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成长小说对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2018-03-22 13:50张海燕权继振
关键词:疗法心理健康文学

张海燕 夏 娟 权继振

(蚌埠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关于文学作品对人心理的矫正作用,中外学者对其均有一定的研究。文学具有巨大精神生态作用,使人性的发展在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幻想,逻辑抽象与直觉体验之间保持平衡。[1]在现代的西方,阅读疗法(Bibiotheraphy)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方法和体系,对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有其独特的作用。它并不是直接教导读者如何解决现有的负面情绪,而是通过让读者接触一些适合的文学资源,对其中的内容产生认同感,继而理解、领悟,对自己所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产生新的认知和体会,最终解决这些问题或困难。

阅读疗法始见于中世纪的开罗,阿訇向病人诵读《古兰经》对病人进行心理矫正,同时配合相应的医学治疗。到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的医生给病人开的药方中常常包含阅读的书目。1810年,美国著名医生本杰明·拉什(Benjamin Rush)呼吁医院不仅应该提供专业的医疗设备,还应该提供有益于精神健康的读物,通过阅读减轻病人的精神压力,矫正病理性的负面情绪和状态。19世纪中期,有学者呼吁将非宗教类书籍,如历史、传记、旅游、小说等列入治疗书目当中。进入20世纪,关于阅读疗法的相关研究越来越活跃。美国人塞缪尔·麦克乔德·克罗色尔斯(Samuel Mc Chord Crother)是第一个将阅读疗法正规化、系统化的人,他创造了“bibiotheraphy”一词,并且在1961年第三版《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中将这一新词收录其中。

中国自古以来,阅读疗法已有应用。三国时期曹操头疼,阅读陈琳檄文而治愈;明代的戏曲作家和养生学家高濂在其专著《遵生八笺》中明确指出:读书得法,能收到祛疾养生的奇效。[2]但是直至1999年中国的学者才开始对高校阅读疗法进行相关研究。2006年,王波先生出版的《阅读疗法》是我国迄今为止最系统的关于阅读疗法的理论专著。

本文基于阅读疗法对人心理的矫正性作用,探究英语成长小说作为阅读疗法素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当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反映在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也是家长和教师异常关注和担心的问题。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1.现状

首先,现代大学生多具备独立的个性及较强的学习和社交能力。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情感压力及社交压力。每年因为各种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大学生逐年递增。据教育部相关调查,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占已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3]其次,现在的大学生多数出自于独生子女家庭,部分学生生活上被娇惯,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相对较弱,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够强,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甚至走向极端。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和家庭在满足青少年物质需求的同时,忽略了青少年的精神供养,让青少年置身于某些不健康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当中,当这种消极和不健康的因素累积到一个度,且没有释放的渠道,就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走出消极的精神状态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各方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现代社会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格跳跃,对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这些看法和观点也存在着不稳定性,容易受到环境和事件的影响。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原因,与他人缺乏关于内心世界的有效沟通。随着时间推移,内心的压抑和渴望就演变成心理健康问题,以至于不愿意向他人或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最终甚至产生恶果。有学者对大学生自杀意向作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群体,过去几年曾有过自杀想法的人高达34.3%,有自杀经验的比例达到4.4%。此调查还表明,大学生的平均自杀意念为10.7%,博士生自杀意念高达13.9%,并呈现出性别、年级和家庭经济状况差异。[4]

大学阶段是年轻人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确定,需要丰富的知识和阅历的支撑,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性格、思想和行为。因此,如何以潜移默化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心理健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成长小说概述

1.成长小说的起源

成长小说,也被成为启蒙小说,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德国,是西方近现代文学当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小说类型。在13世纪,“成长”这一主题已经在某些小说主人公的身上得以体现,但是直到18世纪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才被认为是这一小说类型的原始模型,是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成长小说范畴的一个原始标杆。甚至有评论把成长小说的起始时间定为1795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创作时间。之后,这一文学形式从德国蔓延至欧洲,并迅速发展起来。

2.成长小说的主要内容题材

成长小说的内容题材丰富。由于此类小说的主人公多为年轻人,而且多用反映现实的描绘手法生动描述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或悲惨、或欢乐、或消极、或积极的种种经历,直至小说的最后,主人公获得精神上的胜利或升华,从幼稚走向成熟。因此,读者在阅读此类小说的过程当中,感同身受的同时也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主人公精神上的飞跃和人格魅力的提升。作为和小说主人公年龄大致相同的大学生来说,通过小说情节的代入,对某些问题或人生进行深入思考的行为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如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勇士勋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长小说的代表。该作品主要描述了主人公亨利在战场上从恐惧害怕、临阵逃脱,到之后的奋不顾身、英勇无畏。亨利从一个向往战争的传奇生活的冲动年轻人,变成了一个抛弃幻想,英勇战斗的真正的勇士,这是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双重成长。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是20世纪关于成长的名著。主人公不想接受虚伪的教育,不想踏入成年人的世界,只想守护在麦田中玩耍的儿童。但他最终还是回归了“虚伪”的生活。主人公的妥协并不意味着他精神上的失败,只是对生活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5]这本书受到了当代年轻人的热烈推崇,家长和教师也把他视为“理解当代青少年的钥匙”。

3.成长小说的表达形式

成长小说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表达形式,文学是社会上所有文化形式的载体,是情感的表达和宣泄,并且在阅读作品的过程当中,能引起读者某方面情感的共鸣,进而使读者移情,用心体会小说主人公的各种经历和心理发展。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深入到读者的内心深处,去触碰人内心当中最不想为人知的秘密。当作为读者的我们和小说主人公有着某种共性的时候,共鸣就产生了。成长小说的作者用细致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借助小说主人公的行为和语言,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剖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让读者在不知不觉间思考体会。在现实当中读者并不会受到非议或伤害,又能受到作者智慧的指引,给读者指明健康的心理方向,用文字对受众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三、英语成长小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指南中首次列入了“欧美成长小说研究”[6],有研究成长小说的学者认为:我国青少年缺乏理想、思想麻木、道德虚无、极端个人主义、色情泛滥等社会和心理问题是商业社会和个人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的产物。[7]

文学作品赏析和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甚至有精神学家认为,读者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作品形式美感的愉悦与文学作品内容的满足感。[8]阅读适合的英语成长小说可以矫正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净化思想,使其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并使其心灵得到陶冶和慰藉。

2.增强学生的心理认同感

成长小说是基于冒险的故事,对故事主人公心理发展过程进行深刻剖析。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通常年幼无知或是少不经事,在进入社会饱受生活危机或恋爱危机后,逐渐明白内心的真正渴求,领悟人生的真谛,最终完成从少年至成年,从无知至成熟的转变,小说的最后故事的主人公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升华,生活为他们揭开了新的一页。通常,在这一过程中,主人公们都会遇到一个心灵的启蒙者,再经过自己的各方面调整,进而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而在有的成长小说当中,有些主人公并没有成功的成长为成熟的个体,而是被社会或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摧毁了,但是作为读者和故事的旁观者,却可以通过主人公在其成长过程中的痛苦挣扎和其毁灭的过程,获得心灵上的启示和对人生的启发。因此有学者认为:“在成长中寻找精神家园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共同经历,成长小说也因此是人民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建立个人身份、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有力切入点。”[9]

通过阅读成长小说,大学生们和小说主人们经历了共通的情感和社会经历,随着主人公的成长而成长,获得心灵的启发,引发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的思考,同时也可以为他们解惑,解决心灵上的迷茫,引领心理健康的正确方向。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辨别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不仅促进了他们当前的成长,也赋予了他们的终身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英语成长小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路径

从成长小说的问世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并在东西方国家广泛传播。这种文化形式的每一次地域间的传播,都会被本国的文化所影响同化,不断进行本土化改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融入中国本土文化,高校教育者应善于利用这一有效的资源,发挥其心理育人功能,积极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高校在重视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之外,也应当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国家一直在呼吁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很多大中专院校较重视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比较贫乏。首先,这是由于人文素质是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修炼,很难在短期内凸显它的实用价值。其次,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偏重其技术性和专业性,忽视了其人文性。最后,人文教育课堂的内容无法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导致学生对其教育内容不认同,从而影响接受更多更广泛的人文知识。但是,人文素养对于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的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种素质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引导和熏陶。凡历史上有名的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们的文学涵养都是非常高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所在。所以,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探索专业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2.根据学生受众需要,规范成长小说选择标准

在选择受众为大学生的阅读材料方面,应当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规范的标准。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首先要从专业方面寻找此方面的著作,了解情况,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要选择内容积极向上、文笔优美流畅的优秀成长小说作品。这样才能做到阅读文本从内容到品质上的保障。其次,就所了解的著作和情况,为学生列一个建议阅读的书单。只有根据不同的个体偏好或者是不同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选择合适的文本,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有效的实现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最后,引导学生阅读,开设英语文学选修课程,将文学与心理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发挥阅读成长文学的积极作用,要根据个体的不同心理状况和生理状态积极制定阅读计划。只有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在最佳的生理状态下进行阅读,才能保证成长文学阅读疗法的最佳效果。

3.结合自媒体资源,积极发挥成长小说的心理干预作用

现阶段,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数高校已建立心理咨询诊所,免费为大学生进行心理诊治。然而,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由于社会地位与社交距离因素及过于专业性的建议致使学生对心理诊所有着心理顾虑,沟通无法有效进行,个体针对性不强。图书馆是高校的文化聚集地,其优雅的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及丰富的藏书,是理想的成长文学阅读治疗的场所。高校应在图书馆专门开辟一个成长文学阅读角,在这里,有丰富的成长小说书籍,更有专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教师。甚至还可以开设一些自媒体平台,创建微信公众号或者开发相关软件APP,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使成长阅读疗法的干预效果更完整、更专业、更便捷、更人性化。

因此,想要让成长文学疗法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必须整合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资源,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作用。

五、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和教育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英语成长小说阅读疗法,彰显人本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并以其有效性和方便性的特征和优势,在现代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手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建构的英语成长文学阅读模式在大学生中具有很强操作性和实用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调节、引导和改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是由于资料的有限性,使英语成长小说作为阅读疗法素材在实施过程中参与者的配合度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完善,需要今后进一步进行研究、探讨和分析。

[1] 叶舒宪.文学与治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87.

[2] 王波.阅读疗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3] 程渝.休学退学大学生50%有心理障碍或疾病[E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2/1011/c1053-19226147.html,2012-10-11/2018-3-20.

[4] 陈斌.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现状及社会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 ,2013(4):15-16.

[5] 芮渝萍.美国文学中的成长小说[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27-30.

[6] 徐胜男.英语文学课程应用阅读疗法防治青少年心理疾病的理论构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5):141-144.

[7] 芮渝萍,范谊.成长在两个世界之间——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研究概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9):190-192.

[8] 杨丽萍. 文学作品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 ,2017(2):251-252.

[9] 刘文,唐旭.成长小说:传统与影响[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3):143-144.

猜你喜欢
疗法心理健康文学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