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正华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 黄石 435000
正文: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概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不仅应根据工程建设需要进行工程概预算编制,还要在工程建设中依据预算情况对建设施工各工序、组织结构进行造价管理,以保证工程建设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质量项目建设。概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会降低预算工作的指导性,使得工程建设中造价管控工作缺乏科学约束,从而降低项目建设中成本利用率。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中,建筑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而建筑项目概预算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工程设计方案,一旦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发生了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就会导致在项目推进中可能发生建筑方案更改而降低工程项目质量,并影响预算编制与管理的科学性,使得工程项目进度推动受阻而增加造价,给建筑项目建设中成本控制带来较大阻碍。
由于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存在的投资失控问题多是概预算人员未能依照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工程造价科学预算的结果,因此针对概预算技术人员进行综合能力考量就成为了探讨概预算工作中问题的重要方向,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有一些概预算编制执行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对于很多工程项目的复杂技术未能了解,对于工程资金投入过程之中的预算管控技术能力非常低,导致其概预算编制与管理的质量无法保障,而其次则是由于一些预算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较为低下,未能与项目建设组织结构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对于项目中的一些具体情况不够了解,甚至对于概预算技术人员最基本的经济理论知识也有所缺乏,导致项目后期发生经济纠纷也无法确保己方经济利益。
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中,不同的建筑项目存在个性化要求,而在不同区域内进行建设、建筑项目的功能要求不同都会导致概预算编制的差异,而当前在定额套用过程中,部分概预算工作人员对于项目之间的个性化差异认识较少,导致取费标准制定过程中存在差错,进而就降低了概预算编制中的科学性,使得预算在建筑工程项目推进中造价控制的依据作用无法发挥出来,降低了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控制以及后期经济纠纷索赔管理的力度。
在当前部分设计院在进行工程项目设计工作时,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会不顾工程需要盲目扩大项目规模,这样就会自然增加工程项目建设的造价,因此为了能够在确保建筑项目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强化预算科学性就要积极进行设计过程干预,在设计工作中推行限额模式,在设计阶段就对造价情况进行控制,这样设计机构就只能根据投资预估情况对工程项目造价情况进行分解,综合考量设计中的各项经济因素,利用新型材料以及工艺技术来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优化控制,从而给出能够降低预算的高质量设计方案。
工程概预算贯穿项目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认真编制工程预算首先要从设计阶段开始,再深化到施工过程中,最后在竣工环节进行仔细核对。在设计阶段,预算管理单位需要对工程的静态投资进行合理的确定,从而保证项目决策能不留缺口、资金充足。这一阶段的预算管理工作可以降低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在开工之前,预算管理单位需要根据施工的图纸和经济文件来进行工程成本的控制,材料的选择、准备、供应以及对每一个分布分项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和机械数量进行预算编制,这个时期的施工预算可以作为内部经济承包的依据,是对工程投资的一个重要的估算指标,和对工程竣工经济的概算。同时,在开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工程预算,有了合理的施工方案,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确保预算方案优势的发挥,保证在一定的工期和质量标准下,能实现最低的预算成本。在这个阶段,施工单位需确保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工作效率达到标准要求,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尽量保持较低的消耗费用,材料的供应需要稳定,可靠且价格低廉、运输方便。管理的队伍层次少,高效精干,能进行科学的管理。在进行竣工验收时,需对设计方案进行核对,如果出现一些预算超标的问题,需进行仔细分析,查看是否因为设计方案的更改而对工程造价有了较大影响。
在当前,工程项目预算编制与管理具有较大的浮动性,对于概预算工作人员的建筑技术知识以及经济分析能力、法律条款认知能力有较高要求,而预算定额的确定也必须在一定经验支持下进行,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要积极构建预算数据库,通过调用数据信息来对工程项目预算定额进行确定,这样就能有效提升项目建设前期概预算编制与管理的科学性。
总之,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概预算管理工作虽然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从人员技术能力培训以及制度约束力强化等方面采取措施,强化预算管理工作的力度以及科学性,就能够为工程项目后期建设构建起科学严谨的预算体系,为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控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