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华
摘要:当前,农业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着科研立项与经费管理不协调,科研预算与实际执行不匹配、信息化建设与经费管理脱节的诸多弊端,加强监督管理已经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创新经费预算编制、真正利用信息技术成果以实现经费的信息化系统管理等措施,强化了农业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力度,为增强我国农业科研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经济保障。
关键词:科研经费 监督管理 轉项拨款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求和加强现代化农业的全新规划,国家针对农业科研专项项目逐年增多,对于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也在逐年追加。在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和基层农业合作社,农业科研经费对各单位的科研都发挥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农业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科研立项与经费管理不协调
随着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不断开展,我国在农业科研经费上的投入也在逐年追加。农业科研经费的来源也在不断拓展:有国家农业部的专项研究经费,有省级财务或者主管单位直接安排的专项科研经费,有地方科研院所、各农业院校等教育部门的教学科研专项经费,有地方根据自身农业发展特色开展的科研合作投入的经费,有通过国际合作获取的国外资助资金。但是,具体落实到这些农业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主体,则长期不明确,造成具体监管责任不到位,不同渠道的农业科研经费需要划分不同的管理主体和审计监督等具体要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农业科研各级部门和科研主体往往更强调项目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而将经费管理推向财务部门,不能向财务部门汇报完整的科研项目资料和经费支出详情。
(二)科研预算与实际执行不匹配
在农业科研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和基层农业合作社,科研人员普遍存在着轻预算、重立项的现象,这一方面与科研人员大多是技术人员出身有关,而更多的是科研预算与实际执行不匹配的状况。首先,很多科研人员不能充分了解科研预算的科学作用,他们认为预算方案就是制度要求或者财务需求,往往在制定预算编制时粗略统计,只有到科研项目开支经费时,才发现预算编制欠缺考虑。其次,科研项目的选题和预算编制大多由项目课题负责人主导,课题负责人的权威性和排他性导致科研预算编制成了“一言堂”的局面,很多课题负责人对于预算管理制度不清楚,不熟悉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方法,导致科研预算的编制欠缺科学性,考虑欠缺周全,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困难重重。
二、农业科研经费管理的实践措施
(一)完善监督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程序
在农业科研经费监督管理体系中,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是核心要素。我国现行的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专项经费管理方法众多,它体现了国家对于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视和经费管理的复杂性。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需要财务部门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出统一的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同一类科研项目的立项、预算、执行和验收的经费管理要素,避免制度的漏洞导致的各种经费管理混乱。其次,农业科研经费应该仔细划分经费收入支出情况,财务部门应该与项目主管负责人和项目小组密切配合,严格根据项目主管部门的经费申请、分配和支出来做财务管理,牢牢掌握科研经费的所有流向,规范会计核算程序,严厉打击科研经费被挪用的现象。
(二)创新经费预算编制,完善经费监督机制
在农业科研经费监督管理体系中,创新经费预算编制是立足之本。农业科研项目具有专业性强、技术环节众多和不可预见性突出的专业特色,从而决定了农业科研经费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开展经费预算编制时,需要加强统筹考虑和创新发展,财务部门和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制定农业科研项目的阶段性预算编制法,提高经费预算编制抵御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加强项目预算的目标化管理,有效完善经费监督机制,制定执行项目预算的评审机制,才能保证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从立项、预算、阶段考核到验收评定的各个环节都能落实到监督机制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兴国战略的逐步加深,对于科研经费的利用和监督也需要不断加强和优化。我们的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和基层农业合作社一定要和财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密切配合,积极面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不足,改变现行管理模式,更好的完成农业科研经费项目的核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