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升
(西安交通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49)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先秦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发扬者,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好为人师,热爱教育事业,基于教学实践经验,形成教育思想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已有学者多关注于先秦儒家的治国思想和廉政思想等[1-2],本文围绕教育的基本功能、教育的多重价值、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求学之道,探析孟子教育思想之精义,以期酌古斟今,启迪现代教育。
在孟子“民本仁政”思想中,“仁德”占据着核心地位。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仁德”,但只是一种萌芽、端倪。“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还认为“性善”是人的天赋资质,是形成“仁德”的先天素质。“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孟子·告子上》)但是人先天固有的“仁德”并不必然促成“仁政德治”,后天的“仁德”则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维系。概括而言,“仁政”离不开“仁德”,“仁德”离不开教育;培养“仁德”,恢复“善性”是孟子理解的教育的基本功能。
基于“四端说”“性善论”及培养“仁德”的教育功能,孟子还阐释了教育的多重价值。
1.个人层面
在孟子看来,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使“人”有别于“禽兽”。“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善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是人有别于“禽兽”的根本特征。然而,人性之“善”会被欲望之“恶”逐渐蛀蚀、吞噬。因此,唯有通过教育,方能使人恢复“人性”,消除“兽性”。第二,教育使“贤”有别于“不肖”。孟子认为“贤”和“不肖”的区别在于能否扩充其先天固有的“善性”。“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孟子·公孙丑上》)可见,教育是扩充人的善良本性的基本手段。如果没有“中”和“才”的教育、熏陶,那么“贤”与“不肖”的差别将微乎其微。
2.社会层面
教育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可概括为引人向善、助人成才,在社会层面的价值主要集中于使社会伦常秩序得以规范化。孟子认为“天下平”表现为社会伦常秩序的规范化,而教育可以使社会伦常秩序规范化。“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腾文公上》)孟子强调“人之有道”的关键是“明人伦”,而唯有“教之以人伦方能使之明人伦”。于是,“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腾文公上》)。最终,受教育者明白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际关系的处理准则,并能内化于心,规范行为。
3.国家层面
孟子将教育在国家层面的价值概括为使民心得以归服。孟子认为以力服人(霸道)和以德服人(王道)均可统一天下,但是,“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孟子·离娄下》)。他还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孟子·尽心上》)。其原因主要是“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由此可见,教育(善教)对于国家统治的价值非同小可。
1.言传身教,教之以德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可见,对于从政者,欲“正”人,须先“正”己。孟子曾强调道:“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尽心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孟子·公孙丑上》)“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孟子·尽心下》) 由此可见,不论是“从政”,还是“从教”,唯有“正己”,方可“正人”,“身教”重于“言教”。作为教师,必须端正自己,为人师表;若不能做学生的楷模,就做不到“上有好之,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腾文公上》)。
孟子认为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首先,培养学生养成道德习惯。“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 颜回之心能长期不离开仁德,说明其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其次,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责任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告知学生应有道德行为,切莫自取其辱。“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如果道德行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便要反问自己,而不能归咎于别人。再次,培养学生坚持道德信念。孟子“尚志”,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告子下》)。人只有树立了坚定的道德信念,才能抵制外来的恶劣影响。最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 人只有正确认识“仁”“义”道德的实质,才能坚定不移地去实行。
2.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为政》)孟子也主张教师应学会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注重循序渐进,反对知识灌输。“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亄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教师应该通过讲道理来启发诱导学生,使之主动努力地学习;正如巨匠不因为迁就拙劣工人而改变或废弃规矩,高明的射手不因为迁就拙劣的射者而改变拉弓的标准,教师也不能因为学生才智拙劣而降低教学要求、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
孟子还用宋人“揠苗助长”的故事来告诫人们做事应该循序渐进,切莫急于求成,凡事欲速则不达。“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教师讲授知识要循序渐进,应该像奔涌的泉水一样,注意所授知识的连续性,注意知识点之间的串联与衔接,直到学生领会和吸收。
3.因材施教,不屑教诲
孟子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首位提出并讨论教学方法的教育家。他根据孔子的教学实践,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归纳出五种因材施教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还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己矣。”(《孟子·告子下》)孟子认为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应根据实际灵活运用。对于不动脑筋、懒于思考者,不应去教诲,应让他自己去思考。孟子还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而不应一味说教。因为任何人只要肯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自恃,长于自觉,“皆可为尧舜”(《孟子·告子上》),其关键在于“为”,在于实际躬行,而非坐而论道。
1.学问之道,求其放心
孟子认为恢复和培养人的“善性”既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孟子·告子上》)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只是一种“善端”,而不会必然地外显为善言善行;人的贤与不肖、智与愚的区分在于能否存养、启发、扩充这种先天的“善端”。因此,一个人自我修养所要实现的就是不断寻求失去的善心,“存其心,养其性”(《孟子·尽心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矣。”(《孟子·告子上》)
2.欲其自得,反求诸己
孟子曾指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一个人“欲其自得”,加深造诣,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由浅入深,积少成多,方能灵活运用,左右逢源。孟子同时指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一个人应该学会自我批评,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反省,而不可怨天尤人。
3.立志养气,学思结合
孟子认为,欲“自求”“自得”,须“尚志”“持志”,树立信心,确立方向;欲求自得,还须“养气”,养“浩然正气”,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孟子还强调,智慧无论高下,内容无论难易,都要有集中精力、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自教自养的态度。“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人要有所作为,像是在挖井,挖了六七丈深,没挖到泉水半途而废,就是一口废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受该思想影响,孟子主张学生应该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学思结合。“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他强调解说《诗经》词句要伺机思考,以探索作者的原意,不可拘泥于词句而误解诗人的本意。读书固然必要,但是不可死读,不能人云亦云,应求理解,学以致用。
4.以博反约,融会贯通
孟子认为:“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意思是通过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最终定能来到可以简要述说大意的地步,即“以博反约”。它的着眼点在于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思其类”。这要求学生应该善于理性思考,应该注重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的训练。
孟子还告诫学生,学习应该融会贯通,以行大义,而非机械主义、教条主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城》取二三策而已矣。”(《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读任何书籍都要勤于动脑,善于思索,敢于怀疑;儒家经典《诗经·武城篇》关于武王伐纣的记载不符实际,所以不能全信。
儒家“仁学”思想强调“仁政、德治、民本、王道”,对于现代国家与社会治理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作为儒家“仁学”思想的重要代表,孟子“仁学”思想中渗透着“人有善端、人性本善”理念;基于“人性观”所阐发的教育观指出,虽然人性本善,但需后天通过教育来培养“仁德”,进而恢复并维系“善端”。这对于现代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无论是“人心不古”,抑或是“世风日下”,其所评判的社会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教育忽视“善教”不无关系。所谓“善教”,实乃“教之以善,教之为善”,“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然而,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现代教育与“善教”渐行渐远,维系“善端”便无从谈起。因此,深刻反思现代教育的功能,重新定位现代教育的目标,是我国教育改革应有之义。
此外,孟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功能的理解对于从教者和求学者也有重要启示。具体而言,现代社会中,从教者尤其应该教会学生“与人为善”,既要善待自己,又要善待他人,还要善待自然;求学者则要学会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善”,使内心里保有“善”,言行中践行“善”,进而使家庭更加幸福,社会更为和谐。
孟子教育思想中阐释了教育对于个人的价值,强调了教育对个人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有助于人消除“兽性”,找回并保存散失的“善性”,恢复“人性”,有利于人的初始社会化,又有助于人摆脱平庸,扩充和发扬天赋的“善端”,成为“贤能”,进而有利于人的高阶社会化。这对于现代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一方面,每个人应该意识到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应重视教育,接受教育,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得以充分发展。另一方面,从教者应该认识到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的非凡价值,应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通过辛勤的耕耘,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
关于教育的社会价值或意义,孟子也颇有见地。他意识到了社会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秩序维系的重要作用,并主张通过教育来使人们懂得并学会如何处理社会人际关系,从而使社会伦常秩序井然,天下得以太平。孟子还肯定了伦理道德对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稳定和推动意义,这促进了中国伦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此,现代教育应该继承和发扬孟子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重视社会人际关系教育,以促进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毋庸置疑,在教育的社会价值或意义方面,孟子的思想主张有其时代局限性。他将社会人际关系归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关系,忽略了社会关系的多元化;他认为父子应有亲,君臣应有义,夫妇应有别,长幼应有序,朋友应有信,忽略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并带有“上下尊卑”的封建主义色彩。同时,他把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确定为培养“明人伦”的人,于是有贬低和排斥自然科学知识之嫌,并可能造成对自然科学发展的漠视和压抑,引发对劳动的轻慢和对劳动人民的藐视。对此,现代教育应该加以否定和抛弃。
孟子主张“以民为本”“以善养人”“仁政德治”“政教合一”,认为“善政不如善教”,倡导“以善教得民心”,这对于现代教育及国家统治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所谓“以善养人”,亦即用善良的品德熏陶、教养、改造人,它可以作为现代教育的思想原则。所谓“政教合一”,是指政治和教育的有机统一,它反映出政治离不开教育,教育服务于政治,二者统一于“民本”。这很好呼应了党和国家“教育为本”“执政为民”的教育思想和政治主张,体现了其对于现代教育及国家治理的历史价值。研究认为,“政教合一”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了现代大学制度理念的塑建和培育,使近代高等教育始终具有民族文化的个性内核[3]。
孟子教育思想中关于为师者的地位作用和为师者的品德素养均有详细的阐述,认为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们成为贤能,德性优、品性良是对为师者的基本要求。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道德沦丧现象接踵而至[4],道德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道德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教者的思想道德品质、涵养修为及其道德教育认知和道德教育内容。因此,从教者欲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必须修德性、养品性,以高尚的德性感染人,以优秀的品性教化人,从而达到“己正”以“正人”。
在孟子教育思想中,“学问之道”是“求仁为善”之道,是人通过自我修养来保存、找回和扩充“善端”的“求其放心”之道。然而,现代教育中却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后果将是学生道德的缺失或沦丧。一些学生虽然考试成绩“满分”,但道德品质“零分”。他们丢失了“善性”,遗弃了“善端”。相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更需要平心静气,脚踏实地,外学事理,内求己心,发现善端,并促使其由隐而显,由微而著,由内而外,化为“真善”。现代社会,德育和智育必须走向平衡,并实现渗透[5]。令人欣喜的是,孟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有重要体现:一是把“坚持德育为先”确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二是把“加强师德建设”确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保障措施。
在孟子教育思想中,为师者应该辅助求学者成为社会贤能之才。然而,现代教育中却普遍存在师生关系错位的现象和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6-7]。从理论上讲,现代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实情况是,学生们常常处于被动地位,被灌输知识,被题海淹没,升学压力过大,学业负担过重。因此,现代教育亟需理清师生关系,摆正双方位置,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作为教师,应该纠正教育理念,提高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减少考试次数,让学生有时间培养兴趣和爱好;作为学校,应该把“减负”落实到位,给学生留下时间去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等。
孟子“因材施教”的教学主张对于现代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现代社会是开放、包容的社会,学生个性突出,特点鲜明,个体之间差异明显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应成为主流教育理念。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真正把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位者并不多见。因此,切实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发展学生的优势潜能,大力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应成为现代教育的当务之急。
特别是孟子提出不屑教诲的教学主张,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针对特殊学生的反面激励方法,但它明显有悖于现代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性和公平性,应该审慎对待。对于从教者而言,若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采取不屑教诲法,起到激励求学者的效果,亦无可厚非。然而,从法律角度出发,为了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国家明确提出了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以及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能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孟子教育思想中含有丰富的求学之道思想,对于现代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比如,当前有不少学生或不思进取,或怨声载道,孟子“欲其自得”的教育思想能够给他们以启示:每天都要努力学习,使自己有所收获。这是因为:知识无界,学海无涯;只有在“自求”“自得”上做文章、下功夫,才能“取之左右逢其原”。同时,孟子“反求诸己”的教育思想劝诫现代学生,在面对挫折或失败时,应多从自身找原因,而不可怨天尤人。再如,当前有不少学生或者胸无大志,或者玩物丧志,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孟子“立志养气”的教育思想能够给他们以启示:树立远大志向,并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学生的当务之急;如果半途而废,终将一事无成。又如,当前有不少学生或者“死读书”,或者“读死书”,孟子“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能够给求学者和从教者以启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这应作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任务。
参考文献:
[1] 薛俊武.论先秦时期儒家的理想政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0-83.
[2] 张飞,宋芹.继承与转化:先秦儒家廉政思想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6-89.
[3] 董漫雪.“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10(4):74-80.
[4] 张愿,刘在洲.多元文化背景下德育传承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5):46-47.
[5] 王仕民.平衡与渗透:德育和智育关系的现代走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0-73.
[6] 班建武.师生关系中的伦理张力及教育应对[J].教育科学研究,2016(10):10-14.
[7] 童星.多学科视野下学业负担过重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10):22-26.
[8] 孟子.孟子[M].段雪莲,陈玉潇,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9] 孔丘.论语[M].王超,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