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表现

2018-03-19 16:23林丽琼黄丹
北方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文明

林丽琼+黄丹

摘要:本文从儒、道、佛三个对我们影响较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流派出发,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表现,旨在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用古老的生态智慧指导职业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文明;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蕴含着炎黄子孙最丰富的生态智慧,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对生态文明建设、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都有着极强的借鉴价值。因此,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表现,是我们有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它本身即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的概念,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多种理解,有的学者从地域划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本土创造的文化;有的学者从时间划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之前的文化。不管哪种看法,大家都一致认可中国传统文化在各自时代土壤下产生,并经历了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后流传下来的涵盖了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精神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从内容延展性上说,它包含了政治、哲學、艺术等;从思想继承性上说,它以儒家为主导,辅以百家争鸣,和谐共生;从时间跨度上说,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近2000年的封建社会,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百万里。因此,我们很难用一条单一的脉络去将中国传统文化梳理清楚,本文主要以儒、道、佛三个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流派出发,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表现。

二、生态文明的含义

对于“生态文明”概念的界定,专家学者也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从社会形态划分,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社会形态;有的学者从国家总布局来说,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还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指人类用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为了满足个人欲望,破坏生态环境。总体来说,我们可以将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为: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更高效率、更高科技、最低消耗、最低污染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实现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

(一)儒家:顺应自然,和谐共存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结《诗经》中有许多描述人们顺应自然规律的劳动场面,如《七月》一篇中的“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鹤鸣》一片中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等都描写了人顺应自然,享受自然的和谐生活。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中也有许多地方描述顺应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如《述而》中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与孔子并称的孟子在《梁惠王》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而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再一次阐述了人要顺应自然,才能和谐共存的思想。

(二)道家:动合无形,知止知足

道家讲究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道的本质就是自然,而遵从自然的法则就是“无为”。庄子认为“卫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命”,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否则会得到大自然的报复。同时,老子还提倡“去甚、去奢、去泰”,知止知足,拒绝奢侈浪费,这都是生态文明思想最直接的反映。

(三)佛家:互为一体,相互依存

佛家有些经典著作本身就来源于道教,比如《太上感应篇》等,因此很多方面与道家有相似性。佛家一方面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古尊宿语录》中就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主张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作为自然的一个部分,要融入自然,进入“无我”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佛家的基础理论“缘起论”中强调因果报应,报分“正报”即生存主体;“依报”即生存环境,“依正不二”二者密不可分,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二者不可分割。第三,佛家恪守“不杀生”的戒律,坚守素食、不杀生的原则,甚至反对砍伐树木,这种坚守不仅是轮回说的行为体现,也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佛家对生命的珍视,起到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了生态平衡的作用。

由此可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比较大的儒、道、佛三个文化流派,虽然在很多观点上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都很重视维护人与自然的平衡,并将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思想的最好境界,并作为自己坚持、守护、努力的最高目标去实现。

参考文献:

[1]郭倩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渤海大学,2015(06).

[2]朱雪.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D].西华大学,2013(05).

[3]曾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反思[J].九江学院学报,2006(01).

(作者单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文明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