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出土的高丽青瓷及相关研究述要

2018-03-20 03:52付亚瑞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丽青瓷朝鲜半岛

吴 敬 付亚瑞

高丽青瓷是高丽王朝时期(918—1392)烧造的一种青瓷产品,是朝鲜半岛制瓷手工业的代表。高丽青瓷的产生、发展与中国关系紧密,在中国境内也陆续发现了一定数量的高丽青瓷,这是两地沟通、往来的历史见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境内出土的高丽青瓷①“中国境内出土的高丽青瓷”是指具有明确考古出土地点的遗物,对于传世品或是来路不明的器物暂不涉及。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中国和朝鲜半岛关系史的研究中,重要性越来越彰显。但是,中国境内出土的高丽青瓷产品存在着地域分散、资料零散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境内出土的高丽青瓷进行必要的梳理,并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有益的归纳②相关研究成果以中国瓷窑与高丽青瓷进行对比的陶瓷考古研究为主要范围,重点考察中国学者的学术研究视角,外国学者针对朝鲜半岛出土高丽青瓷为主的外文论著限于语言和资料获取障碍等原因暂且不论。,以期为将来的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一、高丽王朝与高丽青瓷

(一)高丽王朝历史概要

公元918年,王建自立为王,定国号为“高丽”,朝鲜半岛上形成了高丽、新罗和后百济三国并立的局面。935年,高丽吞并新罗,次年,灭后百济,统一了朝鲜半岛。12世纪早期到13世纪中期,高丽内部陆续发生了多次叛乱,加之元朝建立后干涉高丽内政,高丽政权逐步陷入混乱。高丽禑王时期(1374—1388),李成桂实际掌握了高丽政权。1392年,李成桂废黜恭让王自立,建立朝鲜王朝,高丽王朝覆灭①参见杨雨蕾《韩国的历史与文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2-85页。。

从高丽建国至灭亡,中国境内的各朝政权均与其保持着密切交往。北宋建国伊始,高丽就遣使入宋进行朝贡;辽与高丽虽然经历了几次征战,但总体关系较为缓和并一直持续到辽末;金朝建立后高丽迫于其军事压力,向金国称臣,两国保持睦邻友好直至金末;从13世纪初蒙古军队陆续占领东北地区开始,高丽与蒙古国经历了先战后和的局面,最终于1259年开始对蒙元称臣纳贡直至元末②杨通方:《五代至蒙元时期中国与高丽的关系》,《韩国学论文集》1994年第2期。;明初,朱元璋为拉拢高丽消灭北元势力,对高丽极其友好,后因高丽恢复与北元的关系,拒绝了高丽的册封请求③薛篁:《明洪武年间明朝与高丽王朝关系略论》,《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4期。。

从高丽王朝与中国各王朝的关系来看,高丽作为半岛小国,与中国境内各王朝虽偶有摩擦,但多为和睦相处,期间的官方和民间往来不断。高丽青瓷作为当时高丽国最有代表性的产品,自然成为供奉和贸易的重要物品。

(二)高丽青瓷特征概述

高丽王朝时期生产的青瓷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器型特征、时代风格都较为显著,其中最能代表其特色的是翡色青瓷和镶嵌青瓷。根据韩国陶瓷考古学者的综合研究,高丽青瓷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④郑良谟:《高丽青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12-25页。:

1.形成期:10世纪。高丽青瓷受到以越窑为代表的中国各瓷窑的影响,主要生产以玉璧底青瓷和粗质绿青瓷为代表的器物。

2.发展期:11世纪。高丽青瓷的技术逐渐成熟,在整体造型、胎釉特点、纹样技法等方面逐渐摆脱中国越窑、耀州窑、定窑、磁州窑等瓷器的影响,开始形成自身风格。

3.鼎盛期:12世纪到13世纪前半期。12世纪前半期,代表性产品为翡色青瓷,12世纪中期至13世纪前半期以镶嵌青瓷为代表。此时的高丽青瓷釉色自然、透明,在器型、纹饰上的本土化更加鲜明,素面青瓷、刻纹青瓷、青瓷铜画、铁画青瓷、练理纹青瓷等品种交相辉映,具有强烈的地区特色。

4.衰落期:13世纪中期到14世纪。这一时期,高丽王朝受到蒙古入侵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镶嵌青瓷的器型、胎土、釉面等传统工艺均开始走向衰落,直至王朝灭亡。

二、中国境内出土的高丽青瓷

高丽青瓷作为高丽王朝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器物,广泛发现于朝鲜半岛。由于历史原因,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也有众多精美的藏品。但是,除考古发掘出土的高丽青瓷外,其他多数海外博物馆内的藏品都没有特别准确的出土地点或是较为准确的年代范围。中国境内出土的高丽青瓷,既有完整器物,也有大量残片,它们的出土地点明确、年代范围可靠,是研究高丽青瓷自身特点以及中国和朝鲜半岛交往历史的重要资料。

表1 中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简表

① 冯先铭:《泰国、朝鲜出土的中国陶瓷》,《中国文化》1990年第2期。②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石家庄市后太保元代史氏家族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9期。③ 张柏:《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安徽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81页。④ 张柏:《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江苏上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45-146页。⑤ 袁晓春:《蓬莱3艘古船发掘简报》,《海交史研究》2006年第2期。

据本文统计,中国境内出土的高丽青瓷共29批(由于高丽青瓷的发现非常零散,因此限于资料刊布和报道等问题,实际发现数量应略高于这个数字),其中以辽宁和浙江相对较多,分别为8处和7处,其次为江苏4处,其他地点较为零散,分别是吉林、内蒙古、北京各2处以及黑龙江、河北、山东、安徽各1处。这些出土地点多集中在中国的中东部地区,这与五代至宋元时期各王朝政治经济重心地处东部地区应有很大的关系,其中辽宁地区大量发现高丽青瓷的现象可能与其与毗邻朝鲜半岛以及陆路交通便捷有关,而浙江地区,主要是宁波和杭州两地高丽青瓷的频繁出现,应是得益于与明州作为宋元时期对朝贸易的主要港口以及南宋政权偏安东南的缘故。

出土高丽青瓷的遗迹包含了遗址(16处)、墓葬(10处)、窖藏(2处)以及沉船(1处)等。由此可见,遗址中高丽青瓷的出现频率最高,说明这些高丽青瓷多数为日常生活所用,废弃后便随之埋入遗址中。而中国古代历来就有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习俗,高丽青瓷作为墓主人生前日常所用之物,一部分作为随葬品埋入墓葬中,这也是日常使用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窖藏和沉船中高丽青瓷偶有出土,较为特殊。其一,窖藏出土者一般多为紧急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发掘者认为集宁路古城遗址的窖藏可能与元末的战乱有关,作为输入产品的高丽青瓷精品,只有处于危急之时才会作为窖藏掩埋保护。其二,山东蓬莱1号古船可以明确判断为来自朝鲜半岛的船只,沉船中的高丽青瓷应为船员日常使用之物,与其他水下考古打捞上岸的贸易瓷器有着不同的性质。

高丽与中国境内的各王朝始终保持着朝贡和贸易往来,而高丽青瓷也势必作为重要的贡物和商品不断输入中土。从中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的遗址所反映出的使用者情况看,既有皇室成员⑥宋宁宗皇后恭圣仁烈皇后宅址。和中高级官员⑦杭州半山钢铁厂宋墓出土了“建宁军节度使”铜印,北京金代乌古论窝论墓主人生前为金紫光禄大夫,石家庄史氏家族墓M1被认为可能是元初重臣史天泽之墓。,也有富人阶层⑧辽阳北园5号墓和6号墓、沈阳市望花街M2、沈阳市小南边门M2、沈阳市砂山街81M2集宁路窖藏等。这些墓葬虽无明确的墓志或是文字标示墓主人身份,但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墓葬多为砖石墓圹,出土随葬品丰富,是墓主人生前生活富足的典型代表。此外,出土窖藏的集宁路古城遗址F22为“王宅药铺”,9处窖藏出土了大量瓷器,其中不乏当世名窑的产品,因此墓主人应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普通百姓⑨德惠市揽头窝堡遗址、前郭县塔虎城遗址、扬州市诸遗址以及蓬莱水城1号沉船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均出土于普通居住址的废弃堆积中,而这些居住址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其所有者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由此可见,作为贡品或是海外商品的高丽青瓷,在中国境内的流传和使用并不局限于某个特殊的阶层。宋代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这样描述高丽青瓷——“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为此物最精绝”①(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2,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87页。,时人认为“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高丽秘色……皆为天下第一”②(宋)太平老人:《袖中锦》,《学海类编》本,扬州:广陵书社,2007年。,因此高丽青瓷的精美使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追捧。皇室和中高级官员能够通过赏赐等途径获得高丽青瓷的精品,而富人和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购买获得。但无论是使用人群还是分布范围,高丽青瓷在中国境内的发现数量远不及磁州窑、景德镇窑等本土窑场,这也是外来商品文化面貌的正常体现。

三、中国学界高丽青瓷研究现状

近年来,对中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古陶瓷研究领域的关注,尤其是对中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的年代、工艺和来源等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笔者将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性小结。

(一)年代问题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尚不能准确推断高丽青瓷是何时传入中国的。近年来,对中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的年代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出土器物的具体年代和流行年代两方面。

1.具体年代的研究

最早对中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的年代进行专题研究的是日本学者小林仁,他以高丽青瓷的编年和形制为参考,对乌古论窝论墓、集宁路窖藏、史氏墓以及杭州半山宋墓出土的高丽青瓷产品进行了断代研究③[日]小林仁著,陈馨译:《中国出土的高丽青瓷考》,《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四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几乎在同一时期,马争鸣先生对杭州半山宋墓、恭圣仁烈皇后宅址以及杭州市区其他地点出土的镶嵌青瓷进行了年代判断分析④马争鸣:《杭州出土的高丽青瓷》,《东方博物》第二十九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9-110页。,随后他又扩大为对中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的年代研究,尤其是通过对纪年墓的分析,详细探讨了杭州半山宋墓、乌古论窝论墓、史氏家族墓的年代,为确定相关高丽青瓷的年代提供了依据⑤马争鸣:《中国出土的高丽青瓷》,《东方博物》第三十三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1-62页。。

此后,对高丽青瓷具体年代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络绎不绝。刘毅先生对杭州半山宋墓、史氏家族墓、集宁路窖藏以及滁县宋墓出土的器物进行了专门的年代讨论,并利用类型学的方法,通过对共存器物的年代研究判断了相关高丽青瓷产品的年代⑥刘毅:《几件中国出土的高丽青瓷的年代分析》,《收藏家》2010年第6期。。再如,彭善国先生通过代表性器物的研究,将中国出土的高丽青瓷划分为三个时期,讨论了各时期高丽青瓷在中国的流传情况⑦彭善国:《中国出土高丽青瓷述论》,《边疆考古研究》第14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85页。。

上述这些对中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具体年代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考古学方法,并利用可靠的纪年文字资料或文献资料对遗物进行年代判断,所得结论有较高的可信度。

2.流行年代的研究

中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的年代(表1),多数集中在13世纪后半期至14世纪后半期的元代和明初。虽然宁波地区有两件被当地学者认为可能是北宋时期的高丽青瓷残片,但是目前学术界多认为还没有充足的证据显示高丽青瓷已普遍出现在北宋和辽境,最早出现在12世纪晚期的金代,高丽青瓷在中国境内的大量出现则是元代①彭善国:《中国出土高丽青瓷述论》,《边疆考古研究》第14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85页。。

北宋、辽至金初东北亚地区的局势复杂②杨通方:《五代至蒙元时期中国与高丽的关系》,《韩国学论文集》1994年第2期。,高丽虽然与三国都有朝贡往来,但是迫于形势和自身利益,不敢过于倾向其中任何一方,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一时期高丽与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高丽青瓷在中国境内的流传。而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南宋和金的对峙时期,此时的高丽青瓷也多数为一些高等级人群中有所使用,由杭州半山南宋墓、乌古论窝论墓和恭圣仁烈皇后宅址的发现便可知一二。

金国灭亡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对高丽实行高压胁迫政策,有学者也提出,受制于蒙元统治者的阻挠,高丽青瓷在金亡后进入南宋地域的可能性也要低于元朝③陈杰:《从高丽青瓷在中国的发现看宋元时期中韩航线的变迁》,《东方考古》第9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554页。。而南宋版图内高丽青瓷的发现地点均在江浙地区,尤其是宁波和杭州两地尤为集中,这与明州港的独特区位以及临安的首都功能有很大关系。南宋灭亡后,元朝统一的疆域以及发达的海陆交通、对高丽的持续高压以及开放的贸易政策,使得元朝和高丽之间的官方和民间交往都十分频繁④张雪慧:《试论元代中国与高丽的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在这些往来中,高丽青瓷作为朝鲜半岛的特色产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元朝的机会就大大增加。此时高丽镶嵌青瓷已进入衰落期,但是其风格显著,与中国本土所产瓷器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

(二)工艺问题

目前,陶瓷考古领域的研究已经基本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即高丽青瓷的制作工艺与中国青瓷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⑤刘毅:《中国发现的“高丽青瓷”研究》,《中原文物》2001年第3期;任芳琴、周少华:《唐宋瓷器对高丽青瓷的影响》,《东方收藏》2014年第7期。,它从开始的仿造中国青瓷,而后在器型、纹样、装饰技法、制作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创新⑥蔡芝瑛:《论北宋瓷器对高丽青瓷的影响》,《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年第3期。。综观中国学者对高丽青瓷工艺与中国本土瓷器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窑址上。

1.高丽青瓷与越窑

林士民先生提出,唐代开始越窑产品就销往世界各地,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而且朝鲜半岛的瓷窑址考古发现也证明,越窑的青瓷烧造技术首先在朝鲜半岛得以使用,并淘汰了一些不适合的制作方法,在造型和装饰上实现了高丽化,高丽青瓷便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⑦林士民:《对高丽青瓷的探索》,《韩国研究》(第六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184-185页。。随后,马争鸣先生从胎釉成分、窑炉结构、装烧方法等方面指出高丽青瓷的核心窑业技术源于浙江越窑青瓷⑧马争鸣:《高丽青瓷与浙江青瓷比较研究》,《东方博物》第十九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8-39页。。与此同时,王芬等学者对高丽青瓷和越窑青瓷的胎釉进行了显微分析,指出两者虽然在外表上虽然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科技测试所反映的胎釉结构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①王芬、罗宏杰、Robert Anderson:《高丽青瓷与中国青瓷》,《中国陶瓷》2007年第1期。。

2.高丽青瓷与其他中国瓷窑

高丽青瓷的核心技术虽然主要来源于越窑,但是宋元时期其他重要窑场的技术和风格也与高丽青瓷产品有着一定程度的形似或神似。例如:王芬等学者指出高丽青瓷和耀州青瓷虽然在纹饰特征上有着显著差异,但是两者均有着釉色和装饰并重的风格,与越窑、汝窑、龙泉窑追求釉色为上的特点有着很大差异,而到了高丽青瓷的晚期其釉色则与龙泉窑更接近②王芬、罗宏杰、Robert Anderson:《高丽青瓷与中国青瓷》,《中国陶瓷》2007年第1期。;闻彩珍通过分析高丽青瓷与汝窑的“满釉裹足支烧”,提出两者在支烧工艺上可能存在着交流和借鉴③闻彩珍:《从“满釉裹足支烧”看高丽青瓷与汝窑的关系》,《东方收藏》2015年第1期。;裘晓翔等学者通过对高丽青瓷中的“铁画”“象嵌”“练理纹”等装饰工艺的表现效果与磁州窑“白地黑花”“珍珠地划花”“绞胎”等进行比较,提出高丽青瓷很可能也受到了同时期磁州窑主流装饰工艺的影响④裘晓翔、周少华:《高丽青瓷与磁州窑的比较研究》,《东方收藏》2014年第7期。。

由此可知,高丽青瓷是以越窑青瓷技术为基础,同时也受到中国其他瓷窑技术或风格的影响,从而形成其独特的地域和时代风格,在世界陶瓷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

(三)来源问题

中国境内出土的高丽青瓷虽然数量不多,但不少学者都通过相关资料找到了来源问题的蛛丝马迹。彭善国先生将中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划分为三个阶段和南北两区,从朝贡和贸易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各时期高丽青瓷的输入方式,既有陆路通道,也有海上往来⑤彭善国:《中国出土高丽青瓷述论》,《边疆考古研究》第14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85-187页。。陈杰先生从地理分布和国家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高丽青瓷流入中国的方式差异和路线⑥陈杰:《从高丽青瓷在中国的发现看宋元时期中韩航线的变迁》,《东方考古》第9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541-546页。。马争鸣先生提出杭州地区出土的镶嵌青瓷大部分应为贸易瓷器⑦马争鸣:《高丽瓷葩——杭州韩国两地高丽青瓷之对话》,《东方收藏》2014年第7期。。袁晓春先生通过指出高丽镶嵌青瓷在山东蓬莱沉船中的出现,指出了登州港在中国和朝鲜半岛海路交往中的重要地位⑧袁晓春:《对山东蓬莱发现高丽青瓷的思索》,《东疆学刊》2006年第3期。。此外,韩国新安沉船所载的大量中国瓷器和部分高丽青瓷,也揭示了中国和高丽之间的交往是十分密切的⑨高美京:《新安船出水陶瓷器研究述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年第5期。。

高丽青瓷输入中国境内的方式主要有朝贡和贸易两种方式,陆路和海路运输随着高丽与中国境内各王朝关系的不同,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对高丽青瓷输入问题的研究可能会有更多的突破。

小 结

高丽青瓷作为高丽王朝时期朝鲜半岛输入中国境内的重要物品,是古代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当时东亚地区政治、经济往来的重要见证,越来越受到两地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关注。中国境内对高丽青瓷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和共识,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一些更为深入和广泛的专题研究。

其一,烧造方式的对比研究。已有学者对高丽青瓷的装烧方式进行了探讨,但中国境内宋元时期的各主要瓷窑都有着各自的主要烧造方法和窑具特点,高丽青瓷早期制作虽然主要模仿越窑,但是由于其烧造延续了四百多年,因此需要在这个时间段内综合对比中国和朝鲜半岛的瓷器烧造,方能从中窥见高丽青瓷与当时中国境内各主要瓷窑烧造方式的异同及关系,进而分析中国宋元时期的瓷器与高丽青瓷相互影响的表现形式。

其二,纹饰风格的对比研究。中国学者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凤毛麟角,高丽青瓷的纹饰题材虽然涵盖了中国瓷器传统纹饰的绝大部分,但是从刻纹风格、纹饰组合等总体来看与同一时期中国境内主要瓷窑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在使用中国境内年代明确的高丽青瓷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朝鲜半岛的考古资料和历史文化背景对高丽青瓷的纹饰进行分析,在风格、组合等方面与中国境内各瓷窑进行对比,从而探讨两者的关系以及高丽青瓷纹饰的艺术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其三,中国和朝鲜半岛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交流史一直是历史学界关注的问题,但在研究中,历史学界对考古材料的关注相对较少,而且一般历史学研究多侧重于中国对朝鲜半岛的影响。高丽青瓷是典型的朝鲜半岛所产器物,这是朝鲜半岛对中国本土进行商品输入和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表现。通过对高丽青瓷输入中国境内的方式和路径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高丽与宋元时期各王朝之间朝贡和经贸往来的研究,并提升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明确两地之间交往的互通性。

对中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的综合研究,既是对其本身的研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同一时期中国境内瓷窑的专题研究,进而推进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入研究。中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限于资料零散的原因,其研究并不系统,如果能够得到充分的朝鲜半岛资料的补充,中国境内的出土资料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高丽青瓷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试论青瓷艺术创作
朝鲜半岛汉文学中的“羲之换鹅”探究
龙泉青瓷
高丽莉作品赏析
博物馆青瓷藏品欣赏
母与子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新女娲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