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素养的知与行

2018-03-23 11:55胡靖华
文教资料 2018年31期
关键词:历史解释培养方法核心素养

胡靖华

摘 要: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落实基础知识,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涵养史观史法,建构客观的历史解释;呈现多元史料,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透过历史现象,探寻事物的因果脉络;注重语言表达,强调规范的文字操练。

关键词: 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 培养方法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秦晖认为:“历史学的任务就是解释,去解释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如果不去解释,历史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据徐蓝教授的解读,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是核心理论,时空观念是核心思维,史料实证是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是核心能力,家国情怀是核心价值观。

历史解释不能凭空产生,应以史料为依据,否则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中生的历史解释毕竟不同于史学专业工作者,在常态历史课中,他们所依据的史料绝大多数由教师提供来源,因此这些史料一定要源于高中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同时也需要根据学情适度拔高,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脱离与其知识背景相契合的应有之意,否则便会脱离实情而失真,进而背离教学培养目标。而且,歷史解释应以一定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否则便会杂乱无章,甚至解释错误。同时,历史解释还应将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作为一种态度、过程和方法,回到历史的场景,设身处地地理解过去;在做出解释时,应超越历史参与者的立场,站在中性的立场历史地看待问题。当然,有时候在做出历史解释时,还需古今关联,由史而启,关注现实,否则对历史的认识仅停留于表面,无法深入,难以真正获得历史的智慧。

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呢?笔者认为在实操层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落实基础知识,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

基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高考试题的考查实际,对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不能凭空拔高,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立足点。基础知识的落实,应包括落实基本的历史时空、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然而,落实基础知识只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前提。自从强调学习能力立意以来,孤立的知识点、零碎的历史知识在遇到综合性历史解释问题时显然特别苍白和无力。那么,如何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呢?很多人有过相关论述和实践,如概念突破法,即通过概念以点带面,构筑知识体系。模块链接法,即突出模块之间的横向联系。专题嫁接法,即突出模块知识的纵横联系,纵中有横、横中有纵。试题代建法,即以层层设问的形式呈现知识体系的方法。原因、过程、影响三步建构法,即通过三者间的纵向关联,上下贯通,梳理历史知识脉络。关键时间关联法,即通过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或时间段,将同时间发生的重要历史知识进行异同点关联以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思维导图构建法,即使用一个历史中央关键词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通过发散性思维建构历史知识体系的综合方法。上述方法有的适用于新授课,有的适用于复习课,有的可以综合运用,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学生要使一定的历史知识内化为自己能够掌握的知识体系,并非在旦夕之间完成,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一种自觉构筑历史知识体系的习惯,从而储备丰富的信息,为解释历史问题奠定基础。

二、涵养史观史法,建构客观的历史解释

在历史解释素养中,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阐释历史现象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是其一项重要要求。显然,向学生传授一些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其史论结合的学科能力和素养相当必要。按照徐蓝的解读,目前对“史观”的认识比较混乱。平常所说的“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进步史观”等,是叙述或撰写历史的范式或视角,这些所谓的“史观”与唯物史观并不在一个层次上。据此理解,在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生应知晓一些核心的、基本的唯物史观原理,如:社会存在约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应了解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进步史观等历史观,摒弃绝对的单线的历史观,从而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

三、呈现多元史料,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

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拓宽学生的视野,破除学生的固有思维。在纷繁复杂的历史面相中,相同的史实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合理的、各异的甚至给学生带来认知冲突的解释对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知无疑是有益的。但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应如何面对呢?笔者认为多元史料的选择、呈现与解读是一个适切的办法。

这里所说的多元史料呈现,不是说在一节课中提供的史料越多越好,而是要结合教情和学情,为学生提供一些较少涉及却又重要的史料,或是为学生提供一些不同视角或评论各异的史料。如以“秦的兴亡”为例,历史教科书是从经济的角度解释秦的兴盛、从暴政的角度解释秦的衰亡。其实除了经济和政治角度外,还可以从文化角度解释秦的兴亡。学术界认为秦文化的开放性、务实性、进取精神促进了秦的兴盛,秦统一后没有建立起有效整合各国意识形态的价值观体系、忽视了秦文化与六国文化的差异性,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才是秦走向衰亡的关键原因。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破除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问题的简单看法,才能更好地认识历史的复杂性,进而发现蕴于其中的魅力。显然,多元史料的呈现需要有意识地吸收新的史学观点,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透过历史现象,探寻事物的因果脉络

涵养史观史法、提供多元史料是提升学生解释历史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然而这都是探寻历史因果脉络的基础。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因果探寻能力呢?

有研究者认为:对历史事件原因的解释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方式培养,大就是先将时间拉回到整个时代背景下,从时代大背景所发生的事情联想与分析,小就是将这些历史事件归纳概括为较抽象的几个小的方面,这几点原因的解释就是基于史实而又经过提炼的。要特别说明的是,背景与原因两个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在回答历史背景或原因时会出现重复交织的部分,但切不可将背景简单地等同于原因。

在探寻事物的因果脉络时,还应善于运用一些历史解释模式或方法,如教学中常用的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的模式、主观和客观或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分析模式。在历史因果的探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最终结果相一致,而有些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最终结果则相背离。这都需要我们在学习时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回到历史现场,拨云见日,尽可能探求历史的本真脉络。

五、注重语言表达,强调规范的文字操练

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解释,不仅仅是课堂思考、口头回答與互动,或是课后的常规练习,最终要经过考试测评,而目前考试测评主要通过卷面表述呈现。因此,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还应注重它的表现形式。严谨的历史思维表述需要注意什么呢?笔者认为重要的有以下几点:第一,运用史实需准确;第二,阐述需史论结合;第三,表述需遵循逻辑。以表述需遵循逻辑为例,在历史解释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运用相关思维方法表述时空关系、因果关系、联系与发展关系及辩证关系等,在表述中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和逻辑结构,体现出有序、规范和严谨。规范的语言表达和文字操练显然非一日之功,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就如写作一样,它需要操练和积淀。“思”与“写”看似差别明显,然两者之间可以两相融合、相互促进。在目前全国卷的开放题中,通常需要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拟论题,并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和逻辑严密。如果在平时训练中根据要求竭尽所能地表述,然后通过教师的组织在课堂上集思广益,不断弥补不足,完善表述,形成若干个合理的答案,那么通过日积月累,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势必会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秦晖.现代化的普世性和随机性[N].中华读书报,2014-11-26(374).

[2]李剑鸣.历史解释建构中的历史问题[J].史学集刊,2005(03):19-25.

[3]郭继华.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四种方法[J].中学政史地,2014(04):34-36.

[4]张克州,何成刚.基于历史解释的教学设计——以“秦文化与秦的兴亡”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6(04):138-140.

[5]许弥丽.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主要特点与培养策略[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6:36.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培养方法核心素养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未知到已知: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