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春生
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始于唐,盛于宋,原产地在河南禹州。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釉中含有微量的氧化铜,在烧制过程中以氧化铜为主色剂,与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混合着色形成红紫相间、白蓝掩映的釉面效果。钧瓷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带给人独特的美的享受,还因为它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从技术上讲,钧瓷是中国瓷器生产中第一次正式应用铜红的瓷种。钧瓷在宋代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瓷种,归功于“宋代钧瓷创造性地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的铜红釉,为我国的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而打破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创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开启了明清两代的釉下彩的技术。这种工艺彰显了河南禹州窑工的创造性,也只有在中国古代科技最发达的宋代才能够做到。钧瓷之美,贵在色彩。而色彩之美,贵在窑变。
由于窑变成色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传统烧制工艺很难有效控制,因此,钧瓷窑变被赋予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天人合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对窑变最好的解释。钧瓷艺人对于釉色发生的特异变化,既不能说出原因又不能在生产中重复出现的,都简单地称之为“窑变”。钧瓷窑变的重要因素是烧成技术,过去有“三分做、七分烧”之说,可见烧成的重要性。“生在成型,死在烧成”“十窑九不成”已成为行内的共识。窑工们一致认为烧钧瓷是靠运气、靠“天成”吃饭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是所有窑工们追求的最高境界。窑变之谜从钧瓷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困惑着历代窑工们,在此方面的研究、探索从没有停止,因此也就积累了一些经验,摸索出了一套烧成方法。20世纪80年代末,要烧成一件“鸡血红”相当困难,所有的珍品都是靠运气“碰”出来的。经过千百次实践、试验,禹州窑工对钧瓷的窑变原理有了新的认识:“窑变”是一种高温化学反应原理,所形成的色彩、纹路等一些艺术形式,都是其反应的结果。经过研究证明,窑变的因素是多样的,影响窑变的因素,主要有窑炉结构、烧成制度、配方、温度、气氛、压力、火焰流速、釉层厚度、施釉方法等。
(一)窑炉结构
首先,窑炉结构的合理性对烧成至关重要。所谓的“窑变”是靠窑炉来完成的。传统窑炉虽经过历代的不断改进,但是没有大的突破。坯、釉的最大温差应控制在上下30度,但因直接烧柴、烧煤,使得传统窑炉的温差在100度以上,最大时在150度左右,导致窑内温差大,对升温速度、窑内气氛、压力等难以掌控,不能满足坯、釉配方对火焰的要求,往往出窑时烧过火的、生烧的比完整的还多,完整又有色彩的就更少了,所以造成“十窑九不成”的结果。窑炉结构的落后是制约钧瓷烧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对窑炉进行改进势在必行。由古代的燃烧池与产品同室的马蹄窑、麻斗窑,到解放后普及的由燃烧室与窑体分开的倒焰窑、直焰窑,由单火膛到多个燃烧池,有圆的、方的、长方形的、椭圆形的等,目的都是为了缩小温差、节省劳动强度、提高合格率。虽说有进步,但是不大。20世纪90年代初,液化气梭式窑刚在国内兴起,我们就率先引入到钧瓷的烧成中,根据长期对钧瓷烧成研究的经验,很快就制定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烧成方法,因窑炉结构和燃烧方式科学先进,使钧瓷“十窑九不成”成为了历史。梭式窑炉的引入解决了升温困难、窑内温差大及压力、气氛难以操作的难题,为后来进一步研究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的烧成制度
有了先进的窑炉,还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烧成制度,同一种釉子,在不同的烧成方法上就会有不同的结果。钧瓷的“窑变”釉色,行业内称为铜红釉,是以含金属铜为主色剂通过还原焰烧制而成的,和其他陶瓷色釉不同;其他陶瓷的色釉,是几种金属氧化物通过高温产生化合作用而成为所需的色调,成色十分稳定;而氧化铜成色则不与其他氧化物化合,单独成色,只对火焰气氛敏感,在不同的烧成火焰气氛下产生不同的色调,(在氧化焰下是绿色、还原气氛下是红色),因此,钧瓷的色彩是很丰富的,但关键是如何让其成色。过去钧瓷难就难在成色上,因为窑炉的落后,经常烧出没有色彩(主要是没有还原)的“白窑”或者颜色重,发黑、发乌等(主要是前期氧化不充分,还原过早、过重)的“黑窑”。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烧成制度不科学,该氧化时没有氧化,该还原时没有及时还原好等原因造成的。什么时候氧化、什么时候还原,在当时各烧瓷厂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烧“白”、烧“黑”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为什么说“窑变就是靠天吃饭”呢?原因就在于窑炉的落后。钧釉的烧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氧化焰、还原焰、中性焰(也叫弱还原)。烧成前期要求是氧化焰,目的是排出结构水、结晶水和分解无机盐等;中间阶段是还原焰也是重要的成色阶段;后期为中性焰弱还原,是防止氧化的保色阶段。但由于窑炉的落后,什么温度开始变换火焰等关键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也就只好“靠天吃饭”。钧瓷釉的转火温度差只有20度,改变火焰时一旦错过这一温度,就会成“白窑”,没色彩;太早就会造成“黑窑”。但由于传统窑炉温差太大,从观察孔看温度,只能看到局部的一点,按照要求1000度转火,看到的是1000度,但有可能靠火膛部分已经1100度了,离火远的有可能刚900度多一点,同时每一次窑装的产品不同,看到的位置也就不同,所以无法制定出精细的烧成制度,最终也就不知道何时可以转火。窑炉改进后,经过多次试验找到了各种火焰转火的准确温度点,同时也将各阶段的烧成作用和确切的温度点细分为“净色期”“成色期”“保色期”,很通俗地让烧窑工明白各阶段的作用。根据每窑的成色分析,他们很直观地就知道颜色好坏是在哪个阶段造成的,便于总结,更加科学地完善了烧成制度,为后来的钧瓷大发展打下了基础。总之,科学的烧成制度是提高钧瓷成色率的重要因素。
(三)釉料配方
不同的釉料配方,也是促成窯变的的重要原因。氧化铜在碱性基础釉中和在偏酸性釉中的发色差别很大,不同的釉料配方在相同的还原气氛下,表现出的色调是不同的,同时釉料矿石中的钙、铁、镁、锡等助色剂,还有一些微量的稀土元素,都在釉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成色的作用,不同的比例,会使钧瓷产生不同的色彩。所以不同的釉料配方组合也是窑变的重要因素。
(四)其他因素
另外,气氛、压力、火焰流速等对窑变同样重要。气氛是指火焰的成分。“还原焰”“氧化焰”“中性焰”与火焰中的二氧化硫、氮、无机盐等,这些火焰的性质和燃烧气体的浓度合称为气氛。铜在不同火焰下有不同的表现,钧瓷釉又称为铜红釉,主要是铜在还原气氛下产生的色彩。气氛对窑变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成不成色就是看中没中气氛。没有了气氛就没有了钧瓷的颜色,气氛的轻重会直接影响钧瓷颜色的变化。压力即窑内燃烧时的气压,从观火孔就能看到。窑内有压力时观火孔火焰就往外伸,伸的越长说明压力越大,称为“正压”;往观火孔内吸风称“负压”。在相同的火焰气氛下,不同的压力对成色也有影响。火焰的流速和压力一样,在相同的火焰气氛下,火焰流动快慢对成色有影响,不同的是火焰流动会在产品局部造成痕迹,往往会出现令人意外的画面。
钧瓷的窑变构成,原因众多,所以有“入窑一色,出窑成彩”一说。窑变不易掌控,一件钧瓷珍品是多种因素“巧遇”而成的,是不可复制的。但是如果我们能为窑变创造出更多因素,提供“巧遇”的机会,这也是技术。
(作者系禹州市钧瓷文化博物馆馆长、孔家钧窑有限公司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