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靖
摘要: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上群雄林立,以“战国七雄”为主的各国均大兴军备,异常重视军队训练以满足长期战争争霸的需要,而在各国开展军备竞赛时通过军事与体育的结合以推动军队训练水平的提高成为了各国的共识。本文从我国战国时期各主要思想流派在开展军事体育方面的思想展开论述,并将结合战国时期各国的军事体育实践论争这些军事体育思想的相关问题,同时结合我国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分析战国时期的军事体育思想和实践之于今天我国的影响。
关键词:战国时期;军事体育;百家争鸣;体育改革
一、前言
战国时期一般是指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灭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之间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我国的封建制度逐渐确立,各国间的军事斗争异常激烈,形成了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为主流的军事混乱时期。但是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形成了以儒、墨、道、法为主体的“百家争鸣”局面。
在各家流派的思想主张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关于体育运动的思想,而这些内容不一而足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对各国的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产生影响,同时还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扮演着重要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尚处于较低发展状态的情况下,各主要思想流派的体育思想大都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而是蕴含在其他思想主张中的。然而在战国时期中原各国的军事训练过程中这种发源于各主要思想流派的零散的体育思想又在实践中闪现出耀眼的光芒,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国的军事训练提供着理论支撑。同时,这种两千多年前的以服务军事训练为主要目的的体育主张在我国当代的体育发展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仍然可以而且应该发挥其独有作用,以此来推动我国当前全民健身运动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战国时期各家军事体育思想及实践
在我国战国时期各家的军事体育思想中笔者选取影响较大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四家展开论述。
(一)儒家军事体育思想及实践
儒家以孔子为宗,在战国时期以孟子和荀子为代表人物,在孔子提倡的“书、数、礼、乐、射、御”等“君子六艺”中“射”、“御”等均有体育要求在内。到了战国时期,荀子在强调“人性本恶”的同时提出了音乐和舞蹈改善人们身心健康的作用,提出了通过加强体育运动实现强身健体、净化社会环境的主张。作为培养出包括韩非、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在内的一位思想家,荀子的一些主张介于儒家和法家之间,这在其体育思想上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在实践中,战国时期的齐国、鲁国等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的国家在军事训练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儒家的体育思想,重视儒家提出的骑马、射箭等运动项目以及体育运动改善人们身心健康的作用。
(二)道家军事体育思想及实践
以崇尚“清静”、“无为”为主要思想特征的道家在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的思想中关于体育思想的论述大都与养生紧密相关。老子所主张的“守静”、“致虚”等思想以及庄子所主张的“逍遥”、“坐忘”都是与其养生思想紧密结合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直到今天的竞技体育日益发达的时代,强调运动员的注意力绝对集中和对比赛的投入不得不说与两千多年前老庄的“营魄守一”、“坐忘”等思想有着相似之处。
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在战国时期并未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和接受,其体育思想在实践方面的影响也都集中在对人们心理素质修炼的方面上。
(三)墨家军事体育思想及实践
墨家思想在军事和体育方面的展现在当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部名为《墨攻》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墨家所主张的“非攻”(亦即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但不反对防御战争)、“尚贤”、“兼爱”等理论得到了生动展现。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墨家的体育实践更多的是与军事训练紧密相关的,其体育思想也迥异于儒家和道家的相关主张。
(四)法家军事体育思想及实践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战国法家在强调“法治”的同时也通过法令的形式规定了人们应该主动参与军事体育活动以满足对外征战对军队数量的要求。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开展了变法运动,同时在这种追求“倍赏必罚”的背景下社会价值观崇尚体育运动,由此带来了秦国的强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三、战国各家军事体育思想之于当代中国之启示
我国当前正处于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开展群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有着重要意义。战国时期的各家军事体育思想在当代中国仍然可以而且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更多地体现在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面。
增强大学生的军事体育意识,以“知危者不危,忘危者必危”的古训为指导加强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的意识,在大学生军训、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体育与军事的结合力度,激发大学生爱国、愛军、尚武的热情和兴趣。
健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制度法规,增强高校体育运动开展的制度保障,从法家的军事体育思想中汲取精髓,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进行严密组织,加强大学生军事训练开展质量,开设大学生的军事体育选修课,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军事体育技能。
改革高校体育教学,不断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充分汲取道家的体育养生思想,将大学生的军事体育训练和大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养生意识等结合起来,增加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将武术、擒拿、气功等对于养性有积极作用的运动项目在适当情况下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来。
此外,将儒家关于体育运动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思想充分与全民健身运动和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重视对大学生和全体人民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和锻炼,通过组织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健全社会体育组织服务、丰富全民健身运动最终实现提高全民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促使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各主要思想流派的军事体育思想在当代中国仍然焕发新的活力,扮演更好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钟菊华.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体育运动发展管窥[J]. 兰台世界, 2013, 04, (08): 52-53
[2] 陈毕栋. 当代大学应加强军事体育教育[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01, (01): 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