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视野下,阅读一直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突破口,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情感。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敢于认同学生“异读”,同意学生在阅读中采取不一样的方法、不一样的感悟,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得到提高,应该让“读”成为引领语文阅读课堂的主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阅读;图文;说话;想象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读”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它与课堂教学是分不开的。“读”应该体现在表情达意地再现人物形象,那么学生的想象就丰富了,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在提高普通话水平的基础上,创造力也就得以开发了。学生在“读”的行列中,就能与时代的节奏、与时代的步伐共舞。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应把重点放在“读”的基础上,因为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读与图文结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般配备生动、形象的插图,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让小朋友们爱不释手,容易融入情景之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有效运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谈谈插图中画的什么内容,它们在干什么?根据自己看到的读一读。如:教学字母“ɑ”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图中有谁?阿姨在帮小朋友看病,小女孩说了什么?学生马上集体喊出:“小女孩说‘ɑɑɑ。”教师趁机引读“ɑɑɑ”,接着再指出图中小女孩的头型像字母“ɑ”,并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认识“ɑ”。教学拼音“e”时,我让学生再次观察插图,图中有一只怎样的“小白鹅”?生:“漂亮的白鹅,它太漂亮了!”这时,老师接着问:“谁来说说它的样子呢?”学生在多媒体插图的条件折射下,滔滔不绝地谈起了白鹅的样子,无形中也规范了“e”的书写顺序,对于“鹅”的读音也就记得更牢了,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拼音符号,这对理解课文拼音是很有帮助的,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又能够提升学生说的能力。
二、 读与说话结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如果说“读”是对信息的输入,那么“说”就是对信息的输出了,教学《植树的季节》中,我让学生流利地读完整篇文章后,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个自然段?有的学生说:“我特别喜欢这一段,因为这一段写了小朋友的心愿,希望小树快快长大,让荒山变绿了,我也希望荒山能出现一片‘绿的风采。”有的学生说:“我也喜欢这一段,因为这里有ABB的词语,有‘红艳艳、黄澄澄,这两个词语读起来很好听。”教师顺势引导:“你还知道哪些ABB的词语呢?”还有的学生说:“我不喜欢这段,这么好的课文,文中还要写‘采伐木材,爷爷和爸爸种树苗够辛苦的了,应该把‘采伐木材的内容去掉,那才完美,才能……”俗话说,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样的教学片断,因为给了学生广阔的说话空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尽情施展,所以我们听到了不一样的心声,看到了不同的心灵的放飞。如此,语文课堂也就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抒发情感的乐园。
三、 读与想象结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善于用知识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自主地去积累知识。我们常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为他们提供想象的契机,让他们重新组合新的形象,感受课堂中想象所带来的快乐。语文课堂中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我注意把读书与想象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教学想象作文时,我事先让学生去读一读想象的作文,然后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对课文自觉地进行品评鉴赏,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写出了想象的作文《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未来的学校》、《我愿是一只小鸟》、《二十年后的兴仁》等,学生能在读的层面上,创造热情高涨,思维活动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写出的想象作文也比较丰富。在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后,我引导学生拓展视野,抓住教学空白处,让学生尽情想象,各抒己见,对原文内容进行进一步延伸。例如,《狼和小羊》一文最后写道:狼多次找碴儿想吃小羊,都被小羊用事实反驳了,失败后原形毕露,直接扑向小羊。课文到此戛然而止,那么狼扑向小羊后,结果如何呢?故事又发生了哪些精彩情节呢?文中留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于是,教师就引导学生当个故事王,好好续编故事。学生在此展示了他們的想象能力,让后续故事异彩纷呈。当然,这离不开教师的“启发”,简单的知识,学生一看就懂,无需教师再去“启”,需要“启”的是那些复杂的知识。教师用“启”去打开学生堵塞的想象空间,让其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获取想象的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动想象的机器,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四、 读与课外阅读结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我们常说:“语文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在打好语文基础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把书读懂,读深入,读开去,才能开展更多的课外阅读活动。”我们可以在文章的导入时,利用与文章相关的阅读资料作为背景介绍,渲染气氛。如果能放开手,让学生主动去搜集这些资料的话,就更利于阅读教学的开展。例如,我在教《草船借箭》一文时,课前先让学生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故事和人物资料,在上课导入时,先让学生讲一讲“读”三国的故事,以此来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由于课前开展了资料搜集活动,引起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对三国时期的背景、人物、故事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交流。然后把学生引进课文,分析文章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等。在学完课文后,学生都争着去阅读《三国演义》,在每周的读书会中让学生及时进行交流,相互补充。课堂中渗透课外阅读知识,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又可激发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找到更多的“读”的特色方法,让“读”真正成为学生精神上的一种享受,让其焕发出更顽强的生命力,让“读”真正成为引领课堂的主流。
参考文献:
[1]叶小芳.精彩阅读,由“头”而始[J].语文天地,2015,(10).
[2]周青杰.小学语文阅读“一主两翼”教学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2017,(03).
作者简介:
李娟,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兴仁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