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军
(内蒙古自治区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医务所中医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患者的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位,特别是髓核在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后,受到外力的作用影响,椎间盘纤维环遭受损伤,髓核组织突出于后方或椎管,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腰部疼痛。据有关临床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常会同时伴发性出现骶髂关节半脱位情况,这两种症状表现有着密切的相关性[1]。骶髂关节半脱位情况是否得到及时纠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对此本文将探讨在采取推拿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增用骶髂关节调整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现报道如下。
本组研究所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3月~2017年10月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运动员,共3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男8例,女7例;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27.5±4.3)岁。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8.1±4.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取传统腰突出症推拿手法治疗。应用滚法推拿腰部及下肢,放松肌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骶髂关节斜扳法纠正骶髂关节半脱位,采用腰椎斜扳法纠正腰椎错位几侧弯异常;按压肾俞、大肠俞、3~5腰椎夹脊、成山、委中、阿是穴、环跳、阳陵泉等穴位。依据患者的实际错位情况来采用相应的骶髂关节调整手法来进行纠正处理。
采用下腰疼痛评价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出评价。显效:不良症状表现显著改善,改善率超过75%;有效:不良症状表现有所减轻,治疗改善率达到25~74%;无效:不良症状表现无任何变化,治疗改善率不足25%。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分别接受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后,其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3.33%(观察组)与60.00%(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x2=4.63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n(%)]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MRI等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骶髂关节功能障碍是导致人体下腰痛的关键因素。且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骶髂关节半脱位常合并出现,且此病同时也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3]。而在本组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基础上增用骶髂关节调整治疗后,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传统腰突出症推拿手法联合骶髂关节调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骶髂关节半脱位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1] 卢柳霞,梁 伍,邹凤娥,等.自身被动牵引法联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髂关节半脱位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8):1078-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