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犇,李长威
(哈尔滨华德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建立一个联系企业、学校、学生三方之间的交流通道,是将企业吸引到学校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建立一个校企专用网络平台不但维护成本高,并且推广难度大。如何让社会特别是平台活动主体充分利用平台,对其形成长期的使用惯性与忠诚,是平台建设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难题[1]。所以,使用现有成熟的网络平台(如微信等),只需付出较少维护成本和培训时间,就可达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方互动,是一个很好地选择。
在学生当中,微信的使用已经形成一种生活的习惯,所谓微信,是腾讯公司 2011年推出的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的,通过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同时支持群聊的即时通讯应用软件技术[2]。把微信的点对点、点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方式作为教学的一种指导方式,可以为师生搭建一个有效沟通的桥梁[3]。
微信电脑版的推出,也为经常使用办公电脑的企业工作者和教师提供了使用此款软件的便捷条件。利用微信群功能,将企业管理者、专业教师、有企业就业意向的学生加入一个群组,利用群视频聊天功能、语音聊天功能和文字输入功能实现实时互动。利用小视频、图片和文件传输功能,可以将企业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理念、学生学习情况、学生生活状况进行实时展现,让企业与学生能够互相了解,起到了就业的双向选择作用,对学生就业成功率和企业留用率都有很好的提升效果。
学校在进行企业走访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是纸质版的企业宣传手册,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则主要是通过企业网站的介绍,通过预留的电话和邮箱进行有关咨询。而采用电话、邮寄信件或email邮件的形式,都存在信息更新周期长、信息表述不完善、不准确、互动性差等问题。企业要积极引入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现代化宣传手段,形成宣传全覆盖格局是必然趋势。对于新媒体的加入要正确引导不要排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都是很好的宣传途径,要合力开发形成强有力的思想宣传平台[4]。而采用微信组群功能,可以让企业直接将信息发送到学生手里,学生有疑问可以直接留言,时效性、准确性更好。教师在中间主要是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能更好的将企业和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无法阐述清楚的事情进行表述,防止出现因企业和学生在表述上的不同而出现过激的言论,而导致交流终止。
企业与学校之所以难以深度合作,主要在于信任度。由于校企间消息交流通道不畅,无法实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不信任。
在校企合作的整个过程中,由于企业无法指派专人长期在学校参与学生的教学活动,无法了解学校的培养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从而无法给予学校实质性的教学建议。学生也会因进行企业参观和短期实习的成本过高,从而无法直观了解企业,造成学生在企业就业时产生落差感,影响稳定性,造成企业用人成本的增加。
在这点上,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将企业和学校进行公开展示。通过群中视频对话功能,将教学活动进行直播,将学生的焊接作品和学习成果通过图片和小视频的形式发到群中,可以让企业管理者更容易了解学校和学生。而企业也可以通过视频对话的功能,将企业活动、文化教育等有利于宣传企业的活动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照片和小视频,将企业生产流程、企业环境、职工生活环境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宣传。增加学生对企业的兴趣,减少企业的神秘感。
作为教师,都知道讲好第一课的重要性。如何讲好本门课程的第一堂课,是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保证课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一步。一个教师能将绪论讲好,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绪论课解答了学生对 “这门课有什么用”“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的问题。
感觉课程无用、没有学习兴趣,是现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甚至一些实训类课程,学生不愿意练习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不知道这些方法对自己以后有什么作用。“无利不做”的心态在90后,甚至马上要招收的00后学生中体现的较为明显。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复强调课程的重要性。但效果并不明显,往往10 min的语言阐述还不如一张实际生产的照片对学生的影响力大。所以,学校如将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请到学校来进行授课,既可以解决理论教学过程与实际生产相脱节的问题。通过技术人员为学生讲解企业实际生产,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同实际生产有效的结合起来,又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但由于企业技术人员时间紧,邀请费用高,使此项教学活动很难维持。而采用微信群功能,在课堂上,让企业技术人员与学生交流10~20 min,将企业知识带到课堂,剩余时间再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是一个能降低成本并能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企业与院校合作动力首先来自企业自身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内在需求,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动力来自就业“出口通畅”的保证。具体来说,企业因其所属行业(产业)、规模、所有制、技术采用导致专用技能人力资本需求差异,而该差异引发了企业与院校校企合作行为与合作水平差异[5]。
让企业需求与院校培养达到无缝对接,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当中来,是学校一直提出的口号。为此,学校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了调研活动,希望企业能够提供有助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但很多企业无法给予学校一个满意的答案。其原因是企业不了解学校,成为制约企业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中的最大阻力。
将企业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教师、学校管理者邀请到一个群里,以视频会议、专题报告、主题讨论的形式,让企业了解学校,学校了解企业。只有互相了解,才能深入交流。学校和专业应该抛弃以往那种“闭门造车”的思想,不要怕出问题,让企业看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才能让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企业,在企业立住脚。
一个成熟的网络平台,能将平台建设和维护成本降低,是这个平台能够长时间使用的一个必要条件。让企业进入课堂,让企业了解教学和学生,让学生了解企业和实际生产,这是一个共赢的局面。而如何完善这种“线上线下”实时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扫描、群组建立、视频聊天等功能,寻找一个让学校和企业都有参与兴趣的校企合作平衡点,这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