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晋琳,温燕华,刘蓝琦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未来发展方向,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它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惊人发展,也带来了交通拥挤、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以及房价膨胀等各种问题。如何科学测度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改变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促使经济均衡发展,成为摆在学者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近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吸引了大量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主要基于城镇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改革质量的影响因素、改革的战略意义以及改革的后果等方面。本文结合已有学者的研究,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就2006—2015年江苏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素质、城乡统筹、人居环境等社会发展综合指标,提取出三个评价公因子,再根据公因子对省内13个地市进行动态综合排名,最后对比以前学者研究的有关结论,找出地市间的发展差距并分析原因,借以丰富江苏省城镇化改革的政策依据。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2006—2015)》,鉴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众多,为了全面准确地描述江苏省各地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同时兼顾数据的完整性、可比性、全面性、准确性及可获得性,在参考了以前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理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选取9个社会发展指标作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这9个指标(X1-X9)反映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济高效、机构优化、人口素质、功能完善和环境友好这五个方面的内涵。
表1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
本文利用统计年鉴,通过手工收集数据,将2006年江苏省各地级市的9个经济指标整理汇总出来,如表2所示。
表2 2006年江苏省各地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和趋势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可以利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多个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将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集在同一类中,而各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通过运用这种研究方法,有利于观察出影响事件的主要因素及它们的影响力,继而对事件中不同对象的发展状况做出综合比较。而趋势分析法则通过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事件中不同对象的发展趋势。本文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归纳出公因子,发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采用趋势分析法,利用图表形式更加直观地反映近年来江苏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建设水平变化趋势,从而为完善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1)适宜性检验
由于城镇化水平由9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了避免产生较大的误差和各指标间具有可比性,有必要对原始数据先做标准化处理。
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通过,否则因子分析的结论不具备说服力。就表2中2006年评价指标数据,使用SPSS18.0工具做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可见KMO值为0.719(大于0.7),巴利特特球形检验显著值为0.000(小于0.05),说明该2016年江苏省各地市取得的9个评价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同理,对2007—2015年江苏省各地市逐年的9个评价指标进行同样的检验,虽然每年的KMO值不一致,但基本符合做因子分析法的条件。
表3 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
(2)提取公因子
将2006年9个经济指标导入SPSS18.0分析软件中,通过计算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本文提取三个公因子,方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816%,基本可以反映9个经济指标的原始信息,其中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为59.981%,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同理可得到2007—2015年逐年提取的公因子结果。
(3)各地市的综合得分
根据成分矩阵以及解释总方差数据对于各成分赋予相应的权重,对2006—2015年历年的输出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各地市的综合得分,从而确定各地市每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表5 江苏省各地市城镇化综合得分及排名
由表5可以看出,江苏省近十年各地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若将江苏省划分为三个地域:苏南、苏中、苏北。其中苏南包括5个地级市:苏州、无锡、南京、常州、镇江,而这五个城市的综合得分恰好是江苏省前五名;苏中地区包括扬州、南通和泰州,这三个城市刚好是6、7、8名;而剩余5个城市位于苏北地区。由此得出江苏省城镇化水平在地域上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规律。
苏南五市的经济实力雄厚,为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从而使其城镇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南京、苏州、无锡三市形成三足鼎立局势,领跑江苏经济,这三个城市都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强市,经济基础条件优越。其中,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担负着整个省份的经济发展重任,自1981年南京被国家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以来,其经济发展迅速,从2004年的全国第六,到如今在国内的GDP排名一直在十名左右;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得力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苏州的GDP超越南京而稳居于全国前十。苏中三市经济实力居于省内中间水准,城镇化水平也略逊于苏南地区;苏北五市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较差,加之人口规模较小,自身基础薄弱且无突出的先天地理优势,在城镇化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成为江苏省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地区。
(1)地区间发展差距拉大
本文通过对表5中三类地区逐年指数做出趋势图(见图1),然后添加十年间变化的趋势线,便于观察与理解,线性(苏南)和线性(苏中)两条趋势线都是向上的,区别是线性(苏南)向上的角度更为陡峭,而线性(苏北)的趋势线则是向下的,即江苏省三类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波动形式,但地区间差异仍在扩大,并且苏南与苏中地区呈现加速趋势,苏南地区的加速度最大,苏北地区呈现减速趋势。这个现象值得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警醒。当前加速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最大阻碍,就是解决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各县市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经济基础以及一些历史因素,导致县市个体间的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发展地区经济、实现人民富裕的同时,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人口素质和城镇化建设质量,也是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就江苏省内而言就是要全面认真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各项要素,逐渐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以苏南浓厚的文化底蕴引领苏中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融入苏南地区,同时焕发苏北老区的优良革命传统,彻底扭转苏北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减速局面,全省一盘棋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图1 2006—2015年江苏省三类地区城镇化变化趋势图
(2)地市间发展差距明显
同理可以绘出各个地市的逐年指数趋势图(图略),比较各个地市间的趋势差异,发现各个地市除了服从所在地区间发展趋势外,还存在其个体发展规律。
城镇化水平上升的地市,包括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泰州。其中,无锡的城镇化水平逐年稳步上升,不存在特别明显的波动,近十年的新型城镇化改革一直居于全省前三,自2014年以来达到全省第一;常州近十年的城镇化水平也是逐年提高,上升趋势也较为明显;取得长足进步的是泰州,得分从2006年的-0.339到2015年的0.015,涨幅巨大,虽说整体城镇化水平仍较低,但其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这一组团内不容乐观的是镇江和南通,它们的相对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处于平稳城镇化进程的地市有宿迁、连云港、盐城和淮安。这四个城市近十年城镇化水平相对稳定,没有太大的波动。
近十年城镇化水平进程放缓的地市,包括苏州、南京、扬州和徐州。其中苏州城镇化水平进程趋势下降,但不意味着其城镇化水平低,对于苏州而言,近十年其城镇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这由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而南京作为全省的省会城市,2012年以前,城镇化水平是稳步上升的,到了2013年开始急剧下降,体现了其作为省会城市的风范,主动调整适应全省城镇化战略,为全省均衡发展调拨资源予以其他地市。扬州和徐州的城镇化进程减缓则需要省政府尤其是市主要领导反思。
本文使用因子分析与趋势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城镇化进程分析的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江苏省近十年各地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明显,由南向北逐次降低,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镇化建设的最主要因素;地区间差异仍呈扩大趋势,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加速度最大,但苏北地区呈现减速趋势,值得欣慰的是苏中地区也呈现了相对的加速度;城市自身发展状况极度不均衡,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主动转移资源到其他地市而造成其近年城镇化进程步伐有所放慢;苏州城镇化水平已经较高、始终位居全省前列,发展加速度明显减小;泰州则异军突起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加速度;扬州和徐州的城镇化进程减缓应该引起当地政府反思。江苏省各地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省政府部门要统筹兼顾,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各地之间的区域差异,整体提高江苏省整体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1] Tao Y,Li F,Crittenden J C,et al.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From 2000 to 2010 and Management Implication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6,57(2).
[2] 金浩,董鹏.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演变与地区差异分析[J].学术交流,2016,(6).
[3] 彭迪云,刘畅,宋一凡.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与时空演变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18).
[4] 张宏乔.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城市学刊,2015,36,(5).
[5] 于飞.河北省地级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8).
[6] 申明锐,张京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J].城市规划,2015,(1).
[7] 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
[8] 简新华,罗钜钧,黄锟.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J].当代财经,2013,(9).
[9] 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李红波.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3,(1).
[10] 李鑫,李兴校,欧名豪.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与地区差异分析[J].人文地理,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