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经济总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2018-03-21 07:03杨朝继
统计与决策 2018年3期
关键词:落后地区省际经济总量

杨朝继

(西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兰州 730030)

0 引言

我国经济在近20年间取得了高速增长,但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加大。关于我国省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在缩小还是在扩大,学术界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省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既没有缩小也没有扩大,如周建和张敏(2016)认为我国各省的经济增长率具有强的协同效应,是同升同降的。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省际经发展水平的差异在缩小,如欧阳金琼等(2015)研究发现,我国经济落后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发达省份,但落后省份对政策的依赖度较高;叶修群和陈雯诗(2015)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会导致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差异,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落后地区的增长快于东部发达地区,我国省际经济差异缩小。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省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扩大的,如刘金全等(2009)基于1952—2006年数据分析,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有扩大趋势。

之所以导致上述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的原因是研究的历史背景不同,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省际经济发展的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在已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1995—2015年省际GDP面板数据展开分段研究,分析不同时间段的经济总量和增长率的相关性,以期望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解释我国省际经济发展差异的动态变化。

1 区域经济特征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总量的差异巨大,2015年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是广东,其GDP总量为73216亿元,经济总量最低的是西藏,其经济总量仅为1022亿元。表1是1995年和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的经济总量排名情况。

表1 1995年与2015年省际GDP排名

从表1中可以看到,我国各省经济排名及其稳定,从1995—2015年,20年间虽然各省的经济总量都在持续增长,但未发生任何省份的超越其他省份的情况。从省际经济总量排名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总量靠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经济欠发达,经济总量排名靠后,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这种极度不平衡,各省经济总量差异较大,因此省际之间经济总量想要超越十分不容易,以致在过去20年间省际经济总量的排位未发生任何变化。我国经济的较大区域差异,是我国省际经济排位结构稳定的主要原因,要想缩小我国省际间的经济总量差异,需要更多年度的努力。

在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大环境下,伴随着各省的经济总量持续不断增加,省际间经济总量的绝对差距必然持续扩大。图1是按四分位法计算出的我国31省20年间经济总量差异的时间序列,由于我国经济总量排名一直保持不变,因此各年度按四分位法求出的最小值均为西藏的经济总量,最大值均为广东的经济总量,中位值均为陕西的经济总量。

图1 省际经济总量差异时间序列

从图1中四分位数的时间序列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各省经济总量的相对差异在迅速扩大。特别在2005年以前的10年各省经济总量都相对较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不是很大;2006年以后的10年省际间经济总量的绝对差异迅速扩大,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迅速放大。

本文将近20年各省经济的面板数据分为两个时间段,即前10年(1996—2005年)和后10年(2006—2015年),分别对这两个时间段内省际经济总量的分布频率进行分析。我国大陆共有31个省份,以10年为一个时间周期,则每个时间段内共有310个数据样本点。图2是前10年(1996—2005年)各省经济总量的310个样本点的分布和后10年(2006—2015年)各省经济总量的310个样本点的分布。

图2 省际经济总量分布直方图

图2中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前10年我国31省的经济总量的分布区间比较集中,大多数省份的经济总量位于分布图的左侧,即大部分省份的经济总量都比较低,同时分布图右侧的尾部较短;后10年我国31省的经济总量的分布区间比较分散,经济总量分布集中于分布图左侧的省份明显减少,即随着各省份经济的增长,分布图向右侧的尾部移动,且尾部大幅度拉长了。近20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省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省际间的经济总量绝对差异大幅增加。经济总量靠前的省份更加的靠前,落后地区的省份虽然经济也在增长,但与发达省份的经济差距日益增加。从图2中可以明显看到,各省经济总量的频率图呈现偏态分布特征,位于落后地区的省份要多于发达地区,分布的集中度从前10年到后10年明显下降,后10年的省际经济差距较前10年明显扩大。

2 模型设定

令1995年为基期,即i=0,则2015年时i取得最大值为20;令在第i年经济总量从高到低排名第j位的省份的GDP为Xi,j。则有我国31个省份1995—2015年的省际经济总截面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省际经济总量截面数据示意表

设第i年第j个省的经济增长率为百分之Yij,则有:

(1)如果在第i年各省的经济相对差异是收敛的,那么经济总量越小的省份的增长速度应该越有可能快于经济总量较大的省份的增长速度,31个省的经济总量与其增长率成负相关关系,即有下列负相关回归方程:

(2)如果在第i年各省的经济相对差异是发散的,那么经济总量越小的省份的增长速度应该越有可能慢于经济总量较大的省份的增长速度,31个省的经济总量与其增长率成正相关关系,即有下列正相关回归方程:

(3)对于一个长度为t时期内的各省经济总量相对差异的敛散性的分析和判断,在满足t时期内的各省经济总量排名不变的条件下,仍然可以沿用上两步的判断标准,只是回归的样本数据增加t倍。例如要分析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内的各省经济总量的相对差异的敛散性,则回归的样本总数为5*31=155个;要分析“十年”期内的各省经济总量的相对差异的敛散性,则回归的样本总数为10*31=310个。

3 省际经济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分析

我国31个省按照经济总量从高到底排名,将前15名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后16名作为经济落后地区,然后分别将每组中各省的GDP分年度求和并计算各组的年度经济增长率。图3显示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1996—2015年间的经济增长率变化。如图3所示,近20年间我国经济增速整体较高,均保持在5%以上的增长率,其中1999年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最低为5.7%。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都具有相同的经济周期,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率相关性非常强,同涨同跌。

图3 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率对比

对比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率的时间特征可以发现,2006年以前,我国落后地区的GDP增长率低于发达地区;2006年以后,我国落后地区的GDP增长率高于发达地区。2000年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自2000年开始,虽然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速低于发达地区,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差异在持续缩小,在2006年前后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开始超过发达地区。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增长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呈现出显著的代际特征,2005年以前的10年,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发达地区;2006年以后的10年,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地区。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速经历了大幅度下滑,落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领先优势在不断下降。2011年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为22.9%,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为18.2%,落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领先发达地区4.7个百分点;到2015年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为8.1%,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为7.8%,落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仅领先发达地区40.3个百分点。在新时期,国家又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战略的逐步实施势必将再次加速我国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

上文运用分组法,将我国31个省份的经济总量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分为两组,分析发现,1996—2005年我国后16个省份的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低于前15个省份,因此可以看出,在前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越大的省份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本文将对前10年我国31个省份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率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验证是否在前10年,经济总量越大的省份经济增长速度越快。

1996—2005年我国各省经济总量与增长率的散点图与回归曲线如图4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经济总量,纵坐标表示经济增长率,10年间共有310个数据点。

图4 经济总量与增长率回归(1996—2005)

从图4中可以看到,在前10年我国各省的经济总量都比较小,各数据点向左侧集中。采用最小方差法得到的回归曲线函数为:

从回归函数可以看到,在前10年我国31个省的经济总量与增长率成正比例关系,经济总量越高的省份,经济增长速度越高。回归函数解释能力的判定系数R2为0.0598,一般该系数越高,代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越强,当R2取得最大值1时,自变量与因变量完全相关,当R2取得最小值0时,自变量与因变量完全不相关。前10年的回归函数的R2取值较低,但本文不是研究统计上经济总量与增长率的相关性问题,只要经济总量与增长率正相关,无论相关性多么弱,都能说明在前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越大的省份经济增长率越高。

上文分析发现,2006—2015年我国后16个省份的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快于前15个省份。因此可以看出,在后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越低的省份经济增长越快。本文将对后10年我国31个省份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率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验证是否在后10年,经济总量越大的省份经济增长速度越慢。

图5展示了2006—2015年我国各省经济总量与增长率的散点图与回归曲线。图中横坐标表示经济总量,纵坐标表示经济增长率,10年间共有310个数据点。

图5 经济总量与增长率回归(2006—2015年)

从图5中可以看到,在后10年我国各省的经济总量远大于前10年,各数据点向右侧分散。采用最小方差法得到的回归曲线函数为:

从回归函数可以看到,在后10年我国31个省的经济总量与增长率成反比例关系,经济总量越高的省份,经济增长速度越低。回归函数解释能力的判定系数R2为0.1193,后10年的回归函数的R2取值较低,但本文不是研究统计上经济总量与增长率的相关性问题,只要经济总量与增长率正相关,无论相关性多么弱,都能说明在后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越大的省份经济增长率越低。对比图4与图5,可以明显地看到后10年我国各省的经济总量更靠右侧分布,经济总量的分散度也更大,这再次验证了近20年我国各省的经济总量取得了快速的增长,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总量的绝对差异也在持续扩大。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我国31个省近20年间的经济总量的特征展开深入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省际经济总量差异巨大,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西部内陆地区;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省际间经济总量的排名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各省经济总量的绝对差异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是在持续扩大;按照经济总量排序分组发现,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在前10年(1996—2005年)快于落后地区,在后10年(2006—2015年)慢于落后地区。通过对前10年和后10年各省的经济总量与增长率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前10年经济总量与增长率呈现出正相关性,即经济总量越大的省份增长率越高;在后10年经济总量与增长率呈现出负相关性,即经济总量越低的省份增长率越高。

此外,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速经历了大幅度下滑,落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领先优势在不断下降。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到2014年和2015年,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基本持平,经济增长率在8%左右。经过对过去2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时间序列对比发现,仅1998年和1999年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大约位于此水平,其他年份的增长率均高于8%。因此本文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未来的“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回升,西部内陆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将再次起飞领先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水平仍比较落后,未来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之一。

[1]周建,张敏.中国省际季度GDP强影响性特征的协同效应和共振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

[2]欧阳金琼,马林静,王雅鹏.中国经济增速的省际差异与动态演变——基于31省市面板数据与Oaxaca-Blinder分解技术[J].经济地理,2015,(9).

[3]叶修群,陈雯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阶段性差异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4]刘金全,隋建利,闫超.我国省际经济增长敛散性的定量测度与经验证据——基于1952—2006年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10).

[5]孙向伟,陈斐,李峰.五大区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动态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4).

[6]颜双波.基于熵值法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7,(21).

[7]朱子云.中国经济发展省际差距成因的双层挖掘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1).

[8]傅程远.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分析——基于1996—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0).

[9]王琨,滕建州,石凯.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收敛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24).

[10]徐悦,张居营.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效应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5,(6).

[11]严金强,马艳,张思扬.基于复杂劳动的马克思内生经济增长模型[J].教学与研究,2017,(9).

[12]戴觅,茅锐.产业异质性、产业结构与中国省际经济收敛[J].管理世界,2015,(6).

[13]安树伟,常瑞祥.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传递及其机制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6,(11).

[14]魏鹏.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基于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6,(10).

[15]刘华军,何礼伟.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基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的再考察[J].财经研究,2016,(2).

[16]詹新宇,崔培培.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评价——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16,(8).

猜你喜欢
落后地区省际经济总量
渤海湾省际滚装船舶零担货物运输现状及安全管理
基于偏序集的省际碳排放效率评价
湖北省推进沿边地区省际合作研究
中国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落后地区教育要注意培养家长的素质
满洲里市“十二五”社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十三五”展望
西湖: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实现“双提升”
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有望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