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创
湖北鹏程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 荆州 434300
正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城市发展越来越迅速,但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却没有对水资源保护问题保持高度的重视,普遍存在填埋湖泊、湿地进行造地的现象,导致所在区域的自然调蓄能力不断降低,地下水位也在逐年下降,加上城市的硬化建设,使得植被覆盖率不断减少,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而且湖泊的分解也让地下水的联通受到了破坏,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城市当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改变,其排水、蓄水能力不足,一旦雨季来临,非常容易出现严重的内涝问题,在影响居民生活的同时,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对城市规划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充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城市进行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问题,但在落实规划建设方案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是在所难免的,并且一些城市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经常会出现内涝或者是干旱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人们的生活与城市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而海绵城市理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城市规划理念,它是一种全新的规划思路和方法,其主要是以生态优先以及尊重自然为基础,将城市当中的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城市能够具备海绵的特性,在有效解决干旱和洪涝问题的同时,提升城市的雨水积存能力、渗透能力以及净化能力,确保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的保证城市当中的生态平衡。
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每个城市在地域特征以及环境优势方面都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城市当中的环境问题,根据城市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科学的编制,如城市自身的经济状况、水环境以及水资源条件等等。
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期间,必须要对生态优先理念保持重视,也就是说,海绵城市理念的实施,需要将城市当中的生态问题作为重点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其中的安全类问题,不仅要保证海绵城市的安全,还要兼顾水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对于城市当中的基础建设工作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整体上提升海绵城市的建设水平。
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规划建设,需要对建设的规范性保持重视,需要将城市发展的目光放长远,确保城市生态建设与基础建设的有效结合,提升自然环境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和谐性。也就是说,要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生态建设保持重视,再辅以良好的管理工作,通过对城市规划的全面考虑,提升城市规划的合理性,有效规范城市的建设理念及执行程序,使其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能够具备更高的应对能力。
在城市当中,道路面积具有较大的比重,具体需要在道路两侧和周围绿化空间当中进行下凹式设计,并对LID树池以及透水路面等措施加以落实,以此来降低雨水净流量,改善路面径流水质,而下凹式的绿地系统能够使雨水及地表径流向绿化带汇集,通过绿地系统进行雨水的净化和储存,并排放质量标准不高的雨水。尽管应用透水路面能够提升雨水入渗能力,但在道路具有较高负载或严重污染问题的情况下,需要对透水路面的应用进行慎重的考虑[1]。
第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此来进行区域划分,如禁建区以及限建区等等。在具体划分过程中可以对不同的标线加以使用,以此来确保水系湿地的调洪能力以及城市的海绵吞吐能力;第二,对相关措施加以应用,要对各项管理工作保持重视,将人工水系湿地以及自然水系湿地本身的净水、补水以及蓄水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使海绵城市建设能够真正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第三,针对海绵城市建设,推动生态走廊的构建,如植被、水渠以及河流等,提升生态板块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推动生态海绵体的有效建设。
在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雨洪规划保持高度的重视,具体需要对以下内容进行综合的考虑:第一,在进行相关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确保雨洪安全,明确汇水湿地以及雨水集合处;第二,有效运用填挖技术构建海绵式地形,进行多级湿地的构建,为湿地生物提供相应的生存空间。
在城市当中,湿地、河流、河塘以及湖泊对雨水都具有一定的天然净化功能,在进行城市规划期间,必须要重视水系统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对于已经填埋的河沟,应该采用生态修复措施,尽可能的进行改善和修复。
具体需要对相关开放空间及规划设计进行合理的规划,将公园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使其能够成为雨水吸收及净化的重要场所;在绿地广场当中的路面应尽可能的应用透水性路面,同时还要在广场地下进行雨水存储设施的构建,一方面用于暴雨的临时截留,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存储的雨水来供应绿化。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小尺度雨水系统加强开发与建设,能够对低冲击设施的发展进行有效的促进,如透水性路面、雨花坛、屋顶绿化以及凹型绿地等等,对于新建区域,可以对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加以应用,使雨水收集、存储和利用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对建筑物及住宅区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每个小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如广场、道路等方面可以进行透水路面建设;绿地设计方面,可以对下沉式设计加以应用,使绿地低于道路高度,使其雨水收集能力、存储能力得到保证,以此来降低住住宅区绿化管理对水资源的消耗。
第一,很多城市建设者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对城市的竖向规划保持重视,没有认识到竖向规划对于城市建设质量的影响,从而导致竖向规划与实际存在偏差,加大了城市内涝问题的产生概率;第二,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用地规划和专项规划脱节的问题,往往会将规划的重点放在城市功能分区方面,对于专项规划问题缺乏考虑,致使开发强度不能与周围基础设施配套有效联系;第三,定量分析工作落实不到位,当前定性方法大多以文字描述为主,这种方法比较简便,但在严谨度方面相对较差,容易与实际发生偏离。
想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确保海绵城市理念的有效实施,还需要与各级政府进行积极的配合,对海绵城市方面的相关理念保持高度的重视,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便利的设施条件,特别是在城乡规划阶段,需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高度的重视,避免海绵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全面的分析及合理的规划,确保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还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为了确保海绵城市理念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还需要对其可行性进行不断的探索,明确掌握该项规划的实际效果,并从中积累经验,所以,对试点工作进行不断的强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我国目前的海绵城市建设情况而言,其在试点区域选择方面还存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对于试点区的选择缺乏全面性。因此,还需要对以下工作加以落实:第一,应该选择水资源问题较为严重的城市作为试点区域,而大城市是最主要的试点选择对象,但在大城市当中,具有较多的经济建设任务,且城市自身具有较大的压力,导致试点工作存在较大的开展难度,而为了兼顾各项内容,可以选择城市当中的部分区域进行试点工作;第二,对大中小城市进行选择,我国在城市发展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要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也正因如此,选择大中小城市进行试点区域的分布具有更高的科学性。
不管是何种项目方案的实施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保障,而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对城市建设加以完善,如果政府能够在政策方面加强支持,能够使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海绵城市理念在我国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一些理念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文件予以支持,但也只是明确海绵城市的发展方向,并给出相关建议,实际支持力度并不强。与此同时,在海绵城市构想当中,不管是设计过程中的土地规划和利用,还是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改建等内容,其在管理方面涉及多个部门,为了能够使海绵城市理念更好的落实,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政策支持,有效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的质量。
在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想要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必须要对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地貌环境、地质条件、环境因素性质以及给排水流域面积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还要对所在区域的地质强度进行科学的评价,基于当地土壤条件,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明确公共设施以及市政建设的土地分配。此外,要将分区流域作为基本单元,对雨水加强控制,以此来控制所在区域的规划指标。明确土地单位面积,实现绿地下沉率以及容积率的有效控制,结合雨水控制要求,来确定砌块方面的施工控制指标,进而明确低冲刷开发设施的布局及规模。
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相关要求,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综合评价工作,根据自然和土地的竖向标高,以及绿色施工和水文条件,对模型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来评估地表径流条件及后期发展效果,与此同时,部分开发区域需要进行技术升级,逐渐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除此之外,要结合城市发展情况,探讨规划建设活动对周围事物的影响,要推动城市建设和雨水控制目标的有效结合。
第一,需要将绿色建筑理念作为基础,采用现代建筑技术,对建筑当中的灰水及黑水进行分离,并对灰水进行二次利用,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当中的水资源消耗,此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而获得的雨水,可以通过净化处理之后当做生活用水或者是景观用水使用,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第二,利用市政水循环系统,对雨水进行收集,如,透水铺装设计,不仅能够提升雨水下渗效果,防止内涝问题的出现,还能对城市地下水进行有效的补充,而且在大型停车场当中也可以对再生水设备及通道加以设置,对水循环利用设施加强宣传及推广;第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以及云计算等,对城市当中的洪涝险情进行解析,使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纰漏问题能够被及时的发现,做到查缺补漏,以此来提升海绵城市的建设质量。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城市规划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性,对其加强研究,并在实际规划当中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合理的应用,通过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不断改善城市的整体功能和生态环境,以此来保证城市规划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