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明
轰轰烈烈的“自学互帮导学法”已深入到我市每个学校,已进入每个教师的心中。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已接受着我市独创的教改主题,把它应用于教学之中,我通过思考、摸索、探究,慢慢地感悟到“自学互帮导学法”无非在于让学生体验成功。所谓成功的教育,是指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逐步走向成功的教育。它主张:人人都可以成功,都可以成为成功者。而成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体验,是学生强烈求知欲的重大诱因,学生有了学习成功的体验,必然产生更大的激情,推动学习不断深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乐意参与,并把培养学生的成功学习作为教育目的。
虽然我教的学生是农村学生,他们的基础差,不爱学,但我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不论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困难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他们也可获得成功的需要,如果能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诱导他们尝试成功,促使他们主动内化教育要求,启发和形成学生自身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就会逐步培养起他们的成功心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
学生的认识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又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动提出疑问,产生创造动机,并在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之间创设一种不平衡、不协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创设问题情景,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面临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又能感到新知识具有的挑战性和可征服性。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接着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可能有什么特征?如果有学生猜不出来,就让他们分组思考、讨论、合作。这样,通过“猜一猜”、“思考”、“讨论”、“合作”来揭示矛盾,造成学生认识上的不平衡,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成功的欲望。
二、相信学生,给学生成功的机会
一位教育家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所以,我们每个教师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愿意学习,乐于创造,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去发现问题并获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成功。例如: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先讓每个学生画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并剪下来与自己的拇指比一比,从而认识1平方厘米的大小。再让学生画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剪下来告诉大家:它的大小是1平方分米。接着让学生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某一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通过学生这种操作、探究,使学生对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有较深刻的认识,为后面面积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样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相信每个学生,发挥学生主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及时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长时间的探究,终于解决了一个对他来说是新奇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时,他能从中体验了一种成功感,这是一种强有力和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他就会产生再次体验这种情感的欲望,那么这种需要就会得到加强,因此,学生在探究中哪怕是获得一点点微小的成功,教师都应及时给予鼓励,赞赏。例如:在教学“分数和小数乘法运算”一课时,对例题:计算“1又5分之1乘2.5”的处理,教师可改变按照教材上的思路牵着学生鼻子走到做法,而是提出:你准备怎样尝试计算?于是,学生纷纷动脑思考,积极探究,有的把小数化为分数进行计算,有的把分数化为小数来进行计算,有的采用多种简便方法计算。让学生独立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再进行合作交流,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算法,都得到了教师的鼓励,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都体验到了探究成功的乐趣。
四、实行鼓励评价,培养学生获得成功的方法
因为成功的体验来自肯定的评价。而我们所教的每个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可能一样,总是参差不齐的,只有对每个学生进行认真分析,确定要达到的最近发展目标,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编制适应学生起点的测试,对每个学生原有基础上的点滴进步或某一特长有所发展都给予鼓励,才能使学生在评价的推动下不断地获得成功。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练习,要求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完成,鼓励学生自己举手争取回答。即使学生回答得不正确,也要对这种积极的学生给予鼓励,不能使他们有失败的感觉,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并争取下次的成功,当然,评价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可采取教师评价,学生群体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等。作为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树立起成功的相信和决心。
总之,在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时,只要我们按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领会其实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可以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焕发出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