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霖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信息科技部,济南 250200)
一般国有商业银行结构为银行总行、分行、分理处和存储所,不同等级的银行机构都刻有有业务印章,印章种类多,且用途广泛,并且基层银行机构由于处理事物繁杂,用章频繁,目前商业银行主要存在业务办理和用印分离的印章管理风险。
会计业务涉及银行支付结算、出纳、存储,需要在结算票据、会计凭证挥着其他核算资料上表明身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因此,银行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而重要实物用印范围,主要涉及外部监管机构规定的重要业务印章。包括汇票专用章、本票专用章以及涉及向第三方提供证明的业务专用章,重要实物的印章管理自2015年纳入柜面业务的关键环节。
为了规避银行业务办理和用印分离的内部管理风险,中国银行开发了一套业务印章管理系统,规范用印管理,并实现因印章电子化。该系统主要针对银行业务印章种类繁多且存在的管理风险和漏洞,对业务用章的流程进行优化,并实现精简印章种类,对业务印章系统进行梳理,并对与之相关的交易和凭证构建基于交易的用印流程。
电子印章在银行柜面办理业务时通过打印内部嵌有验证码的电子图章完成交易,在生成的凭证上带有可通过业务验证码验证的提示文字,同时印有验证渠道。对于银行办理的重要实物印章可以实现自动化,在用印机封闭状态下完成用印流程,并通过对不同业务使用的凭证板式和业务验证码实现印章识别和自动加印,对实物用印的全流程进行管理和监控,此过程一般由柜面服务平台实现,即在签名、签章、凭证等方面实现电子化,实现与实物流转相关的合同或协议也可以通过权限审批,系统自动生成验证码与协议和合同一同打印。并自动加盖实物印章,并通过新业务凭证模板的录入,方便调用和更新业务工作,节省银行用印时间,并提高用印安全,由此进一步优化柜面业务操作流程,提高柜面业务处理效率和客户体验度,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基于业务发展现状、具有法律效力的无纸化运营模式,有效推动营业机构营销转型。
该系统使用智能用户技术,集成B/S和C/S的技术架构优点,银行柜员登陆业务印章管理系统,便可以在连接多种外设的工作服务器,收集并按照定义的流程交由相关组件实施处理。印章管理系统在需要与外部设备实现交互时,系统会将请求发送到CI服务器,通过CI进行外部交互。系统极强的可拓展性确保了 横向拓展和灾备冗余。且全下逻辑和数据集中管理提高应用访问的便捷性,且便于系统维护。
系统实现前端安全管控和应用系统的有效结合,提供域模式的用户管理和身份验证体系。通过柜员终端权限开放、物理分网以及系统运维管控和管理手段,为业务用印提供安全保障。,通过在生产端采用AD域模式实现集中管理,并可以通过一次设置完成对用户端的安全设置。普通用户需接受管理员的安全策略,不具有客户机的控制权限,提高系统安全性。
实物印章用印需要业务经理进行两次复合并加盖公章,作为印章管理人员派驻经理需频繁进行核实和检验,不能专心印章管理之外的本职工作,减少管理员工作量。而实施印章业务管理系统之后,柜员在打印传统票据凭证同时系统自动打印业务印章,可以节约人工成本,提供银行业务处理效率。
印章电子化不仅实现了业务处理效率的提高,且业务验证码的识别技术彻底解决传统人工识别印章真伪的交易真实性问题,并且从根源上解决合同用印失控问题。使伪造、变造、克隆票据与合同以及抽屉协议的用印行为得到遏制。
业务用印在基层网店的使用较为频繁,业务经理作为印章管理员,在传统的印章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到“人离章锁”保证印章管理安全。并且每天的业务量需要业务经理频繁往返于柜台和办公室,网店的印章管理工作繁杂,压机较大,用印流程优化精简业务处理流程,使网店员工的工作更加省心、快捷。
银行业务办理和用印分离会导致客户等待时间过长,印章电子化后极大地缩短了加盖印章的处理时间,在柜员完成业务办理时,生成的验证码可以及时打印印章,并且实现印章的随时、缩地查验,轻松辨别真伪,客户更安心,满意度提高。
传统业务办理过程中需要手动加盖印章,会存在印章不清晰、位置不准确等问题,导致印章识别困难或加盖错误,造成不便。印章电子化后通过凭证模式识别进行准确定位,且电子印章更加清晰整洁,提高客户对印章管理专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的认可度与接受度。
业务印章管理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手工盖章位置不准确、力度不均匀、色泽深浅不一等问。
[1]姜卫岗.紫金智慧金库管理系统在商业银行的应用[J].中国金融电脑,2018(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