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维辰 李磊
摘要在吉林省选择8所学校进行中医药素养调查。仅3.84%的学生中医药素养水平达标,学生的中医药素养不容乐观,需要通过工作,让人们正确认识中医药、信任中医药、选择中医药,提高学生中医药素养。
关键词中医药素养;调查;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素养是每一个中国人科学文化素养的基本要素,是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生命意识的基础,是促进人们健康的重要条件。中学阶段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阶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对中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传统文化与健康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的教育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与文化修养,有多重意义。为了加强中学生的中医药文化教育,本研究在吉林省部分中学开展了中医药素养调查。
调查基本情况
在吉林省选择了8所学校,面对学生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此次调查中,共发放了调查问卷720份,收回720份。通过筛选和逻辑校验,排除废卷,获得有效调查问卷651份,有效率为90.4%。调查采取参考分层抽样,覆盖高中三个年级,每个学校抽调9个班级,每个班级调查10人。采用人班级调查访问的方式。按照培训的固定程序与被调查者交流,记录交流结果。样本中,男生占49.16%,女生占50.84%。
结果与讨论
本调查参考了国内外有关公众素养水平指数的计算方式,采用“中医药素养水平指数”来反映中学生的中医药素养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设计了20道测量题目,能够正确回答样本中15道题目以上的学生的中醫药素养水平为达标,由此得出学生中医药素养水平指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样本中,有3.84%的学生能够回答15道以上的题目,3.84%为此次调查学生的中医药素养水平指数。城乡和家庭环境的学生在中医药素养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学生对中医药基本术语、基本观点和常识的了解:本次全国调查,采用了“辨证论治”“阴阳五行”“经络”“针灸”“推拿”“汤剂”“五运六气”“道地药材”“中医药养生”“中医药旅游”等基本术语来测试学生对中医药的感兴趣程度。调查显示,对于中医药基本术语,学生的感兴趣程度依次为:针灸(54.53%)、阴阳五行(53.76%)、五运六气(52.27%)、经络(32.25%)、中医药养生(31.49)、推拿(30.57%)、道地药材f14.59%)、汤剂f13.82%)、中医药旅游(11.52%)、辨证论治(3.25%)。除了针灸、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基本术语外,学生对很多中医药的基本术语不了解。但是对于一些中医药基本常识和常用药材学生有较好的掌握,如:“丹参滴丸是西药还是中药”,答对者占75.26%,“甘草片是西药还是中药”答对者占84.49%;“产地在吉林省被称为道地药材”答对是人参者占72.96%;“不属于中医四诊方法的”答对者占75.42%。同时,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了解较少,如:“创造五禽戏的医家”答对者占38.55%,能指出“针灸是在穴位上的针刺方法”有错误的占14.59%。调查设计了测试学生对中医学基本观点了解情况的题目,如:“中医学的学术特点”,答对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仅占12.44%,有63.74%说“没有听说过”。针对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到一些学生是通过对字面的分析得出答案,而不是因为了解中医药知识来判断,学生对中医药基本术语、基本观点和常识的了解以及理解不容乐观,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
学生对中医药政策与发展的认识:学生对中医药政策的了解,主要设计了测试学生对中医药重要政策和法规掌握情况的题目,只有4.45%的学生知道有《中医药法》,3.25%的学生知道有《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5.83%的学生听说过“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在回答中医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选择中医药发展和保护政策缺失、中医药从业人员不足、中药药材质量存在问题、中医药特色不明显、其他原因的学生总数占12.44%,其他82.5%的学生选择不了解。
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知晓度及其信息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中医药名著名家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对中医名家的知晓度前3位的是华佗(92.93%)、李时珍(84.64%)、扁鹊(83.27%);对中医药名著的知晓度排在前3位的是《本草纲目》(9831%)、《黄帝内经》(64.66%)、《神农本草经》(60.67%)。但经过与学生进一步交流发现,他们对名著、名家的了解只局限在著名医家和经典名著,对于其他的一些中医名医和书籍很少了解。学生获取中医药知识的信息来源和途径,是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桥梁。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获取中医药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罔书,高达85.25%;杂志和互联网也是学生获取中医药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分别是64.20%、38.70%;其后依次是亲友同事的谈话(15.21%),到医院诊疗或向专业人士的咨询(13.21%),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展览等媒体或方式获取中医药知识的均不到5%。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对中医药知识传播方式的偏好中,互联网占30.16%,专家咨询占29.33%,这两种方式最受欢迎,说明这两种方式是学生普遍认为较好的中医药知识传播方式,但目前的互联网和能够为学生提供咨询的专家人次和水平都与学生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学生对中医药学的态度:在学生对中医药影响及发展前景的看法方面,有94.16%的学生认为中医药学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目前的社会医疗是以积极影响为主或只有积极影响的,体现了学生对中医药有较高的认可程度。在学生对中医药疗效的看法方面,关于“中医药对疾病疗效”的问题,有76.65%的学生认为中医治本,疗效很好,有16.89%的学生认为中医治不了急性病,对慢性病治疗效果还行,说明学生对中医药疗效的认可度很高。但是在回答“如果您生了病,愿意首先选择什么就医方式”的问题时,只有23.81%的学生“首选中医”,有32.26%的学生“先西医后中医”,有22.27%的学生选择了“西医”,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认可中医药的同时,对中医药的治疗效果还存有怀疑态度。
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的要求:调查表明,有65.28%的学生认为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校同中医药宣传;58.21%的学生认为中医药文化要进课堂、进教材;32.26%的学生认为中医药工作者要经常走进学校开展中医药知识讲座;27.18%的学生认为“多m版通俗易懂的中医药类图书”是有必要的。学生在获取中医药知识时更倾向于选择有实际意义的知识,有56.99%的学生喜欢能解决实际问题、实用性强的讲座;20.74%的学生选择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的讲座;20.12%的学生选择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讲座;2.15%的学生选择理论性强、思维严谨的讲座。对中医药知识讲座的内容要求依次是: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39.78%),健康養生的方法(30.41%),疑难病的预防和治疗(10.91%),中药的使用方法(9.68%),中医药文化思想(9.22%)。
对策建议
从调查得知,学生的中医药素养不容乐观,这就需要通过工作,让人们正确认识中医药、信任中医药、选择中医药,提高学生中医药素养。
要提高认识,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从儿童抓起:①要把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健康素养提升的双载体。中医药学是中同古代科学的瑰宝,即是传统文化,也是医学哲学。目前,还没有一种文化可以像中医药文化一样,可以凝结中同几千年文化,并被广泛应用。加强对学生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对传承传统文化,对维护身体健康都有重要的作用。②要认识到中小学生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力量,从儿时抓起,有利于形成对中医药文化正确的认识,才会相信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发展中医药。
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中医药文化教育体系。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不是教育等个别政府部门的事,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多个部门联合推进。①要建立联系机制,教育、卫生、中医药、文化等部门要形成共识和合力,统筹推进。②要建立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医药文化教育体系,分阶段逐层推进,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按年级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形成中小学阶段中医药教育知识体系。③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教材,把教育内容同化下来,并不断调整,提高教育效果。
要建立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创新中医药文化体验载体。要加强各地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种植科考基地、中医药体验馆、中医药小镇等的开放教育功能,增加中小学生中医药认知板块,提高教育和体验的针对性。根据教学需要,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体验,感受中医药文化,向学生传达准确、科学、权威的中医药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