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莉
【关键词】 语文教学;世界名著;故事梗概;主题;艺术手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2—0102—01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伟大名字,他们创作了不朽的作品,千百年来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世界文学名著,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的生活主题、不朽的艺术形象和高妙的艺术手法流传千古。名著的教学,内容既包括中国古典名著,也包括外国名家名篇,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眼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一、故事梗概
对于名著,一般倡导读整本的书,至少要浏览一遍,了解全书概况,但洋洋几十万字如何抓住纲要?那就是把主要内容浓缩成梗概。几百字的梗概短小精悍,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高度概括了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基本情节脉络清晰,传达的内容准确简要,读来引人入胜。如,《三国演义》可分为三大部分,群雄逐鹿、赤壁鼎立和三国归晋。《鲁滨孙漂流记》紧扣一个“险”字共写了五部分内容:遇险上岛、建房定居、畜牧种植、救助野人、回到英国。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故事梗概,也可让学生先读别人推介的梗概。
二、大师名篇
如果说故事梗概是长镜头的话,那么大家名篇就是蒙太奇特写。本着加厚学生人文底蕴和艺术素养的目的,教学中应做到两点:一是牢记作家国别与代表作品,熟知文学常识;二是必读名篇,树立精品意识,使学生人文素养品位提升。教学中让学生知道世界文豪的代表作,姓名与国别必须记清,切忌张冠李戴。教学《史记》《红楼梦》时,列出十大名篇菜单以供选择。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作家推荐篇目是:法国莫泊桑的《项链》、美国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和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名篇犹如一个三棱镜折射着著作的风貌,在一个横断面上浓缩了艺术的精华,教师教学时应下足功夫,使学生充分领略名著艺术特色,品味其内涵。
三、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名著中最亮丽的风景,主人公的不朽光辉穿越了时空,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教师教学时应让学生多角度理解人物,特别是要亲近其内心世界。为了让学生对形象有立体的把握,应注重以下方面:①性格特征②典型外貌③个性语言④象征神态⑤代表寓意。如,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能人形象,他斩妖除魔,不畏艰险,神通广大,是赢得世界声誉的中国想象力的代表,通篇几乎都有他的身影,那么抓住“大闹天空”“三打白骨精”等精彩片段来重点凸显他的特征,使他的形象高大丰满起来。在与不同人物形象的交流中,学生渐渐会找到自己喜欢或厌恶的人物,丰富人生体验,找寻精神友伴。
四、人生主题
一部名著真正不朽是它提出来或解答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问题。因为这宝贵的一点,读者与主人公产生共鸣,关注他的命运,这些难题是人生必然遇到的,而作品又给出了正面或反面的答案,这正是作品的思想精髓所在。如,《鲁滨孙漂流记》谈在逆境中学会生存,《一生》讲人生态度,《静静的顿河》提及在矛盾中没有中间道路可走的选择,《复活》涉及人性道德,《老人与海》诉说硬汉不会被打败。为了将主旨引向深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启发学生思考作品带给自己的人生启迪是什么;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累名人名言。如,读了《老人与海》,要记住:“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五、艺术手法
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为何经久不衰?是因为作家的倾情创造,呕心沥血,在作品的每一个字中注入了美的元素,使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这些最终形成了他们独特的风格,展观出个人的才华,这也是不同作家带给读者不一样的艺术享受。在世界名著的教学中,不是倡导读得越多越好,而是越有代表性越好。每国读一部大师代表作即可。如,列夫·托尔斯泰就是俄国的一面镜子,从《复活》中你完全可以领略他的艺术风格。还如《红与黑》的内心独白手法,《飞鸟集》中小诗的灵感捕捉,《吉檀迦利》的歌颂形式,《哈姆雷特》的矛盾冲突展现,《高老头》典型的环境描绘,《浮士德》中诗歌、剧本结合的叙事方式正是它无可逾越的高峰。学生多读名著,人文素养自然就会提升。
总之,世界文学名著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底蕴最为丰厚的内容之一。师生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既承载着人类文明最精华的部分,继承着文学中最优雅的文化,又潤泽着人类心灵最美的地方,丰富着人生中最核心的价值,使文学素养提升的同时改变着人生的厚度。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