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造诣颇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少有的全才。他终身从政但却仕途坎坷。据任朝第先生《三苏年谱简编》统计:苏轼自嘉祜初26岁入仕到65岁终老,40年的政绩生涯,官职变动达20余次,这一生起起落落数回,经历过众人追捧,名噪京师的盛名也有过荣誉尽失沦为文字狱的牺牲之物,被困牢狱的阶下囚。晚年还被贬谪到岭南的蛮荒之地长达七年之久。其晚景之萧瑟,人莫能堪。但就是在一生数起数落、坎坷异常的境遇之下,他却能在现实悲惨的状态中始终拥有一种精神上的自慰和超脱。历经过仕途坎坷,宦海浮沉的苏轼已经看透这人世间的一切。他掌握了生活的存在意义,一方面要积极地入世而有为,即在现实生活中,心系百姓苍生,渴望建功立业。表现出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以超脱、淡然的人生信念面对人生、面对世界。
一、旷达中的豪放
苏轼生性旷达乐观,对君王忠心,对国家的贫弱忧心不已,对百姓的疾苦深切关注,即使自身遭遇祸害也不改变忧国忧民的情感,即使遭遇被贬,遭遇了不公的对待但他还是心系天下百姓,心系国家。这首传唱千年的佳作便是最好的说明。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作于苏轼政治生涯的最低潮。元丰五年,苏轼47岁,被贬黄州时期,苏轼偕同友人同游黄冈城外赤壁旧景,有感于自身政治上的不得志,怀才不遇,怀念那些大有作为的古代豪杰英雄,借景抒怀,成就了这篇旷世佳作。词的开篇借景抒情,开阔的时空界限,穿越千古,纵横万里,主要描写了古战场的壮观景色,串联声名累世的历史英雄人物,纵观历史风云人物,思索人生百态,引发共鸣,为全文奠定了豪放的基调,气势恢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历史的滚滚长流中,曾经的千古风流人物也如大浪般滚滚向东流逝,人类终是殊途同归,这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普遍的命运。千古风流人物尚且如此,一人的悲观哀切又何足挂齿,何须悲叹。表现出苏轼超然自适,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故垒西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再以一句“江山如画”作写景的概括,对古国景物进行集中的描绘,生动,丰满而有力,读来使人心境开阔,精神奋发。一句“一时多少豪杰”干净利落便进入人物描写。
作者笔下关注“三国周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拿自己和周瑜相比,周瑜三十四歲便成功破曹,年少得志。苏轼四十有七,仕途依然连连挫折,壮志难酬。相比之下的人生落差极大,于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看似云淡风轻,轻描淡写,实则沉郁冗长,百般无奈。但苏轼始终不是悲悲戚戚的寒儒,他是参透人生百态,宠辱兴衰的智者。
二、超脱的人生信念
苏轼是一位有着深厚忧患心理之人,时常将国家黎民放在心上。虽然他一生坎坷连连,晚年还被贬谪岭南,但他却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他睿智,能够透彻地通晓事理,他聪明,善于变换角度看待问题。这样的性格让他既有忧患又能解脱忧患的能力,对待逆境也能乐观自持,有着超脱的人生信念。林语堂就曾称他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忧患来临,一笑置之。”这在他的词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
《水调歌头·中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是中秋望月思人之作,表达了苏轼对其胞弟苏澈无限的思念之情。当时,苏轼正在密州做太守,与其胞弟苏辙已分离7年,虽然与其胞弟相隔千里之遥,但思念之情也如这千里的距离般,绵远悠长链接着千里之外的彼此。苏轼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月圆之夜人却不得团圆,词中“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可见苏轼此时的心境是烦闷状态的。但面对这圆月,转念一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中可见苏轼豁达超脱的人生信念。月在今夜虽是晶莹圆满,但它也有阴天不出和亏损残缺之时,就连这永恒的月亮都是如此,无法夜夜圆满,那么世间之人有悲欢离合,岂更非“合情合理”之事?缘此一念,则又何必因求“全”不成而生遗憾怨嗟之情?这不过是世间常事而已。如此这般思虑过后,词人领悟到宇宙万物盈亏有常的道理之后,其内心的烦闷也就自然消释了,内心又生起美好的祈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尽管其弟苏辙不在身旁触手可及,但他们却同处一轮圆月之下,这也足以自我宽慰了。这最后的祈愿不仅是词人自身的祈愿更是希望天下离合之人都能够团聚的美好。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佛家曰:平常心是道。从苏轼的词作可观其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处世态度,他的人生态度又让他的词作更加意境高远,超脱坦然。希望后来之人能从他的人格和词格习得处世之道。
(作者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