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张南
工科类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曾经借鉴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将综合大学的文科、理科、工科院系统筹整合,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工科大学,但由此也逐渐形成了工科类高校重工轻文的教育观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一些工科大学认识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适合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但与老牌工科大学相比,新建工科类高校的人文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
人文教育是通过传授人文知识而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性境界的教育。从学科角度而言,人文教育是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存在功利化的倾向,专业划分过细,重视专业技术教育,而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开来。工科高校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往往不太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工科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不能片面强调专业技术教育,还必须重视人文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新建工科本科高校而言,抓好人文教育也是其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新建工科本科高校大多是由高职高专学校发展而来,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也就意味着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的转变。高职高专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突出专业性、实用性、技术性,使学生有一技之长。“工科本科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工程师,工程是联系社会与科学的桥梁,工程中不仅包括技术问题,也包括环境问题和社会、伦理问题等等。只有在教学计划中为他们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才能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工程的本质,完成现代工程对工程师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要求的基本训练。”[3]因此,工科本科教育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以及操作基本原理与方法,除了能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其知识结构中除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包含足够的人文知识。
近年来,国内一些著名的工科高校已经采取了一些加强人文教育的措施,如增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设立人文学科的研究机构或院系。有些工科高校已经开始招收人文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比较而言,新建工科类本科高校的人文教育则显得严重不足。
第一,对人文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一些人认为高等教育应当以院系建制和专业设置为基础。于是,没有相应的院系和专业作为支撑,人文学科便不能受到重视。有的新建工科高校设立的文科专业,主要是经济管理、商务英语、秘书学、会计学之类,注重所谓的“实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学科”。片面强调专业教育,总是从是否“有用”的角度去审视专业和课程设置,“重工轻文”的观念依然严重。开设的一些人文学科课程,也往往难以得到学生的真正重视,他们觉得这些课程跟他们找工作没有直接关系,是“无用”的。学生选修人文学科课程,是觉得学习这些课程可以比较轻松地获得学分。学生的人文素养没有得到提升,未能实现人文教育的初衷,反而助长了功利主义的学风[4]。
第二,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新建工科本科高校规模较小,办学资金相对匮乏,能够投入到人文教育的经费极其有限,人文学科普遍缺乏专任教师。对人文教育的认识停留在传授人文知识层面,有关课程的设置较为随意,缺乏系统性。把培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工作视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交由政治辅导员和思政教学部负责。在这样的认识之下,人文知识因其“实用”性不足而难以获得足够的开课量;开设的人文类课程,也往往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学校管理层、任课教师及学生那里,人文类课程的重要性都不能与专业课或必修课相提并论。
第三,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愿望不强。当今社会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依然盛行,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往往从就业角度来审视教育质量,把教育效果与学生就业率挂钩。改革开放之初,文史哲方面的专业曾经一度是高分考生选择的热门专业。由于就业形势等因素的影响,人文学科逐渐受到冷落,学生大多更愿意选择学习实用性较强的工科、理科和社会科学。较之于同等层次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高校,新建工科本科高校因为专业设置的实用性较强,而更能获得学子的青睐。学生选择这类学校是为了学得专业技术,从而可以凭一技之长获得一份好工作。因此,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对人文学科则缺乏兴趣,或者无暇顾及。许多地方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进行文理分科,考入工科高校后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人文教育,其人文知识、人文素养多停留在高中文理分科之前的水平,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工科高校里专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中许多人却缺乏语言文字功夫、历史哲学见识和艺术审美水平。
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应定位为品德教育与通识教育。新建工科高校要给人文教育以明确定位,首先应当在思想观念上明确为什么要开展人文教育,怎样开展人文教育。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改变在高职高专时期形成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差异,融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技能教育与品德教育。
应当摒弃在专业或课程设置中的功利性思维,改变那种片面按照市场的需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观念。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就业谋生,更重要的是在于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不是相互冲突的,也不是不能兼得的,它们是支撑个人全面发展的两条腿。正如钱伟长先生所言:“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5]
应当改变将高校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的认识。新建工科本科高校的优势在于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现在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均以建设应用型大学为目标,这是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6]。在新建工科本科高校中开展人文教育,不是要改变其以工为主的格局,不是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是为了补齐学生在人文常识方面的短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加强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不必专门设立人文学科院系,而应当立足于品德教育和通识教育,成立相应的教研室。
应当改变人文教育中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新建工科本科高校开展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如果说专业技术教育属于智育,那么人文教育便是德育。专业技术教育重在完善学生的相关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掌握专业学科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而人文教育需要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影响,简单地传授人文学科的知识,无法让学生真正领会人文精神的意涵,反而可能会使学生觉得它“无用”。
新建工科本科高校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类高校长期以工为主,人文学科相对处于弱势地位。长期以工为主,在工科教育方面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也正是这类学校的优势所在。要使人文学科也成为这类学校的强项,要求这类高校向综合性大学看齐,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新建工科本科高校也没有能力像老牌的高水平工科大学那样,通过设立人文学科专业院系或研究院所来加强人文教育。新建工科本科高校开展人文教育,可以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构建立足于道德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人文课程体系。
第一,适当增加人文类课程。工科高校多以行业、产品、技能、工艺为对象开设相关课程,强调课程的专业性、实用性,这一点在新建工科本科高校尤其突出。新建工科本科高校有丰富的专科办学经验,而专科教育突出技术性、实用性,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很少。升本之后,课程设置正处于转型阶段,而在转型过程中就应该逐步增加人文类课程,尽量覆盖文、史、哲、艺等多个领域。这是新建工科本科高校加强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
第二,努力提高人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增加人文类课程的数量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课程教学的质量。人文课程教学既要避免简单地介绍知识,又要避免过于专业化。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社会、国情,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三,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将人文精神融入工科专业课程中,把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研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通过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使学生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人文学科师资是新建工科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的短板,有的新建工科高校甚至没有专门的人文学科教师。因此,加强人文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是新建工科本科高校做好人文教育的前提。一方面,应当调整工科与人文学科教师的比例,适当引进人文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有潜力的青年教师,优化人文学科师资结构;另一方面,要对学校现有的相关师资进行优化升级、统筹整合,通过鼓励进修、择优选拔等方式,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打造一支专业性强、业务水平高的人文师资队伍。此外,应当鼓励广大工科专业教师参与到人文教育中来,在工科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中融入人文教育因素。
总之,在专科基础上新建的工科本科高校需要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全面转型,而人文教育是它的一块短板,必需补齐这块短板。加强人文教育,实现技术教育与品德教育、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发展,是新建工科本科高校实现办学理念转型升级的必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6:183.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3]朱荣华,毛祖桓,曾平荣,等.制定工科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若干问题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9(1).
[4]潘喆,阮航.理工高校的人文教育刍议[J].天府新论,2003(3).
[5]钱伟长文选:第5卷[G].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239.
[6]侯长林,罗静,叶丹.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J].教育研究,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