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瑞斯忒斯主题流变研究

2018-03-19 15:58万梦娇
北方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流变主题

万梦娇

摘要:俄瑞斯忒斯主题是复仇母题的典型代表,自出现以来,为各个时代剧作家所用。从荷马史诗最早完整记录了俄瑞斯忒斯主题开始,古希腊悲剧时代,有埃斯库罗斯《俄瑞斯忒斯》三联剧里的“人间英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哈姆莱特》里的“延宕的王子”;存在主义哲理下,萨特《苍蝇》里的“自由选择的英雄”。本文从三个作品切入,以时代背景为依托,梳理了俄瑞斯忒斯主题流变。

关键词:俄瑞斯忒斯;主题;流变

古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学的源头,它衍生出了许多的母题,“乱伦”、“复仇”、“弃妇”三大母题最为典型[1]。其中复仇母题贯穿于整个古希腊神话传说,俄瑞斯忒斯主题正是复仇母题中的一大表现形式。自出现以来就为各个时代的作家利用、翻新,呈现出一条清晰的流变发展脉络。

一、俄瑞斯忒斯主题的出现

俄瑞斯忒斯主题源自于古希腊神话中的俄瑞斯忒斯故事,讲述了一个家族血亲之间恶性循环的残杀与复仇。

俄瑞斯忒斯家族从祖辈坦塔罗斯开始就承受着谋杀带来的诅咒和痛苦,坦塔罗斯为了考验神邸们是否全知全能,不惜谋杀其子,并做成菜肴招待众神,被激怒的众神对坦塔罗斯设下重罚。坦塔罗斯的儿子珀罗普斯在驾车比赛中借助国王车夫密耳提罗斯的暗中作弊赢得了比赛,得以迎娶公主为妻,但他后来却恩将仇報地杀死了车夫。临死前,密耳提罗斯向这个家族发出了诅咒。珀罗普斯儿子阿特柔斯和堤厄斯忒斯兄弟间争斗不断升级。阿特柔斯凶残地杀害了堤厄斯忒斯的两个儿子并做成菜肴款待堤厄斯忒斯。不明真相的堤厄斯忒斯误食其子,知道真相之后,他怀着巨大的悲痛与愤怒向神祈求对阿特柔斯的后人施加惩罚。他的小儿子埃吉斯托斯联手阿伽门农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杀死了阿特柔斯的儿子阿伽门农。阿伽门农的儿子俄瑞斯忒斯八年后回来复仇,杀死了埃吉斯托斯和自己的母亲。之后,俄瑞斯忒斯统治了整个国家,其家族世代都与血亲复仇纠葛在一起,该主题也一直活跃到今天。

荷马史诗是俄瑞斯忒斯主题最早的文字记载,在《伊利亚特》中,俄瑞斯忒斯仅出现三次,但在这里他就将阿伽门农、克吕泰涅斯特拉、俄瑞斯忒斯三者置于一个体系中,加深了复仇悲剧的意义。而在《奥德赛》中,则主要涉及俄瑞斯忒斯主题中阿伽门农被杀部分,对复仇只是简略提到,为作品中奥德修斯家族事件的展开做了铺垫,作为一条隐形的线索贯穿始终。在荷马史诗里,肯定了复仇的正义性,俄瑞斯忒斯的英雄形象也就此建立起来。

二、俄瑞斯忒斯主题的流变

历代戏剧家们尽管都以俄瑞斯忒斯故事为蓝本,在世界观和美学取向方面却都带着各自时代的或个人的特点,同一个母题在不同时代的剧作家笔下演绎着他们身处时代的新的世界观。

(一)古希腊悲剧时代

以俄瑞斯忒斯主题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从最初的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三部曲,到索福克勒斯的《厄勒克特拉》、欧里庇得斯的《俄瑞斯忒斯》和《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题材相同,但在人物处理、服务主题方面有很大差异,他们选择了该主题的某一方面进行强化,选取视角不同,最后呈现出的人物形象也就愈加丰富多样,主题意义也因此经历着改编。

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是该主题第一次详实、完整、系统的再现。荷马史诗为这个主题构建了大致框架,但是在三联剧中俄瑞斯忒斯的个人魅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他的复仇成了他个人的选择,而不是命运的安排。

在最初的荷马史诗中,俄瑞斯忒斯是一种被动的复仇,是听命于神谕的指示,对家族使命的承担,整个复仇行动缺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在三联剧中,他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承担者,从一个被动的英雄成为了主动维持人间秩序的英雄,俄瑞斯忒斯的个人魅力得到了极大展现,个性充分的发挥出来。荷马史诗和《俄瑞斯忒斯》共同完善了俄瑞斯忒斯主题,也是后代改编该主题的主要依据。

(二)复仇剧时代

复仇母题反映的是原始人类理性意识觉醒前,人们的原始心理和信仰机制[2]。文艺复兴时期,《哈姆莱特》作为复仇剧的代表之作是俄瑞斯忒斯主题发展的重要节点,他是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文主义者,具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困扰着哈姆莱特,在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中,进行着艰难的蜕变和抉择。从自身的复仇出发,哈姆莱特的复仇梦逐渐转变成了一种社会责任感,从“快乐的王子”到“忧郁的王子”再到“延宕的王子”,一步步把自己逼到了性格缺陷死角,他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悲剧正是整个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人文主义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哈姆莱特受人文主义教育使他胸怀远大的抱负,在面对突然的变故时,性格发生转变,在对命运的无奈挣扎中,他变得优柔寡断、拖延迟疑,心中所想无法实现,最后被现实所逼终于复仇。哈姆莱特与俄瑞斯忒斯一样把复仇作为自觉的责任,在经历了极度失望后,哈姆莱特对死亡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对生存与死亡的思考中,他对自我又有了更加深刻的反省。

《哈姆莱特》并非直接取材于俄瑞斯忒斯主题,但相隔久远的两位王子境遇如此相同,将《哈姆莱特》视为“准俄瑞斯忒斯主题”也是行得通的[3]。

(三)近现代剧作时代

除了三联剧和《哈姆莱特》,近现代许多剧作家也利用俄瑞斯忒斯主题,出现了一大批作品。霍夫曼斯塔尔《厄勒克特拉》、奥尼尔《悲悼》、萨特《苍蝇》、铃木忠志《厄勒克特拉》等等。在这其中,反响最大的即为存在主义的萨特根据三联剧改编的《苍蝇》[4]。

《苍蝇》借用了古希腊神话悲剧,破除了人在自然中的困惑感,认为人能战胜上帝,具有一种现代主义意识。当时正处法国爱国分子在二战中参与抵抗运动,纳粹分子的暗杀导致德国人杀死了大量无辜的百姓,此时的法国处于放弃抵抗状态,萨特对此不满,在作品中体现其追求自由和反抗的精神。它开创了萨特戏剧介入现实生活的阶段,自此出现了剧作直接反映现实、干预生活的局面。

《苍蝇》主要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冲突,让故事情节处于次要状态。俄瑞斯忒斯在受到精神压迫时的反抗,到最后做出了自由选择,以及在复仇后,姐姐复杂的思想变化都是重点写作。所以不同于三联剧和《哈姆莱特》中较大篇幅的复仇过程,萨特则表现了存在主义中“人物本身成就人物”的观点,人物的性格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着重揭露了人物心理,表现了一种精神冲突。

《苍蝇》和《哈姆莱特》一直是学者比较的对象,“两个王子,一个命运”,他们的复仇过程都是一个从被动接受到刺激自责再到主动复仇的模式。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个王子,一个是人文主义的代表,在整个复仇过程中,他感悟到了人的渺小,人生的虚无,这是近代以来欧洲文学关于人的本原形问题思索的开端。而《苍蝇》则偏重于“自由”与“选择”的探讨,在剧本中,通过生活时代的描写,表现了人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观念,它强调了挑战命运重在选择的存在主义哲理。

三、总结

复仇母题自产生以来,在不断深化中打上了本时代的特色。在各时代的文学中,俄瑞斯忒斯主题不断被赋予特殊意义,从最初不尽完善的三联剧,到披着人文主义外衣的忧郁王子,再到后来的自由选择的人间英雄,俄瑞斯忒斯主题不断更新自身,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新的时代,俄瑞斯忒斯主题,还会继续发展,会在新的思想狂潮中被更深入地发掘并利用。

参考文献:

[1]胡志毅.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2]李娜.古希腊神话的精髓——从古希腊神话的三大母题谈起[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17(4).

[3]傅守详,应小敏.论俄瑞斯忒斯主题的审美意义及现代性内涵[J].中国比较文学,2004(2).

[4]滕梁莹.俄瑞斯忒斯主题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文学院)

猜你喜欢
流变主题
浅谈民歌《茉莉花》的流变
霸王别姬:在流变中书写性别
唐宋草书流变与唐宋文化转型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