的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中仅提交一份期末作业就可以进行最终的质量评价,改革后的考核方式以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或设计竞赛为主,在课程结课后采取公开答辩结合答辩小组教师综合评价两个重要环节。
3.以答辩为主的产品设计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的优势
以公开答辩为主的考核方式及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能够有效地提升考核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客观性及公正性。建立专职教师、外聘老师、行业专家等多元化人员参与的综合评价机制,改变传统评价过程中仅有授课教师一人评价的现状。
1.对同类高校相关专业考核方式改革情况的调研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对同类院校开展的实地调研,所收集到的各类型考核方式改革经验,进行整理、归类、总结、分析利弊。经过对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与调整,以本专业学生成功参与了多少设计竞赛、实际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各类设计专利以及科研成果市场转化数量等实践案例为主要评价内容,进行多元化、全方位、可持续的教学考核模式改革。
2.明确结课答辩考核方式的设计思想
为了解决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各种问题,教研室的所有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很多教师提出:考核方式不能孤立于教学环节。公开答辩这种考核方式的主题思想是,过程导向要始终贯穿于实践类课程教学全过程,期末要求提交一套完整的设计作业进行规范化存档。改革后的考核方式与评价机制,相比传统的考核方式,更加适合此类课程。
3.以结课答辩为主的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
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内容涵盖平时成绩、结课成绩。
过程考核方式包括开题答辩、中期小组汇报答辩、结课答辩、综合效果评价等几个过程。
实践课程的考核内容主要是以完成一个实际项目为主的综合类集中实践课程,此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设计程序与方法、创新设计方法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课程中进行小组汇报,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次辅导,对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提供指导,最终完成产品说明书、展板设计、答辩PPT以及其他相关作业。结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公开答辩。
基于产品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提出以过程导向为考核主要内容、以公开答辩为主要考核形式的多元化评价模式,目的在于開发一个相对客观的动态考核评价机制。
[1]李殿鹏.本科实践类课程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探索[J].华章,2011(26).
[2]卢菲菲.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探索[J].今日科苑,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