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萌
摘要: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英国,男权主义充斥整个社会。简·奥斯汀从女性视角出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乡绅家庭女性的恋爱故事,描绘当时英国社会的婚姻模式,倡导婚姻应该以爱情为基础,但是也没有否定经济因素的地位,其中《曼斯菲尔德庄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本文通过对《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简·奥斯汀的婚恋观的分析,论述其对当代女大学生的启发。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庄园》;婚恋观;当代女大学生;启示
西方文学界对于简·奥斯汀的研究早在她发表第一篇小说的时候便已经开始,直到现在仍还在继续。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整个文坛,而简·奥斯汀的作品立意独特关注年轻女性的成长,反映当时还未受到工业革命影响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当时简·奥斯汀的小说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国的女性婚恋观的树立。中国对于简·奥斯汀小说的研究真正开始与20世纪80年代,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中西方研究者们都认为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观。随着我国经济教育水平的发展,女性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增强,使得女性日益注重个人幸福的探求。在这种大背景下,女性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各种问题也渐渐显现。
一、《曼斯菲尔德庄园》反映的婚恋观
《曼斯菲尔德庄园》(以下简称为《庄园》)是简·奥斯汀最具争议的作品,在现实意义上,一部分批评家认为,简·奥斯汀的思想太过于保守,一是她所塑造的女性人物最终都会回归家庭;二是她的作品题材太狭窄,都局限于乡绅家庭中青年男女的婚恋生活。他们便得出结论,在一个男权社会简·奥斯汀的题材并不能够引导女性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事实真是如此么?
在《庄园》一书中简·奥斯汀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比如明朗活泼却又现实的玛丽、自私菟丝花一样的伯特伦夫人、爱管闲事有本事的诺里斯太太等等。她将笔下的人物放置在现实的环境中,讲述他们的婚恋生活,来探讨他们是如何通过婚姻来得到个人的幸福。批评家争议的焦点多集中在女主人公范妮·普莱斯(Fanny·Price)身上,相对于文中玛利亚·克莱福德的生机勃勃,范妮稍顯“暗淡”又过度正派,总是充当一个道德楷模的形象。学者克·斯·路易斯(C.S.Lewis)就曾经评价范妮为“除了思想端正外一无是处”。[3]此外,从女性视角来看,吉尔贝特和戈巴(Gilbert & Gubar)批评范妮为“像是白雪公主一样的被动消极……显得无法充分实现真实的自我”。[2]在对待爱情上面,范妮稍显被动,虽然长期爱恋埃蒙德,但是她一直将这份感情隐藏起来。
然而,奥斯丁笔下的女主角绝非那么简单,接着读下去,读者就能发现范妮并不只是一个对表哥言听计从的乡下姑娘,她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接受亨利的追求意味着富裕的生活,但是范妮在几日的犹豫之后,仍然毅然决然的拒绝了亨利,坚守自己的内心。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所推崇的幸福的婚姻,必然是建立在男女双方互相爱恋的基础之上的。
选择幸福的婚姻绝对少不了金钱的支撑,细读《庄园》,读者就能发现奥斯丁对于财产的关注,几乎书中的每个人物出场,奥斯丁都会详细的介绍他/她的财产。但是同时奥斯丁也谴责只看重金钱的人。
女作家往往极力推荐以感情至上的婚姻,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不仅婚姻,一切社会关系都被金钱权势所左右。奥斯丁绝非普遍意义上大家认为的浪漫主义作家,她推崇现实主义的婚姻观,美满的婚姻需要感情和金钱双方面的作用。对待爱情和婚姻,奥斯丁可谓“理性其外,浪漫其中”。[7]
二、简·奥斯汀婚恋观对于女大学生的启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愈多的女性接受更高的教育,女性自我的发展直接受到其受文化程度的高低的影响。作为当代女性中思想较为先进的代表,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作为其自我发展的一部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奥斯丁笔下的人物并非是静止的,而是呈现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成长的状态,他们有人性的种种弱点,也有各种不完善的地方,她们也会被世俗所束缚,比如范妮前期的自卑,但是她们仍然会迎难而上去经历一些事,变得更加成熟。从某种意义上,她们是现代普通女性的代表,虽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念和思想,但是简奥斯丁的婚恋观在今天仍能给女大学生带来一些启发。
当今社会,有很多类似玛丽的女生,光芒四射,相比范妮她们更“现实”,也更有目的性,可以为了金钱放弃自己的底线和追求。在翻译《庄园》时,孙致礼老师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男人们为了事业而竞争,女人们则为了丈夫而竞争,因为天底下腰缠万贯的男人肯定少于有资格嫁到万贯之家的美女。”[5]一部分女大学生期望嫁给一个“富二代”,享受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句话一时风靡。之前大火的非诚勿扰中也出现了著名的言论“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诚然,这句话是有些夸张,但是仍然代表了一部分人金钱至上的想法。
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感情犹如建立在淤泥之上的别墅,看起比旁边的楼房漂亮光鲜多了,但是根基都是坏的,一点风吹雨打便会崩塌。初识的一见钟情,抵不过时间的考验。就如初读《庄园》,大多数人首先被爽朗活泼的玛丽吸引。对于玛丽这个人物形象,利奥纳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1905-1975)对玛丽这一形象的评论就很中肯:“初读《曼斯菲尔德庄园》时,玛丽讲的那些话听起来是愉快的,但当我们再次阅读它时,那些话就失去了光彩。玛丽的意图并不是要欺骗世人,而是要安慰自己;她扮演了她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的那种女人”。[4]读者虽然透过范妮的眼光看到了亨利和玛丽身上一些似是而非的地方,但是还是一再选择视而不见,像是埃蒙德一样为她着迷。暧昧不清的人物让读者低徊不已,现在的我们早已放松了对自己的束缚,对社会无底限的宽容,对很多不好的行为都习以为常,是时候要反思并重建自己内心的底线,重新审视道德约束的重要性。
相比起玛丽克劳福德,范妮的感情是真诚的,不与金钱瓜葛不与社会地位有关,但她又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心意。玛丽不满埃德蒙牧师这一职业希望他继承家族产业,但是范妮却支持埃德蒙所想做之事。最终,埃德蒙看清玛丽的真面目选择了范妮的真感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范妮认为婚姻是不以金钱和社会地位为基础的,相反她认为婚姻和恋爱是以真诚的感情为基础的,所以她能够理解和支持埃德蒙的决定。[6]在如今的社会中,当代女大学生也要有这样的思想,决不能把金钱作为衡量婚姻是否会幸福的标杆,而是跟随自己的内心,需知幸福的婚姻必然是有感情作为基础的。
与之相反的是一部分大学生,将婚姻想的太过于简单,如前文提到的一部分女作家,将爱情作为婚姻甚至生活的全部,每天沉迷于爱情之中不可自拔,完全不顾学业和自身的修养,甚至为了爱情离家出走,美其名曰要为了爱情放弃一切,失掉了最基本的判断。自古以来,很多国家包括中国都讲究婚姻的门当户对,这种思想并没有腐朽到应该被全盘否定,门当户对意味着双方家庭有一定的基础,男女双方从小生活的环境或者接触的事物都是类似的,意味着双方的三观有更大的可能是契合的,更适合婚姻长久的稳固发展。
虽然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但是同时也要意识到爱情并非婚姻和生活的一切,爱情至上的神话只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爱情也并不是维系婚姻的唯一要素。随着电视剧《裸婚时代》的热播,多少怀揣浪漫爱情梦想的女生高喊着爱情至上而选择裸婚,又有多少人的爱情能够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中不会慢慢淡去?奥斯丁不仅仅是一个写“灰姑娘”故事的作者,在她的文章中主人公都被放置在一个现实的环境中。她推崇的婚姻观,爱情是首要,但是绝对不是唯一,面对严峻的现实和苛刻的环境,奥斯丁理性的看到了婚姻中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金钱,家庭,性格,职业等等。盲目跟着感觉走,只考虑爱情的婚姻不会得到幸福。
十八世纪的英国被称为“理性的时代”,身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奥斯丁有一种顺势而为的处世观念,为了保证婚后舒适的生活,她们必须要從实际出发,寻找能够给他们财产的伴侣,不能为了爱情失去基本的生活,但是,她的实际并不是一切以金钱为上。以范妮为例,从刚开始的怯懦自卑到后面的自立自强,范妮完成了自己的蜕变,埃蒙德在此时也发现了她的美,她值得获得最后的幸福。当代的女大学生更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培养自己成为理性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寻找和实现自我的价值,那么爱情就会如涓涓细水长流而不似转瞬即逝的火花。
三、总结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犹如鱼儿离不开水,无论这水有多脏,多么臭,鱼儿还是要在其中生活。[1]在纷繁的社会中,女大学生应该坚守自己的底线,遵从自己的内心,用理智的双眼去观察这个世界。在婚姻方面,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全部,其他因素比如物质基础同样会影响婚姻的成败。通读《庄园》奥斯丁告诉我们,要想赢得爱情,赢得幸福的婚姻,博得社会的尊重,唯有不断的去提升自己去蜕变,幸福的婚姻需要适当的金钱和物质来保障,但是在婚姻中,真挚的情感,相互之间的尊重,人格的独立更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Deleuze,Gilles.Logic of Sense[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 -ess,1989.
[2]Gilbert,Sandra M.& Susan Gubar.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
[3]Lewis,C.S.Selected Literary Essays[M].Walter Hoop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4]Trilling,Lionel.“In Mansfield Park,” Jane Austen Assessment[J],Ed.Ian Little word.Vol,4.Mountfield:Helm Information 1998,41-56 Vols.Print.
[5] 孙致礼 . 曼斯菲尔德庄园[M].译林出版社,2009.
[6] 赵晨 . 人物分析——< 曼斯菲尔德庄园 > 中女主角范妮[J].文学界 ( 理论版 ),2010,(12):76-72.
[7] 赵志文 . 简奥斯丁与英国文学[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85-88.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