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海英
摘要:数学是初中生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发生转变,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針对学生个人能力以及知识接受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多教师积极开展差异化的数学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深入推广。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差异教育
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成长,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很多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接受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使班级所有同学都能够学到应有的知识,实现数学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显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用明显,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合理应用。
一、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由于经济等多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家庭对学生教育的关注程度以及投入力度有所区别,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家庭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学生自身的实际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目前很多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往往比较关注成绩优秀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往往不够关注,教师的态度也比较差,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为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情绪,使班级同学的整体学习情况出现比较大差距[1]。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教学的目的出现严重偏差,课堂教学依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课堂无法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家长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好的高中,进而考入好的大学,这也导致学生需要承受来自家长以及教师双方面的压力。初中是人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同时个体差异十分显著,这种差异直接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数学属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会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全体同学的共同进步。
二、初中数学差异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帮助教师准确的进行课堂的调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差异教育模式之下,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一定差异的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兼顾到班级的全体学生。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这些题目有基础性的题目,也有较多具有一定拓展性的题目,教师在选择题目时应以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知识掌握的基础情况,兴趣爱好等因素,通过差异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全面提高。通常情况下,基础练习题目适合全体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一些拓展性的题目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适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教师应当充分了解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将班级同学分为三个组别。第一组同学数学基础较好,理解能力比较强,能够解决难度比较高的数学题目。第二组学生的学生处于班级的中等水平,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练习题。第三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学习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其他同学的帮助。在差异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对每一组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提高,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讲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比较高,教师可以为其布置预习的任务,在讲解之前让第一组同学分享预习的心得,在教学结束后组织其他两组同学分享学习后的感受,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二)布置作业体现差异化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教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的内容完全相同,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比较适合中等学习水平的第二组同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组同学学习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第三组同学巩固基础知识,导致其丧失学习兴趣,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渐增加。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实现共同进步,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抄袭作业的情况。在布置作业时,针对第一组同学,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附件的题目,第二组同学布置难度适中的提高题目,第三组同学布置基础题目。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第三组学生和第二组学生的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发现错误的题目可以重复布置类似的问题。对第一组学生可以鼓励其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让其准确写出解题的具体过程,实现全面提高[2]。
(三)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当前,考试依然是评级学生的主要方式,差异化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体制,使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以及不足,帮助教师客观准确的评价学生。在考试时,教师可以设置基础题目,提高题目和选做题目,学生可以依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以此满足全体学生的实际需要。
结束语:
初中数学采取差异教育方式能够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保证差异教育质量,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董梅.基于差异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7(06):17-18
[2]葛畅.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7(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