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钶炜
“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迈进中戏不久,我就认识了一位比我年纪稍长的师哥。他是京剧表演班的,平日里行事爽快,磊落大方,是个戏痴。京剧表演课程不够他学的,便隔三差五来我们班蹭课。也正是他来蹭课的日子里,我开始通过他接触京剧表演。
京剧,这个如今听起来很遥远的名词,在我的童年却是火得不得了。好像每家都会有一个爱看戏的奶奶,我的奶奶亦是如此,每逢小镇上来了戏班子,她都会牵上我的手,走过悠长的路,一起去观看。
在那时,我最喜欢的角色不是帅气的小生,而是花脸的净丑角色。空翻、大跳,每一个动作都扣人心弦,我谁都不服就服他们。当一个又一个高难度动作在舞台上呈现出来,戏台下总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一回,出于好奇,我偷偷地溜到了后台,想瞧瞧幕后是什么样子。踩在一个高高的红木梯上,我丝毫感觉不到一点害怕,仿佛我就是那个大花脸,无所不能。
突然,背后传来一个粗犷的男中音:“小朋友,后台可不能随意进来呀……”
我臊红了腮帮子,眼神闪躲地望着他,支支吾吾地讲道:“我……我想看张飞……”他突然大笑道:“是刚刚台上的那个红脸叔叔吗?”我诺诺地点了点头。“好,叔叔满足你,让你跟张飞叔叔见上一面!”听到这话,我的心跳开始加速,仿佛要见到一个神话人物一般。
叔叔领我进了后台,我到处张望着,不禁迷了眼。色彩艳丽的戏服如繁花一般盛开在我的身边。一件件酷炫的兵器,唤醒了我心底里的英雄梦。
不一会儿,叔叔领我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张飞,只见他的红脸没了一半,原来他正在卸妆。
“怎么,小朋友,想学唱戏吗?唱戏很苦,怕你的小身子吃不消啊,哈哈!”张飞边抹脸边说着,中气十足,感觉山与河都跟着他的笑声隐隐地颤着。
听完这番话,我更加跃跃欲试了,但是当他要求我在大鼓沿上躺着睡觉时,我打起了退堂鼓——那么高的大鼓,那么险的鼓沿,睡在上面硌得慌不说,万一栽下来了可能会摔傻吧?
我满脸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恰巧奶奶找了进来,我就顺势跟着她慢慢地逃了出去,再次臊红了脸。
虽然那一回我怂了,但戏剧梦就是从那天开始,在我心中生下了根。
转眼间步入大学校园,我有了足够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戏剧,也开始了解到世界表演三大体系。其中梅兰芳表演体系讲究的是“戏随人走,景随人迁”,写意风格的表演,听起来很仙很厉害。
作为学习戏剧的学子,京剧也是一门我们需要去了解和接触的课程。舞台上演绎的悠久传奇、咿咿呀呀细而圆润的嗓音,以及换转、优雅的手法将京剧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门诞生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艺术,是我国最大的剧种,也是我国文化的精粹。它将多种文化和艺术融于一体,展现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唱词唱腔与京胡放在一起,是那么的天衣无缝。
那天下午,我们迎来了第一堂戏曲课。戏曲教室四周摆放着各种戏曲兵器,我们好奇地想试试兵器称不称手。当我拿起一把大刀的时候,发现并没想象中的那么沉,耍起来也方便。就在我们耍得正欢时,戏曲老师健步走了进来,锐利的目光刺在我们身上,像一把红缨枪!他满脸英气,冲我们喊:“哟呵,看来大家对这些兵器很感兴趣嘛!好,那我就来教教你们如何耍!”
老师豪爽的话音刚落,就开始耍起大刀,边耍边唱了起来。一段段美妙的戏词从老师嘴里飘了出来,时快时慢,细尖又不乏柔情。唱完,我们纷纷鼓掌,尤其是男生们,统统都投去了敬畏的目光。
老师让我们都坐下,语重心长地给我们介绍了戏曲。他告诉我们,京剧的内容大多取自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可悲可泣的真实故事。比如《望江亭》,讲述了钱塘县书生李玉,远出游学,在返家望母途中,适逢皇帝选美。有女之家为了逃选,到处拉郎嫁女。李玉在一日之中,先后被拉了三次,经过了许多波折,终于与一位卖艺的少女张彩凤结成夫妻……在老师眼中,我看到了一名国粹文化传承者,對于国粹的崇高敬意。老师希望我们也能够了解戏曲,感受戏曲中的表现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
我们学的第一段唱词是《红灯记》,短短四句词,学唱起来却十分费力。这段唱词音调高,调子蜿蜒曲折,控制起来相当不容易。练习之时,我想起大多数学习戏曲的演员,都是从小开始接受训练的,其中的苦与泪自然不必谈,我们都在心里深深地佩服着。
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曾说过:“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世事大多都是如此——天分是一回事,可在天分之外,但凡想有点成就,何尝不是凭借那反复不休苦苦练习的日与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