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2018-03-22 19:42余建英董再全胡嘉玳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A型人格血压

余建英,董再全,胡嘉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心理卫生中心(成都 610041)

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其发病由遗传因素与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心理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生活紧张、竞争激烈,人群中的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情绪蔓延,情绪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发生功能改变,增加了患高血压等心身疾病的可能。关注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是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环节,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观点的基本要求。

1 高血压常见心理问题概述

1.1 人格特征

人格是个体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经后天教育所决定的一种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关于人格与疾病的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现有研究将人格分为A、B、C、D四种类型,并概括出A型人格(冲动易怒型)易患冠心病,B型人格(乐观顺从型)是最理想的性格, C型人格(内向压抑型)较易患恶性肿瘤,D型人格(孤独消极型)易患肿瘤、心脏病等特征。人格作为一种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因素已得到共识。其中较早出现的是A型人格的概念。A型人格(Type A Behavior Pattern,TABP)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 Friedman[1]最早提出的,根据其研究结果将人的行为方式分成A、B两型,并将A型行为方式的特征归纳为:1)对已达成的成就不满足,总是不停地给自己增加新的奋斗目标,并为此不懈努力,宁可牺牲家庭生活和娱乐时间。2)对于事业有雄心,并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总是处于时间的压力下,总是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尽量完成最多的工作。3)比较没有耐心,攻击性较强。以上特点不具备的则为B型。同时提出具有A型行为方式的个体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有A型行为方式的人群在工作与生活中往往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各种心理、社会刺激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处于高唤醒状态,进而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其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明显高于B型行为方式者,儿茶酚胺通过各种途径可使血管内皮受损,血管紧张度增加,导致高血压形成和恶化。TABP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联系。

杨菊贤[2-3]通过调查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及健康人对照组各200例发现:A型人格在冠心病病人中高达75.5%,在高血压病人中则高达79.5 %,而健康人对照组仅占42.2%。也有研究[4]结果表明,A型人格人群冠心病、高血压的患病率(9.76%)明显高于非A型人格人群(3.81%)。李令华等[5]研究结果显示,A型人格与血压的昼夜节律改变密切相关,并提示A型人格可能为高血压病病人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聂效云等[6]检测血管活性物质发现,A型人格者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水平均高于B型人格者。A型人格者与血管活性物质升高的正相关现象表明,A型人格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产生了负面影响。霍金芝等[7]采用家庭比较研究的方式对乡镇地区A型行为与高血压发病进行探索,结果显示高血压与A型行为有伴随关系,A型行为会加重高血压病情。杨菊[8]调查发现,具有A型人格行为方式的高血压患者生理学特征与非A型行为方式的人群比较差异明显,而这种差异在B型行为组则不明显。提示A型行为方式者对情绪的反应以及交感活性增加程度较B型行为方式者更明显,验证了A型行为对高血压的促发作用。梁丹等[9]通过调查1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发病与其A型人格有密切关系,即A型人格的人较非A型人格的人易患高血压。孙宁玲等[10]研究也显示高血压组A型人格的心理学数据均分高于正常人和对照组,且有随着高血压的分期的升高,心理学数据均分逐渐升高的趋势,并提出A型人格的行为方式可能对高血压的预后也产生一定的影响。Molloy等[11]研究发现,具有A型行为方式的人群在出现情绪反应时血压(主要为收缩压)变化更明显,并认为这种反应与交感神经的活性密切相关。李梦等[12]调查207例住院患者指出,A型人格是高血压发病的内在因素,与生活事件应激、家庭社会支持、情绪情感障碍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它引起高血压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可能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漆云良等[13]通过对189例高血压患者的调查,发现A型人格在高血压患者中占据一定比例,其中医证型主要以肝火亢盛为主。但是有些学者也有相反的意见, Friedman等[14]对283例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未发现A型行为方式与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朱沙黎等[15]对福利院老人A型人格与高血压发病相关性的研究指出,A型人格与福利院老人高血压患病没有产生相关性。这与朱氏[16]提出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A型没有相关性的观点相仿。

“D 型人格”是一种独特的人格亚型,反映了消极情感与社会压抑之间的整合,虽然这两个心理维度中的一个单独出现时不会产生强烈的后果,但当这两者同时出现时,就会给心血管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17]。

Leclerc等[18]对112名受试者进行10年的随访研究发现,人格特征与高血压的发病有显著相关,人格具有高度自闭特点的人群通常预示着在未来10年内血压会出现异常的变化。研究[19]表明敌视态度、年轻时的急躁或时间紧迫感(TUI)可增加远期高血压发病危险,且敌视态度和年轻时的时间紧迫感或急躁程度与高血压的发病呈现暴露剂量依赖性,有伴随增长的趋势。

以上研究结论提示了人格类型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维度,在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诱发下,通过神经内分泌等途径的作用,可明显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因此,识别个体特殊的人格类型,对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但也有学者[20]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个性特征的特异性提出疑问,这一观点基于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人群均可发生高血压,高血压更多的出现在易于焦虑和发生心理冲突的人群中。 Wedler 等[21]也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不具有某一种特定的人格类型,但具有趋向好斗和过分谨慎性格特征的人群更易于发生高血压。

1.2 负性情绪

已有研究[22]表明,不良的情绪因素(如强烈的紧张、焦虑、恐惧、愤怒、过度压抑和痛苦等)是导致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一个独立的预报因素,并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这些不良情绪因素中对高血压产生影响的最主要是焦虑和抑郁,机体如果常处于焦虑的状态,则高血压的发病率大大升高[23]。 Jonas等[24]通过对2992例初始不患高血压的人群跟踪随访7~16年,发现抑郁症状基线高的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同样较高。从NHANES1流行病学人群中选取3 310名没有慢性疾病且血压正常者进行22年随访,使用COX比例危险同归分析。将基线血压、年龄、性别、种族、教育、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的改变及抑郁焦虑症状(不良情绪)作为最初的独立变量,不良情绪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导致需治疗的高血压的风险在男女均有增加,在黑人女性中最明显,增加3倍。杨枫等[25]针对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采用SCL-90进行测评,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在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和偏执等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常模,提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邹丹等[26]对初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SCL-90测试,发现该人群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并认为情绪问题可能出现在高血压之前。Cuevas等[27]研究也发现抑郁、高应激、低社会支持等心理问题可成为高血压发展的危险因素。研究者[28]分析了15项探讨心理特质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前瞻性研究。这些研究选取的对象为78~4 650名,多数队列中以男性白人为主,随访时间为2.5~21年不等,心理变量包括愤怒、焦虑、抑郁、防卫,神经质及“精神病态”。结果发现愤怒、焦虑、抑郁及其它因素对高血压有轻微影响。在总体的影响程度方面,若存在一个或多个心理因素,每增加一个心理因素,患高血压的风险上升8%。

Carroll等[29]通过对4 180例曾参加过战争的美国人后代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和存在焦虑抑郁障碍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Hamer等[30]发现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的数值大小和他们的焦虑、抑郁水平之间存在着弱曲线关系,说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有血压升高的倾向。Patten等[31]对不患高血压的正常人和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志愿者进行的一项为期十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有焦虑抑郁障碍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了1.6倍,而重度抑郁可成为初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焦虑、抑郁可能造成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影响生活方式、激活RAS、导致下丘脑功能紊乱。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多种途径促使血压升高:1)交感神经中枢兴奋,兴奋沿网状结构传递,引起外周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作用于心脏,导致心排出量增加,进而使血压升高;2)下丘脑功能失调,可引起HPA轴活性增强,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分泌增加,而糖皮质激素可造成水钠潴留,从而使得机体血容量增加,进而血压升高;3)垂体加压素分泌增加,可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醛固酮有很强的保钠排钾的作用,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也有研究并不支持情绪问题可以导致高血压,学者[19]采用前瞻性的分析,对3 308例18~30岁的年轻人进行了15年的随访研究,未发现情绪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1.3 心理应激

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在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很早即受到重视。有学者[32]指出,现代社会的高竞争、高负荷状态,如工作压力、失业、贫穷等均是不良的应激与高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会导致个体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增加。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有人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列宁格勒居民据研究,经过艰苦的战争环境,城中许多军民出现原发性高血压,被医学界称之为“围城高血压”。冯湘红等[33]关于原发性高血压与生活事件刺激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生活事件刺激强度越大,高血压患病率的危险性也就越大,表明生活事件与高血压发病有关。张喻淇等[34]研究也有类似发现。

工作中的高付出低回报、工作压力大和工作不稳定等工作方面的应激是典型的慢性心理应激。Siegrist等[35]研究高血压与职业应激的关系时发现,工作中付出高而回报低的情况与高血压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latek 等[36]发现职业司机相较于非职业司机发生高血压的概率显著增高。 侯玉英等[37]对山西省工人、农民、干部、教师、医务人员等职业整群抽取了共10 792例并进行了调查,结果证实了职业压力对血压升高的影响,工作需求、工作控制、倒班、工作责任、工作角色等职业压力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

Yang等[38]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展了一项研究发现,工作时间与高血压的发生有显著关联,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增加。Guimont等[39]对8395例白领工作者开展了7.5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职业紧张、久坐行为、低社会支持等心理、行为因素与高血压发病有关,工作时间长、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劳动者以及工作在视、听觉过度刺激的环境中,均易使血压升高。

1.4 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

比如高盐饮食,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缺乏合理体育锻炼等均可成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因素的危险性也加大[40]。Rehm等[41]研究发现,酒精摄入量是影响血压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者[42]指出,在加拿大居住的10~19岁吸烟青少年中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并同时面临着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通常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如过量饮酒和吸烟常同心情不佳有关。因此,关注人群的心理健康,能够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产生正面影响,从而减少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2 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现状

Sung等[43]指出,心理干预能使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显著的缓解,这样的缓解则有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并改善预后。心理干预可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发展与转归已经得到较多文献的证实,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肯定的效果。

2.1 支持疗法

研究[44]显示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帮助个体维持身心健康,社会支持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建立医护人员-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将支持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医疗上,应该无条件的关怀、支持病人,协助其提高应付困难的技巧,帮助其舒缓生活、工作等方面精神压力,减少压力带来的影响。对其存在的错误认知及不良应对方式及时给予纠正与指导,减少因不良认知带来的情绪反应。向患者讲述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有关治疗、护理措施),说明疾病治愈的可能,从而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高血压病;使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学习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重视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协助其寻找可以得到帮助的资源。

2.2 个别心理治疗

研究者[45]对比了几种心理治疗方法的降压效果,采用了认知治疗、放松技术、生物反馈、超觉冥想等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而认知疗法的降压效果最好。认知疗法着重关注患者的不良认知,通过向患者介绍心理因素(情绪、行为模式和生活事件等)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纠正患者对于高血压发病的一些认知上的偏差,建立良好的认知模式,减少情绪反应,消除不良心理障碍,进而达到平衡神经内分泌系统、稳定血压的目的。

2.3 性格重塑

针对A型人格的患者,指导其要学会维持心态平和,为人处世学会“提得起、放得下、想得开”。鼓励患者多与B型人格的人交朋友,受其人格优点影响,同时避免自身的A型人格被激发[46]。

2.4 压力管理

即压力干预,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增强个体的应激能力,从而减少其负面情绪的产生,它包括降低生理唤醒(如教会肌肉放松术)、认知的重构(识别并改变不良的认知)、行为技能培训(技能指导和练习,比如时间管理)及改变压力源四个部分。研究表明,压力管理对Ⅰ级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明显,适用于高血压的一级预防[47-48]。压力管理通过放松训练和认知行为疗法提高患者的应激能力,并帮助他们认识压力、改变压力源。

2.5 森田疗法

从心理治疗的个性化角度出发,运用森田疗法缓解负性情绪。“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森田疗法强调人们应正确客观地认识现实,不扩大欲望和理想,避免烦恼、不安和紧张的情绪产生,从而也避免了不良情绪导致疾病产生。运用森田疗法,应该帮助患者理解如果做到“为所当为”,即该做的努力都做了,那就应用顺其自然的态度看待最终的结局,避免强求和不切实际的欲望[49]。高血压患者常对耳鸣、头痛、头晕等症状过度关注,并常常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症状和不良情绪两者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进一步加重了对症状的感受性和血压升高程度,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者[50]采用药物合并森田疗法联合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效果明显。

2.6 放松疗法

也称松弛疗法,该方法基于行为医学理论,通过建立条件反射达到控制躯体反应,进而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少血压波动的目的。渐进性肌肉松弛方法、引导想象、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漂浮疗法、冥想以及基于该理论发展起来的多种方法,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有利于在人群的推广。佟香艳等[51]对A型性格高血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音乐放松想象训练(MRIT),结果显示进行放松训练的患者血压下降更明显。

音乐疗法和生物反馈治疗是目前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放松技术。音乐具有稳定情绪的作用,可减轻焦虑、缓解疼痛,减少因情绪波动带来的机体功能改变。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生物反馈治疗仪来将肌电活动、脑电、心率、血压等生物学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视觉、听觉等人们能察觉到的信号显示给人们,然后个体通过冥想和调整呼吸等手段放松,控制这些不受意识支配的生理活动,来降低交感神经等系统的活性,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2.7 集体治疗

主要采取的形式有:小组讨论、知识讲座、团体互动、指导训练等。综合了支持治疗、认知治疗、放松训练等治疗方法。张晓东等[52]针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团体心理干预,认为团体心理干预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2.8 合并药物治疗

杨青云等[53]对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的同时联合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万拉法辛,结果显示合并抗焦虑药物治疗可使临床降压有效率达到94.0%,而单纯使用降压药物的降压有效率为80.0%,且抗焦虑药物的合并使用可同时改善舒张压和收缩压。

陈黎等[54]对高血压并发抑郁、焦虑障碍患者在合并西酞普兰治疗,结论显示联合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降压效果较单纯使用降压药物为佳。樊巧[55]使用米氮平作为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合并治疗药物,发现该合并药物使用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显著改善,同时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国外也开展了较多类似的研究,Grossman等[56]对急诊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同时联合使用地西泮治疗,显示后者降压效果更佳,表明抗焦虑药物能够有效的降低过高的血压。Divac等[57-58]发现联合使用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降压,可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种类,并且疗效更佳。因此有研究提出,应将抗焦虑抑郁药物作为常规用药用于合并有焦虑抑郁状态的高血压患者。

目前更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抗焦虑抑郁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本身就具有降压的作用。2005年德国的Golding[59]对高血压患者分别使用盐酸帕罗西汀和安慰剂对照,结果显示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组患者血压较服用安慰剂组的患者降低了10%~15%,且患者的脉搏和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在应激过程中有减少的倾向。故提出盐酸帕罗西汀可以帮助有冠心病史但心理健康的患者在心理应激过程中稳定血压,因此可能有潜在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可明显影响其抗高血压治疗的效果。因此,高血压合并焦虑的患者若联合应用抗焦虑药物可增强降压治疗效果。一些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也都发现高血压患者若单独使用抗焦虑抑郁药就能收到明显的降压效果。例如有人研究发现,迷宫试验导致焦虑的自发性高血压鼠(SHR)血压可明显上升,而肌注氟西汀(Fluoxetine)则可以对抗血压上升,也证实了药物抗焦虑对血压控制的益处。

3 小结

目前,针对高血压人群心理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形成临床诊断之后,从心身医学观点看,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中的作用如此重要,它不仅可以直接导致血压波动,而且可以通过患者的不良认知影响患者服药的依从性[60],间接影响治疗效果,以至于有人将其列为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那么将来的研究是否应立足于疾病的早期阶段,如高血压早期异常人群,通过早期心理干预,以达到早期预防、减少、延缓甚至逆转甚至高血压发生的目的。事实上,已经有研究验证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的可行性,薛晓波等[61]对一级高血压不需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给予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8周,发现其降压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改变生活方式的对照组,说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1级)时应用抗焦虑药物治疗可以推迟降压药物服用的时间。

总之,探究讨论心理社会因素与高血压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对于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识别和治疗能力,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意义重大。关注高血压患者的情绪问题并给予他们正确的治疗就能帮助患者建立今早恢复健康的信心。因此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评价,除了要考虑客观指标的控制,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方面的改变,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病情,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

[1]Friedman M, Rosenman R H. Association of specific overt behavior pattern with blood and cardiovascular findings; blood cholesterol level, blood clotting time, incidence of arcus senilis, and clinica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J Am Med Assoc, 1959, 169(12): 1286-1296.

[2]杨菊. A型行为对冠心病高血压的作用[J]. 老年医学与保健, 1999(2): 57-59.

[3]杨菊贤. A型行为与冠心病高血压防治密切相关[J]. 中国临床医生, 1999, 27(11): 13-14.

[4]朱志先, 梁虹. 现代心身疾病治疗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234-374.

[5]李令华,杨成悌,张缤,等.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5):36-37.

[6]聂效云, 刘梅颜, 陈红, 等. A型行为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探讨[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3, 12(1): 64-66.

[7]霍金芝, 吴纯奕, 朱圣陶, 等. 乡镇地区A型行为与高血压关系的家庭比较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6): 66.

[8]杨菊. A型行为对冠心病高血压的作用[J]. 老年医学与保健, 1999(2): 57-59.

[9]梁丹, 吕慕虹, 杨文霞. 高血压患者A型行为与心理卫生状况的关系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8): 623-624.

[10] 孙宁玲,韩建德,赵华,赵宗彦.A型行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1):4-5.

[11] Molloy G J. Role of personality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mplications for behavioral cardiology[J]. Future Cardiol, 2007, 3(5): 477-479.

[12] 李梦, 玛依努尔.赛买提, 李昭, 等. A型行为与高血压患者心理社会事件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10): 724-728.

[13] 漆云良, 蒋萍, 肖久安, 等. A型行为与高血压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 新中医, 2015, 47(4): 49-50.

[14] Friedman R, Schwartz J E, Schnall P L,etal.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in hypertension: relationship to casual o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men[J]. Psychosom Med, 2001, 63(1): 19-31.

[15] 朱沙黎. 福利院老人高血压病与A型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19): 2453-2454.

[16] 朱山.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A型行为关系的初步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6): 382.

[17] Habra M E, Linden W, Anderson J C,etal. Type D personality is related to cardiovascular and neuroendocrine reactivity to acute stress[J]. J Psychosom Res, 2003, 55(3): 235-245.

[18] Leclerc J, Rahn M, Linden W. Does personality predict blood pressure over a 10-year period[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6, 40(6): 1313-1321.

[19] Yan L L, Liu K, Matthews K A,etal.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risk of hypertension: the 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 (CARDIA) study[J]. JAMA, 2003, 290(16): 2138-2148.

[20] 马凤茹, 解今的, 王竹. 高血压病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调查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15): 148-149.

[21] Wedler B, Wiersbitzki M, Gruska S,etal. Defin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alt-sensitivity and resistance of blood pressure: should the diagnosis depend o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J]. Clin Exp Hypertens A, 1992, 14(6): 1037-1049.

[22] 马晓飞, 刘存英, 杨凤玲. 心理社会因素及干预在高血压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9): 1051-1053.

[23] Byrd J B, Brook R D. Anxiety in the "age of hypertension"[J]. Curr Hypertens Rep, 2014, 16(10): 486.

[24] Jonas B S, Franks P, Ingram D D. Are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 Longitudinal 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I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J]. Arch Fam Med, 1997, 6(1): 43-49.

[25] 杨枫, 袁莲芳, 田延竹, 等. 体检高血压患者SCL-90评估及临床干预的对照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3): 114-116.

[26] 邹丹, 林树无. 老年初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况调查[J]. 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22): 2844.

[27] Cuevas A G, Williams D R, Albert M A.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Hypertens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Cardiol Clin, 2017, 35(2): 223-230.

[28] Rutledge T, Hogan B E.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prospective evidence linking psychological factors with hypertension development[J]. Psychosom Med, 2002, 64(5): 758-766.

[29] Carroll D, Phillips A C, Gale C R,etal. Generalized anxiety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 their comorbidity and hypertension in middle-aged men[J]. Psychosom Med, 2010, 72(1): 16-19.

[30] Hamer M, Batty G D, Stamatakis E,etal. Hypertension awarenes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J]. Hypertension, 2010, 56(3): 547-550.

[31] Patten S B, Williams J V, Lavorato D H,etal. Major depress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high blood pressure: epidemiologic 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J]. Psychosom Med, 2009, 71(3): 273-279.

[32] Rosenthal T, Alter A.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hypertension[J]. J Am Soc Hypertens, 2012, 6(1): 2-22.

[33] 冯湘红, 杨冬冬, 孔宏, 等. 浅析职业压力与高血压的相关性[J].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 21(4): 293.

[34] 张喻淇, 尹新华. 职业压力与高血压的研究现状及其防治[J]. 心脏杂志, 2015, 27(6): 736-739.

[35] Siegrist J. Effort-reward imbalance at work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 Int J Occup Med Environ Health, 2010, 23(3): 279-285.

[36] Platek A E, Szymanski F M, Filipiak K J,etal.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Professional Drivers (from the RACER-ABPM Study)[J]. Am J Cardiol, 2017, 120(10): 1792-1796.

[37] 侯玉英, 赵淑芳, 饶华祥, 等. 山西省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4): 306-308.

[38] Yang H, Schnall P L, Jauregui M,etal. Work hours and self-reported hypertension among working people in California[J]. Hypertension, 2006, 48(4): 744-750.

[39] Guimont C, Brisson C, Dagenais G R,etal. Effects of job strain on blood pressure: a prospective study of male and female white-collar workers[J]. Am J Public Health, 2006, 96(8): 1436-1443.

[40] 赵秉清. 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相关行为调查分析[J]. 中外医疗, 2012, 31(21): 52-53.

[41] Rehm J, Anderson P, Prieto J A,etal. Towards new recommendations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alcohol-induced hypertens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J]. BMC Med, 2017, 15(1): 173.

[42] Retnakaran R, Hanley A J, Connelly P W,etal. Cigarette smoking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mong Aboriginal Canadian youths[J]. CMAJ, 2005, 173(8): 885-889.

[43] Sung J, Woo J M, Kim W,etal.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based "forest therapy" program on blood pressure, salivary cortisol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J]. Clin Exp Hypertens, 2012, 34(1): 1-7.

[44] 杨娉婷, 林玲, 袁洪. 心理干预治疗对降压疗效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7(4): 248-251.

[45] Consoli S M. 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in arterial hypertension[J]. Presse Med, 1989, 18(42): 2043-2044.

[46] 杨敏. A型行为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策略的研究[D].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2008:42-43.

[47] Matthews K A, Katholi C R, McCreath H,etal. Blood pressure reactivity to psychological stress predicts hypertension in the CARDIA study[J]. Circulation, 2004, 110(1): 74-78.

[48] Batey D M, Kaufmann P G, Raczynski J M,etal. Stress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hypertension: detailed results from Phase I of Trials of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TOHP-I)[J]. Ann Epidemiol, 2000, 10(1): 45-58.

[49] 谭贤珍, 施旺红, 杨军, 等. 独生子女大学生森田质性格与总体幸福感、自尊水平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20(1): 135-137.

[50] 路英智, 张勤锋, 田明. 药物合并森田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2, 28(2): 127-129.

[51] 佟香艳, 沈春玲, 张艳辉. A型性格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23): 5581.

[52] 张晓冬, 西英俊. 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19): 1619-1621.

[53] 杨青云, 段新, 黄理钧. 降压药物联合万拉法新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 30(3): 391-393.

[54] 陈黎, 陈胤结. 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并发抑郁、焦虑患者血压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5(6): 935-937.

[55] 樊巧. 米氮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 2010, 16(20): 26-27.

[56] Grossman E, Nadler M, Sharabi Y,etal. Antianxiety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excessive hypertension[J]. Am J Hypertens, 2005, 18(9 Pt 1): 1174-1177.

[57] Divac N, Veljkoviĉ S, Nesiĉ Z,etal. Pattern of utilization of benzodiazepine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 pilot study[J]. Vojnosanit Pregl, 2006, 63(4): 370-375.

[58] Cai X J, Bi X P, Zhao Z,etal. The effects of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on efficacy of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in elderly hypertension[J]. Zhonghua Nei Ke Za Zhi, 2006, 45(8): 639-641.

[59] Golding M, Kotlyar M, Carson S W,etal. Effects of paroxetine on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mental stress in subjects with a histor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no psychiatric diagnoses[J].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2005, 182(3): 321-326.

[60] 安雪梅, 杨再国. “知信行理论”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及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5, 10(4): 464-466.

[61] 薛晓波, 彭超. 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抗焦虑治疗的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1, 40(7): 690-691.

猜你喜欢
A型人格血压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DF100A型发射机马达电源板改进
A型肉毒素在注射面部皱纹中的应用及体会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