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李梦宇 张紫薇 谢 露
国家中心城市是全球城市化进程与国家政治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的产物,是国家生产力布局的中心与枢纽,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空间地域,是国际交往的门户,对所在区域具有广泛的辐射影响力。可见,与一般的中心城市相区别,国家中心城市在国家经济、区域布局和空间联系中具备国家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中心、区域开放门户等方面的功能或作用。从2010年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到2016年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我国已对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武汉、郑州、成都8个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定位。
表1 八大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一览表
通过对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梳理,得到国家中心城市主要具备以下共性特征:
一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国家中心城市一般具有强大的经济增长能力,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集聚数量庞大的企业决策中心、管理控制中心,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各种资源的组织和流动,发挥强大的资源配置和管理决策功能,对区域乃至全国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国家中心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以国家首都或直辖市地位为核心要素的政治中心,发挥强大的行政配置职能。
二是国家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心。国家中心城市一般是以高端人才和高端知识为核心要素的创新中心,具有发达的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体系,是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新制度、新模式的策源地,是新兴产业及新兴业态发展的重要区域。因此,国家中心城市生产力高度发达,是国家生产力发展的主引擎。
三是国家主要经济区域和城市群的核心。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性的核心城市,具有中心引导作用,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的核心区域,是以所在城市区域或城市群合理分工、共同发展为核心的区域增长中心;通过有效组织区域间生产、交换和消费,协调经济活动,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
四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国家中心城市一般具有航空、铁路、公路一体化的立体交通体系,并以其内畅外通、辐射区域、通达全球的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枢纽,融入全球经济网络,集散有形商品和要素市场,配置虚拟市场资源和要素,成为全球城市网络节点,发挥国家或区域内外市场资源和要素交流的门户作用。
五是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领军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或区域对外交流合作、参与国际竞合的平台与载体,能代表国家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的经济贸易合作和政治文化交流。国家中心城市还具有集聚国际性机构或国际型组织的能力,为周边区域乃至全国加强国际联系提供便利。
为深入了解成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现实情况,本文将通过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8个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并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将成都市与国际城市进行比较分析。
基于前述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与功能特征,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动纲要(2016—2025年)》和《成都市未来五年发展目标研究》等为依据,按照指标的可测性和可获得性原则,本文最终确立了包括“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综合交通通信枢纽”6个一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等38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设置如下:
表2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8个国家中心城市2015年38项二级指标实际值进行综合测评,计算得出各城市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综合指数”和“经济指数”“科技指数”“金融指数”“文创指数”“对外交往指数”“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指数”6个分项指数,具体指数与城市排名见表3。
表3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综合指数、分项指数及其排名
1.总体建设水平比较
如表3所示,根据综合指数及其排名情况,我国8个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梯队:上海、北京凭借其优越的基础条件和全方位优势,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水平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位居第一梯队,成为短期内不可撼动的“领头羊”,综合指数达到14.0以上,比8个城市的平均水平高出5.0以上;广州、天津、成都、重庆、武汉为第二梯队,其中,广州作为“排头兵”,综合指数达到9.3,天津、成都、重庆、武汉则均在5-7之间;郑州为第三梯队,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综合指数仅为3.7,低于8个城市平均水平4.7。总体来看,成都在国家中心城市体系中处于第二梯队,与京沪差距明显,与广州存在一定差距,与天津、重庆、武汉发展水平较为接近,相比郑州具有较大的优势。
2.经济中心功能比较
成都“经济中心”地位还需进一步凸显,经济规模和质量相对偏低。“经济中心”建设水平居第三梯队首位,排在8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第6位,与京沪第一梯队差距较大;与第二梯队的广州、天津、重庆存在一定差距,但仍在追赶范围之内;优于第三梯队的郑州。从具体指标来看,成都GDP、人均GDP、GDP占全国比重、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在8个城市中排第6-7位,是成都经济中心指数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排在第5位,与天津和重庆差距较大,但与北京、武汉水平相当,优于广州、上海、郑州。
3.科技中心功能比较
成都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较好的发展基础。“科技中心”建设水平处于第二梯队中游位置,在8个城市中排第5位,虽然远低于京沪第一梯队,但与第二梯队中领先成都的天津、广州相比差距较小,与第三梯队的重庆、郑州相比还具有一定的优势。从具体指标来看,成都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重在8个城市中排3位,仅次于北京、上海;每万人有效发明拥有量也排在第4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仅次于北京、上海、武汉,与天津相当;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则处于中等水平,与天津相当,优于重庆、武汉、郑州;科技进步贡献率、高等院校数量则相对较低,均排在第6位。
4.金融中心功能比较
成都“金融中心”建设具有比较优势,“金融中心”建设水平处于第二梯队靠前位置,居8个城市中的第4位,较第一梯队的上海、北京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第二梯队中仅次于广州,与重庆、天津水平相当;与第三梯队的武汉、郑州相比优势较为明显。从具体指标来看,成都市金融机构存款规模占全国比重、保费收入处于居中靠前水平,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全国比重、累计证券交易额则处于中等水平,均排在8个城市中的第5位,与广州、天津、重庆较为接近;金融机构数、金融业增加值、上市公司数及“新三板”企业挂牌数则相对落后,排在第6位及以后。
5.文创中心功能比较
成都文创资源优势较为明显,“文创中心”建设水平处于第一梯队中游位置,在8个城市中位居第3,与第一梯队的城市相比,较北京尚存较大差距,较广州差距相对较小;而与第二梯队及第三梯队的城市相比,则保持了一定的领先优势。从具体指标来看,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低于北京、广州8.1、0.1个百分点,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为北京、广州的56.2%,而人均阅读量为北京、广州的62.5%、77.8%。
6.对外交往中心功能比较
成都“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尚未全面激活,国际门户地位需进一步加强,“对外交往中心”建设水平处于第二梯队的靠后位置,在8个城市中位居第6,与第一梯队的北京、上海差距较大;与第二梯队的广州、天津、重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较第三梯队的郑州优势较为明显。从具体指标来看,成都进出口总额、境外游客入境数在8个城市中分列倒数第2、倒数第3位,是拉低对外交往指数的主要因素,其中,进出口总额不足北京、上海的13%,境外游客入境人数仅优于武汉、郑州,不及广州、上海的29%。
7.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比较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功能相对突出、铁路枢纽功能较为滞后,“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建设水平处于第二梯队的中游位置,在8个城市中位居第5,与第一梯队的上海、广州、北京差距较大,与第二梯队的武汉差距相对较小,较重庆、天津、郑州保持了一定的优势。从具体指标来看,成都在高速公路路网密度、高快速铁路线网密度方面仅排在8个城市的倒数2、3位次,与上海、广州差距明显,与武汉、北京差距较小;国际(地区)航线及航空货邮吞吐量、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互联网出口带宽则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8个城市中仅落后于北京、上海。
通过综合分析城市等级、功能、定位、区位等,本文在34个国际城市中筛选出芝加哥、慕尼黑、米兰三个与成都类似的城市,并将其与成都开展对比分析。基于4个城市经济总量、人均GDP、研发机构数量、专利数量、金融机构数量等代表性指标的对比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
1.经济中心功能比较
成都市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016年成都市GDP低于3个国际城市,且与芝加哥差距较大;人均GDP仅相当于芝加哥和慕尼黑的1/5左右、米兰的1/3;此外,在产业高端化、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方面成都市也与3个国际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2.科技中心功能比较
成都市创新能力和创新转化能力均有待增强。对比来看,成都高等院校和实验室数量较少,质量较低,缺乏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与芝加哥、慕尼黑、米兰差距较大;同时,成都企业研发中心数量较少,企业科研经费投入总量及占比、专利授权数也远低于国际城市平均水平,大量科研成果仍沉淀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3.金融中心功能比较
成都金融中心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成都金融机构实力虽然能够在国内中西部地区排名前列,但是与芝加哥、慕尼黑、米兰等国际城市相比,金融机构市场份额较小、产值较低,金融资源优势未充分形成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新业态发育不足,运用资本市场的方式单一;同时,金融总部机构数量较少,对全球知名总部机构的吸引力还不强。
4.文创中心功能比较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活力有待激发。对比来看,成都文化产业还处于培育发展期,文化和艺术企业数、文化产业产值均远远低于米兰和芝加哥,且缺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文化产业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也较低;此外,成都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质量与数量均较国际城市相差甚远。
5.对外交往中心功能比较
成都国际门户地位需进一步加强。在对国际往来合作方面,成都常驻外籍人士比重不到1%,与芝加哥、慕尼黑、米兰10%-20%的比重相差甚远;从国际机构和企业来看,成都国际合作交流机构聚集能力较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机构、跨国公司远不及芝加哥、慕尼黑、米兰,城市影响力和话语权仍然较弱。
6.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比较
成都市航空客运能力较强,但航空货运能力较弱,铁路和通信枢纽功能也相对不足。2015年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224万人次,高于慕尼黑国际机场和米兰马尔本萨机场,但货邮吞吐量仅为55.7万吨,远低于其他国际机场;同时,由于货源腹地有限,成都铁路货运班列开行路线少,缺乏大运力外运通道,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有限;此外,成都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远落后于国际城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相关规划落后芝加哥5年以上。
面对新的城市定位和国家使命,结合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现实情况,本文从强化门户职能、坚持高端引领、深化创新驱动、聚力文化创新四个方面,提出增强成都“五中心一枢纽”功能的具体路径。
以航空、铁路建设为重点,提升全球通达性,加快推进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和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提升,依托“一带一路”提升“蓉欧快铁”“中亚班列”双黄金通道功能作用、链接泛亚铁路;依托市域内外交通优化,扩大辐射带动范围,加快市域快速交通网络建设;以基础网络升级为重点,提升信息通道和信息集散能力,持续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联点扩容,加快推进国家下一代互联网城市建设;以广聚全球资源为目的,提升对外交往水平,争取设立更多驻蓉领事机构、商务代表处和国际组织分支机构,加强与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推动“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转变,建设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构建“3+N”工业空间布局体系;推动“成都服务”核心功能发展,建设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加快建设运筹决策中心、国际物流枢纽、国际购物天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推动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健全多层次、多元化和功能齐全的金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自贸区金融,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惠普金融,创新发展科技金融,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深化区域分工协作,推进国家级城市群建设,着力发挥成都“首位城市”带动作用,全面推进泛成都经济区差异化合作,积极探索省域开放合作新模式,积极参与多区域协同发展。
以一流科研院校汇聚新知识和新观念,构建部、校、市共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机制,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以国际级大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研发孵化,瞄准国际前沿科技领域,聚焦国家和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快建设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梯级大孵化体系,推动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与平台建设;瞄准国际化高端化,加速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着力吸引高层次、创新型和高技能人才,本土培育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率先开展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引领人才管理改革。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按照“文化+”理念,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务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广泛影响力的一流传媒集团;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生活,营造现代都市文化氛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打造凸显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知名度,着力构建规模化、系列化、多层次的文化活动品牌体系;塑造开放包容的城市人文精神,增强城市文化感召力,涵养和谐包容、开拓创新的城市精神内核,形成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氛围。
[1]田美玲,刘嗣明,朱媛媛.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4(9):37-39.
[2]王凯,徐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和布局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2(3):10-15.
[3]彭丽敏.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思考——以城市功能和国家战略的动态耦合为线索[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4-22.
[4]田美玲,刘嗣明,寇圆圆.国家中心城市职能评价及竞争力的时空演变[J].城市研究,2013(11):89-95.
[5]杨姝琴.广州增强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力研究[J].城市观察,2014(6):166-177.
[6]贺正楚,王姣.基于对比的长沙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7(4):108-115.
[7]李春香.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比较与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1(17):14-17.
[8]李林.国家中心城市功能选择与实施路径[J].城市,2011(10):17-21.
[9]刘长辉,姜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方略”[J].北京规划建设,2017(01):21-24.
[10]宋思曼.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