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视阈下高职学院创业创新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3-20 00:19杨建平
关键词:思政大学生教育

杨建平 许 立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四川 南充 637000)

一、加强创业创新教育,促进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

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并呼吁各国积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由此看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上升为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国家战略,而且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在教育,重在人才培养。大学生是最具创业创新潜力的群体之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职责使命,[2]理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浪潮中,在人才培养和教育实践探索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 号)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3]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已经积极行动,自觉响应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发展要求,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培养教育中地位特殊。高职学院应当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在课程教学中主动融入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以新的视野和思维,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促进高职大学生全面健康成才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融入创新创业内容,加深学生对创业创新的理解

教学内容是思政课教学的依据遵循,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本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拓展,教学内容首先做到与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互通融合。本课题调查问卷中,学生回答“思政课教学如何与创业创新教育相结合”,选择“与课程内容结合”的占30.2%。

从思政课“05方案”统编的系列教材看,一些课程本身包含有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与择业、创业与创新等教育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第二章第三节第二目: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第三目: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提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创新也是全面的创新。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提出新时期大学生要以时代使命为己任,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时代挑战,增强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本领,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上。[4]第五章第二节第二目: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提出大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就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有敢于创业的精神勇气、培养提高创业的能力本领。[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年修订版)第六章第二节第三目: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就必须创新工作举措实现以人为本、创新方法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统筹兼顾。[6]第六章第三节第三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最终要靠全体人民辛勤劳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戮力同心、不懈追求、接力奋斗。[7]等等。

思政课教学中要结合高职学院办学目标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创新拓展,尤其在课程专题教学中丰富拓展职业特点鲜明、教育引导作用突出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职业学习人才培养的观念引导、素质养成和实践锻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创业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把高职学院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主动融入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践,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和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中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的重要作用。

三、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创业创新观念

教学方法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方面,提倡以学生为上、以互动为主、以生动呈现为用的原则,通过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实现同大学生创业创新培养教育的有机融合。本课题调查问卷中,学生回答“思政课教学如何与创业创新教育相结合”,选择“与教学方法结合”的占49.7%。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明确指出:“思政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8]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指出,要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要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9]

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观念、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始终坚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时俱进创新改革。“05方案”以来,我院思政课教师立足思政课程育人目标和高职学院办学特点,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政课堂教学新模式,逐渐形成多数教师坚持采用的以学生为上、以互动为主的“课堂五步教学法”。即,第一步问题选择。任课教师在完成导入课教学后,根据章节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成长实际的要求,提出供学生课堂学习思考的问题。第二步教材熟读。学生带着问题熟读教材章节内容,为进一步思考问题做好知识和理论的准备。第三步交流互动。学生分组或自由讨论,对问题的认识理解进行沟通交流,是思想的碰撞,也是深入的思考。第四步主旨发言。学生经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思考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探讨,主动走上讲台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第五步点评归纳。在听完同学们对学习问题的理解发言后,任课教师及时对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最后对章节内容作出教学归纳。这种课堂教学方法,全过程坚持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思考和互动交流为基本环节,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四、强化实践性教学,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课程学习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在广泛多层、规范多样的实践教学中协调融合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活动。本课题调查问卷中,学生回答“思政课教学如何与创业创新教育相结合”,选择“与课后实践结合”的占20.1%。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明确指出,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整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组织指导实践教学。各高校要健全组织管理方式,逐步形成学校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实践教学工作机制。要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要注重总结实践教学成果,把优秀调研报告等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材料。

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把形式多样、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思政实践教学安排与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锻炼相结合,通过项目引领、问题导向、平台共享、重点选择等方式,突出和加强创业创新的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比如,我院思政课实行“二三五”教学评价体系,把学生学习过程中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纳入课程的成绩考评。其中,课内实践成绩占30%,课内实践是指结合学生生活、结合社会实际、结合能力培养等“三结合”原则,开展在课堂内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学相长,相互学习,主要从学生出勤、平时作业、课堂互动、课堂笔记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课内实践表现进行考评。课外实践成绩占20%,课外实践是指在课堂之外所开展的一系列旨在提升学生思政素质的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践活动领域,主要从院系奖惩、院系比赛、个人行为操守以及校外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测评。这种课程实践考评的过程和要求,加上学期中部分思政专题实践教育活动和其他学生集体活动,共同融入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和实践体验,成为加强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提升创业创新教育实效的育人载体和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