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和小城镇创新规划实践

2018-03-23 21:39高文宽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城镇城镇化城乡

高文宽

重庆市天逸城市规划有限公司 重庆 400020

正文:

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之一,能有效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根据相关研究,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其消费需求会增加4倍,贵州省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近35万的农村人口落户城镇,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需求,差距就是潜力,贵州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1.城镇化建设成果

自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贵州省立足于山地城镇实际,结合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大扶贫等方面的政策优势,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推动农业农村扶贫攻坚,创新规划思路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截止到2018年,全省小城镇建设5年累计完成项目投资4760亿元,新增就业人口120万人,新增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160万人,带动全省城镇化水平提升约4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7.5%。涌现出仁怀市茅台镇、花溪区青岩镇、丹寨万达小镇、大方恒大奢香古镇、万山朱砂古镇、贞丰三岔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平塘克度镇天文小镇等15个特色小城镇以及一大批试点建设城镇,城镇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城镇化发展在促进城乡融合、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经济的发展。

2.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及小城镇创新规划要点

2.1 因地制宜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山地生态特征明显,城镇用地分散、破碎,聚居规模小,人口和资源承载力较差,必须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内生城镇化。规划要加强城乡空间管控,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挖掘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城镇紧凑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发挥城镇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高度,进一步重塑城乡关系,强调内生于经济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注重发展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形成城乡产业互补、设施共享、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农业人口有序转移,建设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城乡融合体,实现城乡收入增长,带动全省1156个乡镇同步奔小康。

2.3 探索特色小镇建设建立发展长效机制

贵州是典型的山地公园省,民族文化丰富,城镇建设要加强山水保护与利用,注重城镇与山水的联系,塑造特色空间景观,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挥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继承和再塑历史文化,将地方特征、习俗等文化元素在城镇里面进行全方位体现,建设一批具有特色产业、民族文化、旅游服务的山水特色小镇,突出乡愁记忆,增加文化内涵体验,留住居民,吸引游客,带动城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2.4 以人为本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度,注重城镇发展质量和民生建设,严格落实人的城镇化,促进农民工就地融入城镇,促进多元社会融合和职住平衡,创造充分的产业就业,让进城农村人口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城乡。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真正的新型城镇化。

2.5 探索规划新路径实现多规合一

整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产业规划以及综合交通、文化旅游等各类规划,划定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明确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通过协调融合,形成一张蓝图。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和资源,发挥城乡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通过政府协同服务平台,主推项目精准落地,提升项目审批效率。

2.6 集群发展促优势互补

构建合理的城镇群结构,促进城镇群协调发展,实行优势互补,合理配置发展要素,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产生规模效应。积极发展小城镇,引导人口多方向流动,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产业发展、设施完善、民生改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7 产城融合促城乡发展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始终把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着力点,充分发挥产业引领作用,加强信息化提升,促进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一批配套补链的工业产业,推动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形成强一接二连三的城乡一体化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产业对乡村振兴的作用非常重要,据测算,贵州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相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能带动58万人就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元。实行镇村联动发展,壮大村级加工产业园区,依托贵州旅游资源开展全域深度休闲养生旅游,结合旅游发展现代智慧农业,加强全产业链生产质量控制,拓展电商渠道,多角度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产业兴旺,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结束语:

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需要找准城镇发展短板和内在发展动力,通过空间整合、城乡统筹、社会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基础改善、特色塑造、体制创新和空间布局优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在土地、财政支持和组织创新上下功夫,首先要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解除户籍限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和劳动力市场,便于产业规模化;其次要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多元的产业资金支持;第三是组织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和服务意识的领导班子,处理好行政决策和市场的关系,促进投资和发展的协调统一,推动社会治理的完善,缩小城乡差距。

猜你喜欢
城镇城镇化城乡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城乡涌动创业潮
家乡的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