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英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诊治的160例脑梗塞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予以常规护理;个性化组:80例,予以个性化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采用简式FMA评定患者肢体功能、采用汉语失语检查表评定患者语言功能,同时,就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个性化组患者,其SAS、SDS、WHO-QOL、肢体功能、语言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及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老年痴呆;应用效果
脑梗塞是常见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具发病急、致残率高等特点。虽然,现代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临床存活率也随之提高,但患者临床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等生理功能改变仍是困扰学界的重要课题。相关研究指出,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与护理干预手段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且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临床救治过程中,护理干预也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且与患者临床预后、病情发展密切相关[1]。本文则就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丰富脑梗塞临床护理干预手段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诊治的160例脑梗塞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在45~82岁,平均年龄(67.2±3.1)岁;个性化组: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在48~83岁,平均为(66.3±3.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组
80例脑梗塞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沟通,并予以相应的健康宣教;同时,予以相应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
1.2.2 个性化组
80例脑梗塞患者入院后,均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
(1)整体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完善护患情感;同时,也要结合患者病情及相关诊断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疾病情况、身体情况、兴趣爱好、饮食习惯、认识情况等,并结合上述据情况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2]。
(2)认知护理。依据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喜好布置病房环境,为其营造一个舒适的、温馨的诊治环境。同时,依据患者喜好为其提供报纸、音乐等活动。并实施相关脑梗塞疾病的健康宣教及知识讲座。另外,护理人员也要合理优化各项护理、服务流程,并利用空余时间多到病房与患者沟通、接触,进一步强化护患关系。在了解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后,仔细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观察,对于患者的合理要求应尽量满足[3]。
(3)心理护理。脑梗塞患者患病后,往往会因其行动不便或临床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等因素影响,其会对自身康复产生诸多负性影响,且会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个别患者还会产生轻生心理等。因此,护理人员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密切观察其心理变化,及时施以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安慰,以稳定患者情绪。同时,护理人员也应通过情感交流、健康宣教等来鼓励、帮助患者树立起治疗、康复信心,使之能够自主地、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另外,护理人员也应利用空余时间多到病房与患者进行深度的交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照顾,使之能够感到亲人般的温暖。
(4)功能锻炼。依据脑梗塞患者治疗情况、身体现状及合并后遗症等情况为其拟定相应的临床康复训练计划或方案。如护理人员在患者生命征平稳,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指导、帮助患者在床上进行自我辅助性的、小幅度的肢体训练;也合理进行肌肉收缩训练等,以促进其肢体肌力的恢复。如针对可以独自站立患者,可指导其双手支撑墙面,进行肘关节屈曲、伸展运动,也可以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低迈步训练等;对于行动不便患者,护理人员可予以适当、适度的被动运动训练,如在患者无痛情况下予以适当的关节活动度训练等。针对语言等功能的康复锻炼,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采用单音节发声训练,也可以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熟悉的或是看到的一些日常用品名称等;另外,护理人员也应嘱患者亲属应适当与患者多进行语言沟通,以有效刺激其语言功能。护理人员在语言功能训练基础上还可为患者播放音乐、视频,或是通过抚触、气味刺激等方面的训练,来刺激、提高患者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的敏感性,以此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4]。
(5)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个人饮食习惯、爱好予以相应的基础饮食方案,同时,结合患者疾病情况合理拟写相应的配餐,在满足患者个人口味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营养的合理性。
(6)出院随访护理。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也应按时(如1次/周)对患者进行随访,属期按时服药,合理进行康复训练等。同时,也要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随访时间,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肢体功能锻炼或是语言功能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SAS、SDS、PSQI、WHO-QOL、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
1.4 统计学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个性化组患者,其SAS、SDS、PSQI、WHO-QOL、肢体功能、语言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表3、表4。
3 讨论
脑梗塞是常见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具发病急、致残率高等特点。虽然,现代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脑梗塞患者临床存活率也随之提高,但脑梗塞患者往往经临床救治之后,还会并发诸多后遗症,如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进而导致一些脑梗塞患者失去正常的生活、工作能力,最终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研究表明,科学、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在科学的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过程中,可有效促进患者大脑功能恢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致残率[5]。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个性化组患者,其SAS、SDS、PSQI、WHO-QOL、肢体功能、语言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表明,给予脑梗塞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既可以促使患者在康复期的个性化护理干预下有效改善、恢复患者肢体肢体、语言等功能,还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并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下,更有利于帮助患者调整、改善其原有的负性心理,促进其能够在治理、护理过程中逐步树立起治疗、康复信心,最终实现了降低临床致残率、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及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何艳艳,脑梗塞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对其康复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 (26): 5049,5052.
[2]游玲玲,个性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5, 28 (03): 690-691.
[3]陈丹,于霞霞,李莎莎,个性化护理对改善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的效果[J].健康医学,2018 (05):105-106.
[4]胡秀丽,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治疗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4 (01):36-37.
[5]袁平,李丽,陈启明,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 28 (10): 1958-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