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斌 张延新
(新乡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河南 新乡 453699)
乳腺癌的转移和复发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1〕。研究显示,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与结肠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报道较少〔2〕。而c-met主要编码肝细胞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与癌细胞增殖、浸润及血管生成等相关。目前对于乳腺癌c-met蛋白的表达已有研究〔3〕,但其与MACC1蛋白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MACC1及c-me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标本来源 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行乳腺癌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乳腺癌的石蜡标本82例,年龄23~84〔平均(42.3±4.2)〕岁;浸润性(包括导管癌和特殊类型癌)53例,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29例;组织学分级:Ⅰ级21例,Ⅱ级35例,Ⅲ级26例;TNM分期:Ⅰ期23例,Ⅱ期29例,Ⅲ期30例。所有患者术前未接受放疗、免疫治疗或化疗,全部患者获得随访。30例乳腺癌术后标本的边缘,经病理确诊为正常乳腺组织。
1.2试剂 兔抗人MACC1多克隆抗体(美国Sigma公司);兔抗人c-met 多克隆抗体(美国Dako公司);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试剂盒、SP免疫组化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免疫组化染色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切片进行常规脱蜡,3%H2O2处理5 min,微波进行抗原修复。一抗、二抗、三抗依次加入,DAB进行显色,采用苏木素复染。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制作阴性对照切片,采用已知阳性癌组织石蜡标本切片作为阳性对照。试验过程严格按照SP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4结果判定 MACC1和c-met染色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染色为棕黄色或棕褐色为阳性细胞。两位病理科医师采用双盲法独立读片,选取10个400倍视野,按照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作为综合判断标准。染色强度:无着色0分,浅黄色1分,棕黄色2分,棕褐色3分。阳性细胞百分比:阴性0分,阳性细胞<25%计1分,25%~50%计2分,51%~75%计3分,>75%计4分;两项指标积分相乘,乘积>3分为阳性。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采用Log Rank test检验分析随访数据。
2.1MACC1和c-met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见图1。MACC1在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8/30)和76.8%(63/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8,P<0.01)。c-met在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3/30)和70.7%(58/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07,P<0.01)。
图1 MACC1及c-met蛋白在乳腺癌组织表达(DAB,×200)
2.2MACC1及c-met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MACC1及c-met蛋白阳性表达与年龄、月经、肿瘤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ACC1及c-met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n(%)〕
2.3MACC1与c-met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的相关性 MACC1阳性表达的组织中乳腺癌c-met阳性表达率〔82.5%(52/63)〕明显高于MACC1阴性表达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5%(6/19),χ2=52.514,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ACC1与c-met的阳性表达明显正相关(r=0.834,P<0.01)。
MACC1主要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7p21.1上,与结肠癌、乳腺癌、胃癌、宫颈癌等发生、进展和转移关系密切,但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报道较少〔4〕。本研究表明,随着乳腺癌的进展,组织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晚,浸润程度越高且发生淋巴结转移,MACC1蛋白阳性率相应越高,提示MACC1的表达与乳腺癌进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文献显示,MACC1蛋白高表达的肿瘤患者一般生存时间较短,预后较差,因此可以把MACC1的蛋白表达作为临床诊断、预测及疗效监测肿瘤标志物〔5,6〕。
c-met位于人染色体7q21-q31上,是原癌基因编码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CG)的受体,为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与部分癌基因产物和调节蛋白密切相关,参与细胞相关信号传导,调控细胞骨架重排,与细胞增殖、分化和运动存在一定的联系〔7〕。本研究显示c-met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正常组织,其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此结果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8〕,这也提示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与c-met原癌基因的激活相关,可以把c-met的蛋白表达作为乳腺癌的辅助诊断,并判断患者预后。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包含了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并由多种因素彼此作用,严重者出现恶性转化。本研究提示MACC1基因可能通过c-met途径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1胡一迪,胡孝渠,李 权,等.Survivin,caspase-8在人体乳腺增生、乳腺癌癌前病变和乳腺癌中的表达程度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40(1):100-2.
2贺志云,白志刚,张忠涛,等.肿瘤转移的一个靶向治疗位点MACC1〔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4;41(5):338-41.
3王婧男,张 楠,赵建强,等.乳腺癌中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8(3):90-3.
4Juneja M,Ilm K,Schlag PM,etal.Promoter identif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he metastasis gene MACC1 in colorectal cancer 〔J〕.Mol Oncol,2013;7(5):929-43.
5Huang Y,Zhang H,Cai J,etal.Overexpression of MACC1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human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J〕.Cell Biosci,2013;3(1):16.
6蒋国燕,李 瑾,施 露,等.RNAi沉默MACC1基因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3;35(8):1928-31.
7Ma J,Ma J,Meng Q,etal.Prognostic value and clinical pathology of MACC-1 and c-MET expression in gastric carcinoma 〔J〕.Pathol Oncol Res,2013;19(4):821-32.
8李 冰,吕亚莉,刘 琳,等.乳腺癌c-Met 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