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雨
“颜氏一门尽风流”,祖父是清末圣约翰大学创始人,父亲是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伯父曾任民国总理、外交官,颜雅清的人生注定不寻常。
梦想的种子是12岁那年播下的。那时,她已跟随父亲在美国学习一年,回国后,在上海中西女塾就读。偶然的机会,她聆听了来中国表演飞行的美国女子史天孙的演讲,顿时深受鼓舞,立下了学习飞机驾驶的志向。
长期浸染在开明、进步的家庭氛围中,颜雅清发愤进取。1921年,她成为清华大学在全国录取的仅有的十名女生之一。因父亲去美国进修,要携家人同行,她不得不放弃清华大学,进入美国胡桃山中学。然而她很快发现,学校的专业与她的兴趣相去甚远,于是,她自作主张去了史密斯学院,成为该学院破例接收的文化交流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一年后,全家回国,恰逢美国耶鲁大学民间团体雅礼协会在长沙创办的雅礼大学开始招收女生,17岁的颜雅清顺利考入。很快,这个“打网球、骑马样样都行,又漂亮”的女学生,成为雅礼大学的一道风景,“在雅礼的生活史上另创一格”。
大学毕业后,颜雅清在上海医学院任英文教师,并遵父命嫁给耶鲁大学政治学博士、时任宋子文秘书的陈炳章。婚后,颜雅清热衷社会活动,身兼数职,在上海妇女界崭露头角。
两个孩子的出生、家庭的羁绊都不能阻止颜雅清内心的追求,可她的活泼热情让陈炳章感到疲惫,她不愿勉强,主动提出离婚。
1935年,伯父颜惠庆出任驻苏联大使,颜雅清随行。到苏联后,她很快掌握了俄语,熟悉了外交事宜,三个月后便转为外交部正式官员。在日内瓦第16次国际联盟会议上,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她发表演讲,提出“让全世界妇女享有半边天,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半边天”的言论,一时成为国际媒体的要闻。
在国际舞台,颜雅清游刃有余,参加英国国王的加冕典礼,觐见丹麦王妃,外交官做得风生水起。然而,心底那个飞行梦一直不曾放下,抗战爆发后,她放弃了显要的职位,决心“航空救国”。
1938年,颜雅清考入美国沙非尔飞行学校,除了学校所设的飞行课程,她还请求增设军事作战飞行课程。十个月后,她顺利拿到飞行执照。那时,她已经32岁。
战争愈演愈烈,国库告急,身在美国的颜雅清决定进行环美飞行募捐。每到一处,她都激情昂扬地发表演讲:“日本军国主义绝不会满足于只将远东作为其军事目标,其他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包括美国,有朝一日都不可避免会落入法西斯的铁蹄之下。”毛领短夹克、头盔、丝巾、风镜,秀丽的东方面孔,罕见的女子飞行,赢得了美国民众的掌声。颜雅清将筹得款项直接汇入国内。
一次飞行时,复杂的天气致使飞机坠落,颜雅清身受重伤。躺在病床上,面对各国记者的提问,她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我愿意慷慨赴死。”坠机事故帶来了意外的宣传效果,她的精神和勇气激发了更多美国人支持中国抗战事业。
1942年,应宋美龄之邀,颜雅清再次赴美,以民国政府外交人员身份参加了一系列的世界和平会议,并全程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是《联合国人权宣言》的起草人之一。离开联合国后,52岁的她,申请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图书管理系读书,毕业后,在纽约一家图书馆做管理员。
1970年,颜雅清因心梗去世。在纽约芬克里夫陵墓,她的墓碑上,除了中英文名字,什么都没有提及。然而,她的功绩,不会被抹去,长空上的生命之舞,没有谢幕。
颜雅清(1905年-1970年),民国外交家,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