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与交通局 江苏 南京 210032
正文:
2015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的批复》,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自此,南京江北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第十三个、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新区成立三年来,交通建设加快推进,过江通道、骨干路网建设力度空前,显著提升了新区与主城的跨江交通和对外辐射交通;内部道路建设如火如荼,中央商务区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内部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完善;为彻底解决新区南北主要干道-江北大道的交通拥堵与安全问题,支撑江北新区城市发展,新区管委会适时启动了货运分流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新区交通发展还面临很多挑战:既要尽快突破新区与南京主城交通的瓶颈,又要尽快弥补地区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满足老百姓日益提升的交通服务需求、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此,新区主动对标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等先进地区,统筹协调,聚焦重点,在核心区域、重点项目上精雕细琢,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以高水平的交通规划建设,引领江北新区的高品质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支持“两城一中心”的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营造国际化、集约化、便利化的城市建设环境,大力开展精细化建设管理,建成一批体现代表新区建设管理水平的精品工程和民生工程,精心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加快构建内畅外达、跨江融合的国家级新区,坚持交通支撑、交通引导、交通保障发展,以解决新区现状问题和满足发展需求为导向,考虑约束条件,制定合理的近期交通建设行动方案,力争三年时间实现新区交通拥江快速联动、直管区路网均衡、中心区活力畅通,初步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创造宜居宜业的国家级新区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上述总体思路,新区管委会组织编制了交通建设行动方案,方案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第一,规划引领,彰显特色。根据国家和省市对江北新区的规划定位,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调控作用。近期交通建设服务于新区发展需要,同时充分彰显山水城林特色风貌。第二,对标先进,加快发展。深入学习浦东新区、深圳特区、雄安新区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实践,对标找差创新实干,增强城市交通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高标准加快发展。第三,统筹协调,聚焦重点。统筹区内区外、老城新城,推进区域协同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重点推进跨江融合、骨架提升和缓堵保畅。第四,民生优先,宜居宜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江北新区交通建设坚持民生导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断头路、缓堵、地铁站接驳换乘等问题。第五,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践行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交通设施使用效率,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随着省、市关于跨江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江北新区建设的全面提速,南京南北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成型,过江交通需求飞速增长。在已建四桥两隧过江通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过江通道的建设。长江隧道和扬子江隧道为城市过江通道,已于2016年元旦起实施免费通行,极大的缓解了市民对跨江出行的心理距离。长江五桥、和燕路过江通道(南段)和浦仪高速公路(西段)项目已先后开工建设,目前累计完成投资约50亿元。近期,仙新路过江通道和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已同步开工建设。目前,南京市同步开工建设五条过江通道,力度空前。此外,新区正会同市有关部门加快锦文路过江通道、龙潭过江通道等项目前期研究。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南京市将有一个从跨江发展向拥江发展的华丽转身。
在新区“六纵十横”快速路网总体规划中先行启动重点区域的建设。通过快速路网的建设,完善江北新区骨架道路网,增加新区轴向通道容量,引领新区城市加快发展。
横江大道是与江北大道平行的又一条轴向快速通道,对提升江北带型交通走廊,疏解过江交通具有显著作用。年底前新区将启动纬三路至三桥段建设。
重点推进骨干道路建设,增加江北新区轴向通道容量,缓解江北大道交通压力,提升过江交通疏解功能,分流过境交通和货运交通,实现内外交通分流,重点加强组团之间联系通道建设。新区骨干道路需充分考虑横向过江交通与纵向轴线交通的节点交通转换功能,通过高效合理的枢纽节点建设实现过江交通多级分流,均衡路网交通流量。
高标准建设核心区路网,综合考虑地下空间、海绵城市,完整街道建设理念和要求,建设一批核心区内部路网。健康城、研创园等园区结合地块开发已经建成一批高品质内部路网,近期,将重点推进核心区对外通道建设,提升江北带型城市蜂腰处的交通能力,横向增加过江通道的疏解道路。
断头路是制约当前江北新区,尤其是桥北地区交通拥堵的客观因素之一,且严重影响地区路网结构优化和公交运力配置,给新区居民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市民反映强烈。断头路形成的原因有涉铁、征地拆迁、跨行政区等原因,其里程虽然不长,但意义重大,是管委会近期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全面梳理排查所有断头路,加快推进断头路打通工程,根据打通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制定工作计划,尽快打通天华西路、浦园北路、华美路等一批断头路。
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启动建设轨道11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工程,宁天线南延、3号线西延等工程,促进江北新区尽快形成大运量客运走廊;加快提升轨道站点换乘接驳公交及自行车、共享单车、小汽车等换乘设施,方便百姓出行;以长江大桥恢复通车为契机,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推进轨道公交两网融合,加快公交专用道系统建设,加强运力投放与车辆更新,提升公交站点智能化水平,提升常规公交服务品质;加强公交延伸服务,发展多元化的公交服务,如定制公交、接驳公交、支线公交等。
以环境品质提升为契机,有序推进交通干线沿线环境整治工作。2018年率先对长江隧道、扬子江隧道和江北大道形成的“C”字型骨架干路进行环境整治,在现有道路体系、绿化体系基础上,紧扣“环境优先、生态优先”主题,将“C”字型三条道路优化提升成为新区的迎宾大道、花卉大道、景观大道,将围合区域建设成为展示新区形象的“海绵城市”为目标,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全面提升道路沿线环境面貌,新建道路要求对交通要素和景观要素进行同步设计,主要包括市政设施整治、绿化景观提升、水环境整治、沿线建筑出新和亮化美化等工作,把道路设施环境作为江北新区的迎宾“窗口”。
前瞻性开展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及时总结、制定交通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指南、导则,科学指导项目规范、有序推进,依法依规加强交通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