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广丰
近年来,南京市着力加强工业遗产保护。2017年1月,南京市委要求,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切实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真正找出来、保下来、活起来,让悠久的工业遗产焕发新的活力,让先辈的创业创新精神融入城市血脉。
在工业遗产的改造利用上,南京有一些成功案例,通过保护性开发利用,有的仍在服役,有的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博物馆、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南京的民国首都水厂已建为南京自来水历史展览馆,仍是南京市最大自来水厂。位于南京下关江边的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已打造成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金陵船厂被挂牌的几幢老厂房不得拆除和破坏结构及外观,将被原貌保存,融入滨江风光带。
1.工业遗产被拆除的危险依然存在。城市发展空间紧张是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客观上给工业遗产保护带来了一定困难。城市建设中的急功近利,对工业遗产价值认识的缺乏和短视,以及实际操作中的随意性,加剧了工业遗产消失的速度。
2.过度开发现象普遍。在一些改造再利用项目中,还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经济效益成为追求的第一目标,文化和社会价值被冷落一旁。
3.工业遗产存在自然消亡的危险。在大批工业遗产给城市发展让路的同时,还有部分工业遗产因开发用途等问题难以达成一致,老厂区长期闲置,陷入不保护也没开发的窘境。
4.法规缺失。目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缺乏统一的政策法规。
5.保护不具备可持续性。目前有不少地方进行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践,但是总的来说,是一种自下而上、碎片式、版块式、临时性的利用,没有用系统、整体的观念对待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没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去定位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6.开发模式相对单一,不够丰富。在北京798、上海M50等项目获得成功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了不少地方对工业遗产改造的标准模式,缺乏因地制宜的创意开发理念和对发展可持续性的综合考虑。
1.尽快健全法律法规。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制定相关的政府规章,条件成熟时应制定地方性法规。科学界定工业遗产的内涵,建立合理的工业遗产评估、认定、分级体系和分级保护标准,划定保护开发红线,在土地出让时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作为刚性前提条件。根据工业遗产认定、评估的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分类、建档,建立并完善工业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目录,向社会公布。
2.完善政策保障。政府制定政策,明确保护利用原则和相关政策、保障措施,建立完备的资源信息台账,在底数清、情况明的基础上科学划定保护利用分类,细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实施细则、操作流程和配套文件,覆盖工业遗产保护、改造、建设各个环节。
3.深化基础研究。科学协调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城市功能健全发展,形成三部分研究成果:一是明确保护思路与模式;二是提出保护策略;三是完善政策建议。包括工业遗产现状普查调研、分类标准研究、总体保护规划研究、典型案例策划研究、抢救性保护措施研究、中心城工业遗产调查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6个部分。要用多元化模式来保护工业遗产,在注重土地利用价值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城市的长远需求。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也应该从城市价值的角度来思考,才能使工业遗产的保护真正活了起来。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本质上是一种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要从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角度来理解,政府是推动相关工作展开的合适主体。在忠实于建筑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更新改造,最大限度挖掘激活其经济、文化、历史、艺术、景观功能,令老厂房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真正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之中。
4.采取多样化保护利用方式。由于工业遗存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众多,保护与改造的模式很多,应当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照该保则保、以保定用、以用促保的原则,选择适合方式。保护和利用可采取7种方式:一是建设博物馆和展览馆。如原国民政府首都水厂(北河口水厂)办公楼改造为南京自来水历史展览馆。二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可采用艺术家自发聚集发展、政府提供管理服务模式,产权方与专业机构联手模式,政府投资建设并运营管理模式,在政府引导下,由国有企业组建新的运营团队进行整体改扩建模式等几种模式。如玄武区中央路302号南京油泵油嘴厂改造为创意见中央产业园。三是工业旅游景点、工业遗址公园。如六合冶山铁矿,正计划建成为国家矿山公园。四是建设文化馆、学校、图书馆、美术馆、实体书店、艺术影院、体育设施等公共文化设施。五是社区休闲空间。对分散在不同区域的“低小散”资源可以发挥其灵活性和数量上的优势,就近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建设微型花园、居民文化广场、便民服务空间。六是民宿、养老设施。七是商业餐饮娱乐场所。
5.尽快完成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对城市工业遗产保护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和分类,在保护范围、改造程度、技术配套等关键问题上,明确细则,使之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切实加以落实,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实现讲原则、持底线、有秩序的开发。在工业遗产保护过程中始终坚持几条理念:一是应保尽保。对全市工业遗址进行全面梳理,提出“一揽子”保护名录。二是积极保护。保护应是动态的,既要重视工业遗产的不可替代性,又要注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三是转换思路。跳出传统的商业地产开发思路,站在城市历史人文的角度,做更多探索和创新。四是可持续。保护工业遗产的措施要长期有效,不能是权宜之计。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并非易事,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保护方式,既要重视工业遗产对于城市记忆的不可替代性,又要注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处理好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留下那些古老的记忆。
6.落实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把工业遗产保护的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制度和审计制度。按照市区共担、主体为主,重点支持,以补代拨,整体平衡、多方筹措的原则组织筹集和使用,各所属区政府为责任主体,各产权单位为实施主体。对新城开发建设盈余收益,定额统筹部分资金,用于工业遗产保护。按250元/平方米的标准补助和鼓励工业遗产修缮保护。活化后的建筑是否能够自负盈亏、能否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建筑建议的用途必须以社会企业形式经营,并且需在开业两年后能达到自负盈亏。
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关乎历史和未来,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任重道远。南京市要建设成为保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都市,实现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深刻转型,必须把工业遗产当做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山银山,切实保护好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