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国以前,“屦”和“履”不同义;战国以后,二者同义。“履”对“屦”的替换起始于战国时期,完成于西汉时期,二者演变的原因与社会发展有关。此后的“屦”逐渐退出常用词领域,虽然在文献中仍有些许的用例,但已具有了古词语的性质。大约到了唐代,“履”的常用词地位又被“鞋”取代。
关键词:常用词 屦 履 演变 战国时期
“屦”和“履”在表示“鞋子”义上是一对古今词,“屦”为古词,“履”为今词。清人段玉裁说过“古曰屦,今曰履。古曰履,今曰鞵”(“鞵”和“鞋”是古今字),指明了“鞋子”这一概念的常用词演变情况:先是以“屦”为常用词,后是“履”,再后是“鞋”。“履”对“屦”的替换当起始于战国时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履”和“屦”作了详细的注释。
《说文·履部》:“履,足所依也。”段注:“履依迭韵。古曰屦,今曰履。古曰履,今曰鞵。名之随时不同者也。引伸之训践,如‘君子所履是也。又引伸之训禄,《诗》‘福履绥之,毛传曰:‘履,禄也。又引申之训礼,《序卦传》《诗·长发》传是也。履、礼为迭韵,履、禄为双声。”“从尸,服履者也。从彳、夂。”段注:“彳、夂皆行也。”“从舟,象履形。”段注:“合四字会意。”“一日尸声。”段注:“别一说也。”“?,古文履,从页、从足。”
“屦,履也。从履省,娄声。一日辊也。”段注:“晋蔡谟曰:‘今时所谓履者,自汉以前皆名屦,《左传》“踊贵屦贱”,不言履贱;《礼记》“户外有二屦”,不言二履;贾谊曰:“冠虽敝,不以苴屦”,亦不言苴履。《诗》曰:“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屦、舄者一物之别名,履者足践之通称。按蔡说极精。《易》《诗》《三礼》《春秋传》《孟子》皆言屦,不言履;周末诸子、汉人书乃言履;《诗》《易》凡三履,皆谓践也。然则履本训践,后以为屦名,古今语异耳。许以今释古,故云古之屦即今之履也。《周礼》‘屦人,掌为舄屦。郑云:‘复下曰舄、禅下曰履,古人言屦以通于复,今世言屦以通于禅,俗易语反与。《方言》:‘屝、屦、麤,履也,履其通语也。”
段氏在这两个词条下的注文有矛盾之处:在“履”下言“引伸之训践”,这是认为践踏是“履”的引申义;在“屦”下言“履本训践,后以为屦名”,这是认为践踏是“履”的本义,鞋子是“履”的引申义。段氏的这种表述让今人难以判定他究竟持何种观点。对于“履”的本义问题,古代小学界也一直是两说并存。
直至现今,学者们对于“履”的本义仍未能统一观点,二典对“履”的释义典型地体现了这一对立:“履”第一义项在《大字典》里被注为“践踏,蹈”,而在《大词典》里被注为“鞋”。当代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履”本义为践踏(作动词),有王力、王凤阳、洪成玉、张桂珍、张双棣、魏德胜等,他们认为“履”的“鞋子”义由“践踏”义引申而来。认为“履”本义为名词“鞋”的学者很少,笔者查到的仅是郑奠对两种观点均持认可态度。虽然两种观点相持,但是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现存的语料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确定无疑的信息,即:“履”在战国之前只用作动词义,从战国时的《墨子》开始有了表“鞋子”义的用法。
任学良先生说:“履”字“肯定是当时(战国初期)的习用语,早在战国以前就会有的。”管锡华说:“‘屦‘履比较,可见西汉主要用‘履,用‘屦很少,只出现在赋体文中和构词性的较固定的组合之中,‘屦已具有了古语词的性质。这种情况表明,‘履替代‘屦已基本结束。”由他们的成果可以推断出:“履”对“屦”的替换应当开始于西汉以前,完成于西汉时期。
“履”在西汉时期取代“屦”而成为指称“鞋子”的最常用词,这在西汉扬雄的《方言》中也可以找到有力的证明:
“东北朝鲜洌水之间谓之角,南楚江沔之间谓之麤,西南梁益之间或谓之屦,或谓
之,履其通语也。”(方言·卷四)
扬雄在此处指明了“履”为当时(西汉)的通语,而“屦”则是区域性的方言。根据今人的统计,可知西汉时期的语料《史记》和贾谊等人的文学作品都能体现“履”在其时的常用性,与同时期的“屦”相较而言占了极大的优势。笔者由此前溯,即进入战国时期去考察二者的替换演变过程的起始及原因。
在战国之前,“屦”和“履”在部分传世典籍中的使用情况如下:
可以看出:在战国之前,“屦”和“履”不同义,前者是指称“鞋子”的通语,后者仅用作动词。“履”作动词的典型用例如下:
[以下表示“踩踏”义]
(1)履虎尾,不咥人,亨。(周易·履)
(2)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宛)
(3)履帝武敏歆。(诗经·大雅·生民)
(4)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论语·乡党)
(5)穆姬闻晋侯将至,以太子罃、弘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左传·僖公十五)
[以下表示“履行”义]
(6)《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周易·大壮)
(7)履信思乎顺。(周易·系辞上传)
(8)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诗·小雅·大东)
(9)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国语·吴语)“屦”表“鞋子”义的典型用例如下:
(10)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诗经·魏风·葛屦)
(11)屦人:掌王及后之,为赤舄、黑舄,赤繶、黄繶,青句,素屦、葛屦,辨外内命夫命妇之命屦、功屦、散屨。(周礼·天官·屦人)
(12)屦,夏用葛。(仪礼·士冠礼)
(13)宾、诸公卿大夫皆说屦,升就席,(仪礼·大射礼)
(14)菅屦者,菅菲也,外纳。(仪礼·丧服)
(15)绳屦者,绳菲也。(同上)
(16)疏屦者,藨蒯之菲也。(同上)
(17)不杖,麻屦者:祖父母。(同上)
(18)玄端黑屦,青绚缝纯,纯博寸。(仪礼·士冠礼)
(19)爵弁纁屦,黑绚镱纯,纯博寸。(仪礼·士冠礼)
(20)冬,皮屦可也。(仪礼·士冠礼)
(21)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左传·庄公八年)
(22)若出于陈、郑之间,共其资粮屝屦,其可也。(左传·僖公十七年)
(23)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左传·宣公十四年)
(24)邵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
(25)国之诸市,屦贱踊贵。(左传·昭公三年)
(26)平子每岁贾马,具从者之衣屦,而归之于干侯。(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在以上八部典籍中出现含“屦”的词组(或复合词)有:菅屦、绳屦、疏屦、麻屦、黑屦、白屦、纁屦、皮屦、繶屦、葛屦、衣屦、屝屦、屦人、服屦、素屦、命屦、功屦、散屦。这些词组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种类的鞋子。典型用例见上文。
由上面的统计和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到:“履”均用作动词;“屦”是指称“鞋子”的常用词,而且构词能力很强。
到了战国时期,“屦”和“履”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它们在部分传世典籍中的使用情况如下:此表的统计数据,基本上说明了战国时期二者的变化:《墨子》以后“履”开始用为“鞋子”义,虽然《墨子》之后的典籍仍有不用者如《孟子》《战国策》,但以《韩非子》与《墨子》《庄子》比较,到战国末期“履”出现次数已高于“屦”;“屦”仍是以“鞋子”义为主,但使用频率相对于“履”来说出现转弱的趋势。这一时期“履”表“鞋子”义的典型用例如下:
(27)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縻系履而过魏王。(庄子·山木)
(28)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同上)
(29)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庄子·让王)
(30)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庄子·天运)
(31)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墨子·辞过)
(32)物尽同名,爱,食与招,白与视,丽与,夫与履。(墨子·经下)
(33)段、椎、锥俱事于履,可用也。(墨子·经说下)
(34)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墨子·责义)
(35)麤布之衣、麤紃之履而可以养体。(荀子·正名篇)
(36)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吕氏春秋·恃君览)
(37)列精子高听行乎齐愍王,善衣东布衣,白缟冠,颡推之履。(同上)
(38)(楚庄王)投袂而起,履及诸庭,剑及诸门,车及之蒲疏之市。(同上)
(39)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组。(吕氏春秋·似顺论)
(40)梦有壮子,白缟之冠,丹绩之缨,东布之衣,新素履,墨剑室。(吕氏春秋·离俗览)
(41)郑人有且置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2)已得履。(同上)
(43)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同上)
(44)晋文公与楚战,至黄凤之陵,履益解,因自结之。(韩非子·外诸说左下)
(45)冠虽穿弊,必戴于头;履虽五采,必践之于地。(同上)
(46)景公为履,黄金之綦,饰以银,连以珠。(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47)晏子朝,公迎之,履重,仅能举足。(同上)
(48)今君之履,冰月服之,是重寒也。(同上)
(49)履重不节,是过任也。(同上)
(50)公撤履,不复服也。(同上)
(51)布盘履,元冠芘武,踊而不哭,(同上)
(52)有所谓君子者,能不足以补上,退处不顺上,治唐园,考菲履,共恤上令,弟长乡里,不夸言,不愧行,君子也。(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53)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捆蒲苇,织履,以养其母。(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54)大带重半钧,舄履倍重,不欲轻也。(晏子春秋·外篇)“屦”表鞋子义的用例如下:
(55)刖者之屦,无为爱之。(庄子·德充符)
(56)履鱼屦者,知地形。
(庄子·田子方)
(57)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上)
(58)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孟子·告子上)
(59)成繪屦过椎,与成椎过绘屦同,过仵也。(墨子·经说下)
(60)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蚤以为绔屦,因其水草以为饮食。(墨子·非乐)
(61)有者出其财,无有者卖其衣屦。(管子·轻重甲)
(62)斩衰菅屦,杖而啜粥者,志不在于酒肉。(荀子·哀公篇)
(63)布衣紃屦之士诚是,则虽在穷阎漏屋,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
(荀子·富国篇)
(64)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就屦,跪而举之,屏于侧。乡长者而屦;跪而迁屦,俯而纳屦。(礼记·曲礼上)
(65)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杖屦只敬之,勿敢近。(礼记·内则)
(66)齐衰三月与大功同者,丝屦。(礼记·丧服小记)
(67)在官不俟屦,在外不俟车。(礼记·玉藻)
(68)大夫卜宅与葬日,有司麻衣、布衰、布带,因丧屦,缁布冠不蕤。(礼记·杂记)
(69)文挚至,不解屦登床,履王衣。(吕氏春秋·仲冬纪)
(70)结罘罔,捆蒲苇,织萉屦。(吕氏春秋·季冬纪)
(71)夫冠虽贱,头必戴之;屦虽贵,足必履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72)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韩非子·说林)
(73)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于席之四端为铭焉,于机为铭焉,于鉴为铭焉,于盥盘为铭焉,于楹为铭焉,于杖为铭焉,于带为铭焉,于履屦为铭焉,于觞豆为铭焉,于户为铭焉,于牖为铭焉,于剑为铭焉,于弓为铭焉,于矛为铭焉。(大载礼记·武王践阼)《汉语大词典》:履屦,粗鞋。
按:此例可说明“履”和“屦”同义。
(74)履屦屦之铭曰:“慎之劳,劳则富”。(同上)按:可说明“履”和“屦”同义。
以上典籍中含“履”(“鞋子”义)的词组(或复合词)有:菲履、舄履、履屦、縰履、素履、履系、冠履、衣服履带、衣服带履。用例见于上文。含“屦”的词组(或复合词)有:杖屦、绳屦、丝屦、丧屦、鞮屦、菅屦、衣屦、菅屦、句屦、简屦、履屦、巨屦、小屦、葩屦、绔屦、绘屦、绚屦、钏屦。用例见于上文。可以看出“屦”在战国时期的构词能力仍很强,除了“菅屦”和“绳屦”外,其他均为此时新出现的词组和词语;“履”的构词能力较弱。这也体现了同一语义场里新词替换旧词的一个规律,即新词的构词能力往往弱于旧词。在“鞋子”义这一语义场内,“履”在战国时期刚用来表“鞋子”义,它相对于“屦”而言是一个新词,构词能力弱于“屦”是合常理的。
上面的统计也体现了另一个情况,即“履”的动词义的使用频率仍很高。直至现代汉语中“履行”义也还是“履”的一个常用义。笔者认为“履”的词义(语素义)发展属于一种多义共存的发展,其中的“动词”义和“鞋子”义在战国至唐这段时期内同时充当常用义。发展到后代,“履”在表“鞋子”义的常用词地位被“鞋”取代之后,它在动词义上的生命力却一直未减。
“履”取代“屦”的常用词地位应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前进有关,起因于鞋子用料的改变。虽然“屦”和“履”都是可以用作“鞋子”的通称,包括麻鞋、草鞋、丝鞋、皮鞋等,但相对来说,“屦”和“履”有大体的分工:麻、草编的鞋子多称为“屦”;丝帛制做的有底、有帮、绚头、缘边的鞋子多称为“履”。这可以在古代语料中找到证据。
《方言》:“赢者谓之屦”,《玉篇》:“麻作谓之屦”,指出了“屦”的用料是麻一类的粗料。再从战国以前的语料可以看出,当时的“屦”确实是多以麻、葛、草、绳等物编织而成,如:葛屦、菅屦、绳屦、疏屦、麻屦、繐屦、屝屦等;也有皮屦、纁屦、德屦等皮质或丝质的鞋子,但极少,这是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先秦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生活质量因而较低下,鞋子的用料很少是丝质和皮质的,当时人们普遍以麻草等天然的材料制作鞋子,因而当时的鞋子是以麻草鞋为主的,鞋子的通语“屦”也就多是指麻草编成的鞋类。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鞋子用料自然也随之改善。大约在战国时期,丝、皮、布等面料的鞋子开始渐渐多起来,到了西汉时期草编的鞋子可能已不再通行,草鞋可能只是贫穷的标志了。如果这时还用“屦”来通称鞋子,是很不合时宜的,需要找另一个通语来作为表示“鞋子”义的常用词。于是“履”的“鞋子”义应运而生,从战国开始慢慢取代“屦”的常用词地位。西汉辞书《方言》称“丝作之者谓履”,正是把“履”定义为用料较高档的鞋子,相对于“麤者”的“屦”来说。“履”在汉代成为常用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由上述分析可推出结论:战国以前,“屦”和“履”不同义;战国以后,二者同义。“履”对“屦”的替换起始于战国时期,完成于西汉时期,二者演变的原因与社会发展有关。此后的“屦”逐渐退出常用词领域,虽然在文献中仍有些许的用例,但已具有了古词语的性质。大约到了唐代,“履”的常用詞地位被“鞋”取代。
作者简介:夏业梅,女,安徽教育出版社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