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2018-03-22 10:39李兴楷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中小学教师对策

摘 要: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宰者,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由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正处在快速发育阶段,各个方面还尚未发展成熟,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就相应的解决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对策

一、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温饱问题得到满足之后,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注重。从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各地区、各类别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但因调查对象所分布区域的社会环境不一致性、调查样本数量均衡性和调查对象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研究对象其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各有差异。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农村教师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加上其周围环境的特殊性,农村教师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其教育对象也存在差别,自身追求也在变化,因此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是综合性的,其对策建议也应该是综合性的。比如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在变化,教师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在变化,教师所处的人居环境在变化,城市与农村学生家长对教育的认同和对教师的期望值在变化,留守儿童的增加使农村教师教育对象的特征方式变化,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将毫無例外的作用在农村教师身上,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必须综合性考究新形势下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有效的解决方式。在此环境下农村教师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直接影响着农村教师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我们必须对农村教师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予以高度重视。

从目前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不容乐观,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心理健康常识匮乏,甚至有些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心理。笔者先就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结合自身的理解和工作经验就相关的解决对策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二、 当前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一) 职业倦怠心理严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心理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发生变化。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很多教师无法有效调节,在此基础上产生压抑感和心理冲突。加上农村地区较差的生活环境、沉重的家庭负担、较低的收入报酬以及超长的工作时间,很多中小学教师因此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心理。

(二) 缺乏心理健康常识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多是由一些非专业工作人员担任,这些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缺乏全面的、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虽然他们有丰富的教学教育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但是关于心理学知识的储备却非常匮乏,在实际辅导和教学中不能使用专业的辅导技巧和辅导策略。更让人担心的是,当前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流于形式,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大多数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整能力比较低。

三、 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策略

(一) 帮助教师端正认知,使其积极处理心理问题

很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要靠教师自身进行调节,外力只能起到一个推动或者辅助的作用。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时,教师想要对自己进行有效的锻炼,使其形成勇敢和坦然面对的积极态度。由于工作方式的独立性,教师在工作中很容易形成自我封闭性、协作有限性和人际交往有限性。这些状况会让教师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往往感到无助和失落。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交流、开放、宽容、理解、坦率和真诚的人格特征,培养信任、合作、平等的社会交往态度等,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升自己处理问题和压力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生活质量目的。

(二) 改善学校管理方式,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改进学校的管理方式是对教师进行关心的一种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首先,学校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避免教师过度疲劳。比如,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师生之间的比例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同时还要对教师的工作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尽可能避免节假日加班或者延时教学的情况发生。其次,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对于表现好的教师要给予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同时要尽可能满足教师的生活需求,比如教师专业进修学习、工资福利以及住房等多方面的需求,这样可以提高教师职业满意度。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及时有效地化解教师和领导、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为学校以及教师创建一个良好的团体心理氛围,在此基础上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教师在这个环境中愉快工作、健康成长。

四、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生活条件差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以及有关教育部门要对此加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教师自己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在此基础上促进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和林.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与促进措施[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郑志丽.试论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3]王有智.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0年09期.

[4]刘恩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01年07期.

作者简介:

李兴楷,一级教师,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状况中小学教师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