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伟乐
摘要:莫言笔下塑造了极多的女性形象,而在这大批女性人物中,拥有一双“天足”的“狗肉西施”孙眉娘无疑是特立独行的一位。恰是这样一双不为大众审美所接受的“天足”,却代表了不一样的个性特色与至美存在。本文即以《檀香刑》中“天足”为着眼点,思考 “天足”所包含的“丑陋与至美”。
关键词:《檀香刑》;孙眉娘;“天足”
一、多重视角下的“丑陋”
《檀香刑》的故事发生虽已是晚清,封建思想的枝叶经受了来自外界的多次破坏,但一些腐朽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众人眼中的“天足”无疑是丑陋的化身,仅一双“天足”就可以决定你不堪的命运。而“三寸金莲”的待遇则大大不同,它是身处这个时代的众多男性选择理想伴侣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孙眉娘,还是钱夫人都是这个时代畸形审美观的牺牲品。钱夫人这样一个富家小姐,一个才女,不因才情闻名,相反的,众人却窥伺她的隐秘部位,以脚为美。而另一位具有充沛生命力的女性——孙眉娘也几乎在“三寸金莲”审美价值观下窒息。
作为“三寸金莲”的对立面,“天足”在文化印象中,往往是被人诟病的存在。《檀香刑》中的孙眉娘即是如此不幸,因为一双“大脚”,成为了历史眼光中被众人笑话的存在。诚如乡民们所说,“这闺女,假若不是因为这双大脚,定然是要被皇帝选走做贵妃的了”。正是由于这一双大脚,二十岁了还未许配人家,就成为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后来,独具仙颜和曼妙身材的她只得嫁给了傻屠户赵小甲——一个“种的退化”的男性代表,虽人高马大,行为举止却如一个娃娃,是个不健全人。过门之后,孙眉娘更因为这双“天足”,差点惹来杀身之祸,赵小甲的娘(小脚女人)厌恶透了媳妇儿的这双脚,夜夜痛苦,竟发疯似的企图用剔骨的芒刃将其修整成“三寸金莲”。
在大众视野下,“狗肉西施”孙眉娘的“天足”自然是丑陋的代表。同样一开始,在孙眉娘自己眼中,“大脚”同时也是自己的耻辱。正因为有这么一双“天足”,她的婚姻没有更多的选择,在钱夫人面前也无地自容。在众人期盼的看夫人的日子里,钱夫人脸上蒙了一层轻纱,这一措施让众人对其面容的猜测也多有结果,自然其面容是令人失望的,但当夫人撒果果时,露出的两只金莲,引来了阵阵赞叹之声。“她输在了这一双脚丫子上。她忙乱地向后退,周遭响起了乡民们的笑话声……羞愧之意倍加泛滥,孙眉娘更加匆忙撤退,慌忙之中,一没留神,踩到裙摆,摔个仰面朝天,一片狼藉”。①
“天足”无论是在“他者”视野下,还是自身眼中都摆脱不了丑陋一词的印记,这是一个时代的蒙昧,隐含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二、文本精神建构中的“至美”
恰如雨果提出的“丑陋就在美丽的左右,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潜藏在崇高的背后。” ②莫言在小说疯狂叙事中尽管充满了屎尿横飞的情景,却也正是在此塑造了一系列贴有“莫言标签”的独特意象。在莫言众多的意象之中,《檀香刑》中的“天足”尽管外在形象一度跌出传统审美价值视野,但在文本精神建构中充溢着“至美”价值所在。
如果说每一个人对于自我的认识是需要追溯到家庭的:“不仅是因为它曾经抚育过我们的躯体,更在于它曾经抚育过我们的灵魂。”③莫言曾提到过母亲裹小脚的经历“从4岁裹起,到14岁才基本定型,这段漫长的时光里充斥着辛酸与苦痛,但我母亲回忆她裹脚的过往时,面颊上流露着难以掩盖的自豪,就像一个退休的老将军讲述他过往的战斗历程似的。”④莫言复述这段语言时,更多的无疑是心疼与怜爱。另外在莫言的回忆里,母亲一生受尽苦难,“那个年代的农村缺医少药,得了病也没个及时治疗,就只得挺着,挺不过来就只能死。”⑤从莫言有记忆以来,母亲便始终处于疾病折磨之中,先有“心口痛”,再是毒疮,还得了疱疹,痨病。痛苦的年岁里,面对饥荒肆虐、政治威胁,母亲反而比父亲更坚强,她毅然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支撑着这个家庭的存活。
母亲的身体是孱弱的,但是其精神却抵住了风暴,维护着整个家庭生存的权利。文本中的孙眉娘有着同样的生命韧度,无论是小时候令人吃惊的生存活力,还是在与半痴半傻的丈夫的婚姻关系中都表现了这一种韧度。所以莫言作品中更多女性形象富于坚强的品质以及在苦难中生存下来的强大魄力,自然和他母亲的生命历程也是相关的,因为深味苦难,所以才能敬畏生命。
三、结语
我们怀揣着的是难以用悲喜轻松描绘的旧时代的崭新故事,无论是抗衡着旧时代意识的大脚意象的根和源,还是精神去路上对母亲(土地)内和外情感的聚集之下的颂与歌,《檀香刑》不能忽略并且清晰可见的就是沉重肉身下,层层包裹的小脚外,我们的“天足”女性用泛滥乃至粗俗却不乏深情和激情的话与行动践行了对爱的时代性的突破和思想旧制的抛弃和冲击。它带来的独特土地气息、扎根于这片热土的赤诚感染了我们新一代人,也带来了老一辈人对文学精神的解读和目标方向。根长在土地上,我们的一切也描绘和爱着这生生不息的土壤带来的肆意的自然狂野与故土情感的永恒诉说。
注释:
①莫言:《檀香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114页。
②伍蠡甫:《西方文论选:<克伦威尔>序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85页。
③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31页。
④孔范今、施战军:《莫言研究资料》,山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⑤莫言:《用耳朵阅读》,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1—32页。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