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点课程,以其独特的生活趣味性和开放式的课堂态度,受到诸多学生的喜爱和欢迎。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以讲授制为主,如何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是现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其次提出教师有效指导方式在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应用的有效对策,以此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指导方式;教师
教师有效指导方式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挥作用的基础要求。现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原则是要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堂中发挥的主体作用,形成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培养出探究实践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中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对于学生在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从而发挥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价值,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挖掘出学生感官体验、与生活紧密联系、结合生活经验的过程,体现出对知识综合利用的课程形态。与传统设置的课程有较大区别,具有鲜明的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基本特征。
首先,综合性是根据课程的性质而确定的,要求学生从全面开阔的视野中对自身学习的各项知识技能给予定论,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所有感官体验来挖掘出内在的潜能。它不拘泥于任何课程学习的形态,涉及的知识方方面面,具有综合性特征。其次,实践性是课程最直观的特点和根本特征。它以挖掘出学生在生活中的经历体验为课程资源,不需要存在特定的学科逻辑性,以自身最直接的实践经验为主要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在课程中与生活的关联性。最后,探究性是由组织课程的活动形态决定的,要求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对课程的结论做出探究定义,区别于传统的死记硬背教育模式,不再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有效指导方式
(一) 教师角色定位的变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对于组织活动的方案和结果都有自主权。因此在这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有效的指导方式是要融入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以合作者的角度积极体验学生的思考方案,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出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探究的热情。在课程中,处理好学生自主性发挥与教师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指导态度、指导立场及指导方式都要符合学生在实践探究中的主体地位。
(二) 教师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改后的一门全新课程,对于中学教师是全然陌生的,课程教师只能在实施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发挥出有效价值。因此,面对这种形态,中学教师要有对课程开发探究的意识,由于没有过往的经验可以借鉴,对于综合实践课程要有自我超越意识。根据教育部下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来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善于反思在课程中学习的不足,对于学生实施有效的指导方式。
(三) 确定多元化的活动学习观
教师的有效指导方式最重要的是确定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多元化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并且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领域。根据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来设计成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多元化的学习观,比如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设计性学习及参与性学习,这些都是多元化学习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方式中给予针对性的有效指导,这些都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趋势的。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逐渐走入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工具来提高课程生活趣味性,为学生丰富自身的生活体验。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直接经验中进行提取,来联系实际生活的综合探究性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下实施的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而设置的。教师作为课程的重要开发者和研究者,只有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升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同时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参与到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提高指導策略,实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参考文献:
[1]王婧.浅谈如何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由数字编码汇报交流课所感[J].新课程·上旬,2016,(8):159.
[2]徐光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有效指导——以《将问题转化为主题》的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2):51-53.
[3]章味珍.“导”出学法“导”出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指导策略例谈[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7,(5):32-34.
作者简介:
浦红梅,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市长海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