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畔,馨香满园。奔腾不息的松花江带给这座城市的不只有秀丽的景色,还赋予了这片黑土地上的人们创新、拼搏、奋斗不止的品质与情怀。立足于哈尔滨市城市文化标志——紫丁香与冰花,借鉴整合为哈尔滨市实验学校的文化象征。两种人间臻品,在碰撞与交融中,实现了从冬的藏蕴到春的绽放的美丽跨越,代表着一种刚柔兼济的坚毅品格和优雅气息。从这一文化出发,提出了“丰实生命,创验未来”的办学思想,旨在以丰实师生的生命为价值取向,培养实验人优雅的气质和坚毅的品格,从而创验学校的未来和学生生命成长的未来。校训“明德 亲民 至善”出自《大学》,是对学校人文精神的高度提炼。如果说办学思想是一面旗帜,那么“紫冰花”就像旗帜上的文化图腾,以一种具有灵魂的文化意象体现了实验学校对教育的高品质追求、对育人的深层次思索。在“丰实生命 创验未来”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办学实践,必将摆脱狭隘的功利主义的眼光,用一种既尊重又开阔的眼光看待每个生命个体,以平等的态度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存在与权力,不论是“冰花”还是“丁香花”都将在这里以新的生命姿态——“紫冰花”——诗意地栖居与绽放。“紫冰花文化”的诞生让学校的办学思想饱含了生命力,让办学思想和实践,在理性的哲思中绽放出浪漫主义色彩。
植根于丰沃的文化土壤中,实验学校紧跟国家开放的脚步,不断思考未来教育的走向。“作为书写历史、开创未来的实验人,我们要创一份厚重的家业,不仅建设大楼,还要引领学生成长,促进教师发展,更要打造实验精神特质,要把它作为基因符号传承给无数实验人。”王媛校长的一席话,是对学校文化建设历程与成果的总结,体现了学校向教育本源的回归,也是学校迎接未来挑战的动力所在。实验学校以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不断创新,先试先行,用最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师生的成长插上了“翅膀”,同时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哺育学生健康成长。
>>紫冰花文化全景图
作为书写历史、开创未来的实验人,我们要创一份厚重的家业,不仅建设大楼,还要引领学生成长,促进教师发展,更要打造实验精神特质,要把它作为基因符号传承给无数实验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实验学校校长 王媛
“紫冰花课程”以“培育核心素养,实现育人目标”为课程目标,让课程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成为“多元文化下的智慧生命教育”实施的载体。“紫冰花课程”的理念是“集大成,育智慧”,就是把人类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优秀文化成果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开阔文化视野,积淀文化底蕴。“紫冰花”课程体系是分层与分类相结合,首先在分层上分为培元课程、鉴赏课程和创意课程三种课程形态。培元课程定位于基础类,使学生在认知中浸润生命底色;鉴赏课程定位于体验类,使学生在感悟中“发掘生命潜质”;创意课程定位于拓展类,使学生在实践中“激发生命活力”。其次在分类上,将多元文化按照古今、中西、内外的脉络划分为六大课程领域,即传统美德、现代生活、中华文化、世界文明、自我认知和社会实践。学校紧扣时代的脉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紫冰花课程体系,引一脉源源不断的活水,为紫冰花课程注入活力,让学生在体味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
经纬中华情课程——畅游名迹扬文化。鉴赏课程下的经纬中华情课程把“以世界为课堂,以天下为己任”作为理念,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课程包括对中华十大古都和有特殊意义的主题城市进行研学。学校选派各学科教师,每学期定一个主题城市,教师结合主题城市的特点利用假期进行资料的搜集、整合。课堂上不同学科的教师精彩地讲解主题城市的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等,在假期,学生会进行研学体验活动,亲身感受城市文化。孩子们到西安游古迹,赏皮影,品秦腔;成都研学,学生了解了《川剧变脸文化》《四川民歌文化》,并走进杜甫草堂;在台湾,睹国宝,赏美景,感民风。“紫冰花”少年的精神特质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起来。
国学通识课程——品味经典塑特质。国学是传统文化的智慧凝结,是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实验学校旨在通过有效的国学教育,使经典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根植于孩子的心灵之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实验学校与北京崇贤馆共同开发了为实验学子量身打造的《国学通识》教材,选聘国学负责人,按照诗教、经典、汉字、史学、实修五大板块,带领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国学通识课程集圣贤思想之大成,是开展“智慧生命教育”的课程。基于不同年段学生对国学知识有不同的接受力、理解力与成长需求,学校打破学科和年级限制,设置了有层次、有梯度、有差异的国学通识课程框架与结构,为学生量身打造充满个性的课程。
“国学通识”课程的实修部分,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感受国学魅力,在哈尔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现场会上 ,对“国学通识”课程实修部分《我的第一本线装书》一课进行了展示。哈尔滨市教研院初中教研部主任郭岗田和北京崇贤馆馆长李克对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呼吁全市各中小学都应该向哈尔滨市实验学校一样从课程、教材、评价等各个维度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十一讲课程—— 诠释要义懂真谛。《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性。实验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设置了课程框架与结构,低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比较低,就侧重诵读,从而培养学习《大学》的兴趣,高年级则更注重创造性的理解。学校开设“《大学》十一讲”校本课程,聘请语文功底深厚,对国学教育拥有满腔热情的实力教师担任主讲。课程负责人带领老师针对《大学》教材和崇贤馆专家开发的《四家注大学》以及授课的内容、形式、教学模式等进行细致地交流、研讨、论证,从而制定课程的可行性实施方案。任教老师还在上课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撰写教育随笔,为校本教材的进一步修订奠定基础。老师与学生一起分享《大学》的要义,短短的十一讲,不足以阐释《大学》的真谛,但是每一位实验学子在岁月的流逝和阅历的增加中,能够沐浴着《大学》的智慧之光,品味到《大学》的典雅芬芳,让每一位紫冰花少年能够实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目标,而优秀传统文化终将融化在紫冰花少年的血液里,熔铸在紫冰花少年的脊梁中。
>>“大学十一讲”校本课程启动仪式
经典诵读课程——诵读经典润心灵。璀璨的中华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它是实验学校“文以化之,以文化之”的厚重文化载体。润泽学生心灵,培养儒雅气质,提高学生对祖国璀璨文化的欣赏能力,加深对祖国的浓厚情感。实验学校聘请语文专家,与语文教研组共同设计方案,在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经典课文、中高考必背的诗文中选取适合一年级到九年级学生诵读的经典诗文,让不同的经典诗文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需求,让他们“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让每一个阶段的紫冰花都能够在不同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方式方法的灵活多变上体味到经典的魅力。
在诵读中欣赏,在诵读中成长。清晨,你会听到孩子们用天籁般的童音吟诵先秦诸子的经典文章,这些国学经典像道道清流直入人心,陶冶、提升着孩子们的精神境界。经典的浸润使“紫冰花”少年气质非凡,儒雅从容。“但愿人长久——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一二年级的孩子们与诗词相约,谱写实验乐章,实验的独特基因符号在紫冰花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读圣贤之书,成厚德之人。在传承中固本,在创新中守成。实验学校的经典诵读课程与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丰富的人生际遇,感受到了多样的人生之美,在学生心底播下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种子。
六大书院支撑助力。科学的治理体系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机制支撑。为此,学校按照“紫冰花课程”的六大课程领域,成立了六大书院,力图基于育人模式、办学特色与办学品质,对教师资源、学校资源、教育资源、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六大书院一方面开展培元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强化语数外基础,通过科学综合、人文综合、艺术综合和健康综合的学科建设思路,打破学科界限,拓宽学生学科视野;另一方面通过对鉴赏课程和创意课程从梳理、诊断、研究、开发、实施、到评价等环节的不断改进、提升的闭环管理模式,对课程内容的个性化、教育性与品质感进行全面的梳理,对课程资源的特色化、时代性和影响力进行全面地整合。
锻造团队提供支持。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要成为“泉涌的潭水”,只有如此才能“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这样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是敏行于教、知行合一。实验学校建立健全机制,确保教师培训服务到位,对教师进行定期的专项系统化培训,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采取实体课程面授与网络课程议课相结合的形式,邀请国学大师来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进一步夯实教师的国学基础,同时网络课程的推出,使得勤学、善学的教师在闲暇之余也能浸润在国学的文化内涵中。学校选派优秀教师赴北京全国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学习,把好的经验做法带回推广,从而有效地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教师在教学中贯彻理念,研究专业,注重实践,抓好环节,重视细节,增强实效。
随着课程的逐步完善,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刘翠和姜姗两位老师成为第五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研修班学员,并受邀为全国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教师研修班做讲座;王佳玥老师先后为松北区、巴彦县的学校送教国学通识课;刘元梅、肖海娟、丁浩然等教师打造了精品视频公开课;校内多位教师被评为三大课程的优秀教师。
创设氛围润泽无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道德、情操、气质等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陶冶、熏陶、耳濡目染而来的。因此,实验学校有意识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整体校园环境创设上,力求让一石一亭、一碑一堂、一树一藤都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德贤学馆”国学教室为学生学习特色国学课程创造了学习环境,为学生品读国学经典创设了学习氛围,让经典融入“紫冰花”少年的血脉,让文化浸润谦谦小君子的心灵;“品墨艺轩”书法教室,为学生搭建了艺术才情发展的新空间,使他们传承中华文化之瑰宝,品读中华文字之风采,弘扬千年书法之文化;“天书棚”展区展示了“汉字”作为语言“符号”的发展历程;文化长廊陈列了20位古代先贤的智慧与思想,并从中提炼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价值体系,力求通过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育人氛围提升价值观,提振民族精神。
多元评价激发动力。学校详细制定了涵盖激励教师成长和学生参与课程的评价体系作为实施保障。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学校强调不唯分数作为学生评价性标准,不强调终结性评价,更尊重学生生命发展轨迹,重视过程性、生成性和激励性评价,从而全面地设定评价指标。实验学校更多地是为学生搭建实践展示的平台,让孩子们通过行动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浸润心灵,提升素养。评价的方式有学习反馈单、特色作业、活动展示、学习感言、家长感言等,真正贴合了素质教育,给予了孩子极大的自主发展权,是真正以孩子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教师授课的评价体系中,学校更注重教师的参与度,融入对新思想新理念的评价,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谈到教学感受,语文教师关琦说:“经典诵读时时唤起自己创造的灵性,奏响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不时地变换多种形式与学生共同诵读,从多角度去品味诗文,也增强了我的文学底蕴,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情操与文化品位。”新型的评价手段,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成为一个个充满智慧的“点灯人”。
实验学校的国学通识课堂教学曾多次被哈尔滨电视台报道;多次向市、区内学校展示。在哈尔滨市“美德少年”暨第二届未成年人中华好诗词诵读大赛颁奖典礼上,学生用“八佾之舞”向中国传统礼仪致敬,得到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赞誉。被授予“中国文化书院基地学校”“哈尔滨市社科普及基地”“全国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王媛校长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校长发展论坛分享学校办学特色,被评为“中国好校长”。2018年1月21日,34名紫冰花宝贝在青岛即墨博兰斯勒大剧院,参加了2018“家国迎新·第二届国学春晚”的节目录制,与著名歌唱家李丹阳老师同台表演了情境歌舞《中华书法》,他们用生动的表演诠释了中华书法的无穷魅力,凸现了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这一主题。随着课程的不断开展和市区校各项活动的展示,紫冰花少年都在向谦谦小君子的目标迈进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用一句话凝练了大成之学所应具有的精神与品质,而这种精神与品质,正是哈尔滨实验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汇聚而来的精神价值追求。在这里,他们用简单朴素的行为塑造美好心灵,传播爱与善良,培育孩子们的光明秉性;用创新发展的时代品格打开孩子们的探索与创造之门,让他们日进以新,不断地求索与创新;用追求至善至美的“工匠精神”为孩子们树立光辉榜样,砥砺他们严以律己,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与完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成就了实验人的文化基因与高贵信仰,必将世代相传,绵延不息。
>>学校被授予“全国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
>>哈尔滨市首届未成年人中华好诗词诵读大赛颁奖晚会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