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陆 于明春
鞍结节脑膜瘤是一种不常见的颅内脑膜瘤,主要发病部位为鞍结节区域、视交叉沟以及鞍膈等,所以,对外科手术具有较高的操作要求[1]。为了探究鞍结节脑膜瘤采用翼点入路与额下入路外科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翼点入路与额下入路外科切除手术治疗,并对比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患者症状表现为视力障碍、头痛以及头晕等,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31例患者予以额下入路治疗,其中有女性17例,男性14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6.29±2.12)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病程(1.34±0.22)年。乙组31例患者予以翼点入路治疗,其中有女性18例,男性13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56.56±2.36)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1.46±0.38)年。两组患者病程与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可行。
1.2 方法
1.2.1 甲组 患者选择仰卧位,切口选择双额发际线内切口为冠状,患者的头部向后仰15°,皮瓣前翻,骨窗前缘需要比前颅窝底平面低,于额叶底面将自动牵开器放置,最大程度的不损伤额叶底面嗅神经,使颈动脉池蛛网膜充分打开,能够看到同侧视神经,其通常在肿瘤的下方与外侧,倘若肿瘤覆盖视神经,蝶骨平台中线嵴可当做空间方向的解剖标识。利用双极电凝于鞍结节或蝶骨平台中线将肿瘤和前颅窝底界面充分分离,使肿瘤基底血供有效阻断,对肿瘤前外侧予以瘤内切除,慢慢缩小肿瘤体积,根据蛛网膜界面向每个方向对视神经、大脑前动脉等粘连情况予以分离。术中对双侧颈内动脉与海绵窦进行辨识,防止对穿通血管与视交叉供血动脉造成损伤。
1.2.2 乙组 患者选择仰卧位,头部比胸部高,后仰10°,向对侧旋转与对侧肩部倾斜分别30°左右、15°左右,确保额骨颧突处在最高位置。在耳屏前方选择切口处,颧弓上缘到发际内中线作弧形切口。使硬膜前打开,对蝶骨脊有效磨除,在显微作用下从远至近将外侧裂打开,使脑脊液完全释放,直至脑组织塌陷后前开额颞叶,对鞍区充分暴露,对视交叉前侧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等全面探查,进而在上述间隙中使肿瘤分离出来,首先在肿瘤中心予以瘤内切除,直至肿瘤体积不断缩小后,顺着肿瘤和周围组织间的蛛网膜下腔予以有效分离,对肿瘤供血血管电凝处理,防止对周围穿通血管造成损伤。对肿瘤后部分离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保护垂体柄,确保其结构的完整性。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效果:完全切除表示Simpson 2级切除,肉眼可见全切肿瘤,肿瘤附着硬膜予以电灼操作;部分切除表示Simpson 4级切除,肉眼可见肿瘤组织残留。②视力水平:根据视力检测表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的变化情况。③不良反应:包括血肿产生、尿崩、脑挫裂伤以及癫痫等。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如视力水平等采用(±s)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如手术完全切除率等采用(%)表示,予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表1) 甲组手术完全切除率83.87%,高于乙组的58.06%(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比较(表2) 手术前两组患者视力水平的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两组治疗后视力水平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甲组 3 1 0.3 9±0.0 8 0.9 1±0.1 4乙组 3 1 0.4 0±0.0 7 0.9 6±0.1 5 t值P值0.5 2 3 8 1.3 5 6 8 0.6 0 2 4 0.1 7 9 9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6.45%VS 9.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对鞍结节脑膜瘤予以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充分暴露瘤体与周围组织,可确保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2-3]。也有研究表明,鞍结节区域的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具有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所以,如果出现脑膜瘤,会对局部环境造成严重影响[4-5]。怎样在进行鞍结节脑膜瘤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选择有效的入路方式,已经成为本领域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鞍结节脑膜瘤外科手术入路方式主要有翼点与额下两种,不同的入路方式所具备的优势也存在差异,具体如下:翼点入路可充分释放外侧裂脑脊液,进而实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此种入路方式可在最大程度减少脑牵拉的前提下,有效到达鞍上区,并进行有关处理,术中可清晰显露局部神经与动脉,操作期间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此种入路方式会受到视神经阻挡,所以,使视神经同侧下方瘤体充分显露存在一定难度,操作过程中完全切除率不高[6-8]。额下入路可具备和翼点入路类似的手术区暴露效果,便于对肿瘤血供及早阻断,借助鞍区特定的解剖间隙获取较好的双侧与鞍上生长瘤体切除效果。因此,额下入路外科切除手术对鞍结节脑膜瘤的切除效果显著[9-10]。
本研究探究了鞍结节脑膜瘤采用翼点入路与额下入路外科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甲组手术完全切除率83.87%,高于乙组的58.06%(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视力水平的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两组治疗后视力水平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6.45%VS 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额下入路的手术对鞍结节脑膜瘤的完全切除效果优于翼下入路,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鞍结节脑膜瘤采用翼点入路与额下入路外科切除手术治疗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额下入路的手术完全切除率比翼下入路高,临床医师需要与患者的具体情况有效结合,科学的选取入路方式,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促使其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1]段国庆,胡文忠,刘强,等.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18):2894-2897.
[2]赵金安,白西民.不同入路切除鞍区脑膜瘤83例临床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9):1462-1465.
[3]谭少娟.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病人围术期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35):3728-3730.
[4]吴祖超.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入路选择与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6,29(4):787-788.
[5]高宁,夏鹰,金虎,等.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对比[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7):112-113.
[6]何泽元,康东,熊学华,等.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11):1342-1344.
[7]毕建华,王小峰,齐春晓,等.鞍上及鞍内颅咽管瘤经翼点入路和额底入路手术疗效的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14(2):120-125.
[8]李兵,鲁晓杰,李江安,等.神经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39(2):184-186.
[9]谢申浩,洪涛,唐斌,等.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6,22(6):438-441.
[10]刘元钦,张荣伟,刘建民,等.眉弓上锁孔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13(2):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