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18-03-19 16:05曹杏利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曹杏利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与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对于引导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应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视角出发,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与新途径,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奋斗。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1-0086-03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1]。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2]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新时期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是要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地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多途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最终落实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上。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人们的生存与交往方式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各种新媒体手段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提升了人与人之间开展文化交流的即时性,新媒体终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形式也促使各种文化与信息的交流更为开放。文化的交流传承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地域以及传播媒介的限制,“文化圈”的覆盖范围无处不及[3]。中华传统文化也得以突破以往的“小圈子”,面向全世界寻求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逐步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与此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并因中外文化和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中华传统文化与多元的外来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冲突。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与传承过程中,与外来的多元文化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以“自由主义思想”、“娱乐化倾向”为主要典型的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侵蚀上。高校作为文化教育传承、传播交流的主阵地之一,必然会首先受到影响,部分学生群体表现出明显的信仰缺失、道德冷漠、迷失目标、暴力崇拜等文化混乱现象。这些都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背道而行。

另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环境下,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年轻一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代际矛盾增加、文化认同也出现危机,导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濒临失衡的危险境地。“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充斥校园,精神荒漠化、道德信仰缺失乱象丛生,反观中华传统的“明德修身”、“天下为公”等文化精髓却被诸多大学生所漠视[4]。这样的文化形势之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受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也面临严峻考验。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道路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突出优势和最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其作用不容忽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迫在眉睫。

二、高校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笃定西强中弱,削弱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因精髓。人们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也是对国家、民族认同的前提,也是一个民族屹立于国际社会的强大的精神支撑。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在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百姓财富指数不断上升的同时,西方的诸多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国内年轻学生群体中大行其道。大学生群体对西方文化认同的增强,正在不断加剧对以传统文化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弱化。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极大程度上导致了年轻一代崇洋媚外心理的滋生,加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漠视,部分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缺失,传统文化自信也难以维系。高校学生笃定西强中弱,吹捧、信奉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则缺乏信心。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大学生以穿耐克阿迪、用苹果手机、吃肯德基大餐、喝可口可乐、看好莱坞影片、用韩国化妆品、追日韩明星为骄傲,认为自己走的是“高端”路线,享受的是品牌文化[5]。而国产自主品牌的技术弱势和传统文化产品的相对失语,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的主流文化认同削弱,品牌自信、文化自信程度极大降低。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逐甚至被认为是落后过时的,学生们以在日常的言语交流中掺杂英语、日语或者韩语为时髦语言,反而对中国的文化经典名言、名句、名篇置若罔闻。这些现象恰是部分大学生“笃定”西方文化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和文化自信的削弱,长此以往,必将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二)依赖大众潮流,丧失批判反思

在当前社会文化爆炸的时代,大量的商业性质、娱乐性质的文化俨然成为大众潮流。這些大众潮流多为迎合大众口味牺牲其内在的艺术审美价值的“快餐”文化,并借助多种媒介展开铺天盖地的宣传,营造所谓的“潮流”。各类多媒体终端的使用,使高校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对大众潮流的跟风依赖,并且极度依恋娱乐化、世俗化、碎片化的生活,从而丧失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大众潮流大行其道的当下,“微信”、“微博”等传播的海量快餐信息、娱乐段子、碎片鸡汤取代了图书馆等主流文化传播阵地。画风艳丽设计巧妙的手游、实时更新的社交网络使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学习趋于碎片化。同时,在追逐大众潮流点“赞”过程中,小部分人莫名其妙成为“网红”、“段子手”、“某某哥”、“某某姐”,这也促使部分大学生存有不劳而获“红起来”的幻想。在各种刺激环生、思考浅薄、诱惑增强的碎片化的生活中,大学生群体不仅仅远离了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更丧失了观察思考社会问题、批判反思社会乱象的能力。大众潮流成为行为示范的标准与准则,传统文化不仅难以立足,还面临着被挑战、被中伤的风险。

(三)面临观念冲突,缺乏文化自觉

大学生群体当前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迷茫期和确立期,尚不能对当前社会并存的、多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清晰的分辨力,也不能完全抵御各类腐朽思想、极端思想的侵蚀,最容易进入一个观念冲突期或者混乱期。大学生群体从小接触传统文化的教育,国家民族情怀、集体主义观念以及崇尚“仁爱”思想的儒家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着极为深重的影响。然而,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充斥的今天,“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观念对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伦理道德体系形成了巨大冲击。在这种冲击面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迷茫期和确立期的大学生群体往往处于对各类观念的冲突困顿中。大学生群体如果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不能坚定地承认、维护传统文化的历史与传统,就很难维系传统文化的影响,不能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获得新的生命活力[6]。同时,新旧观念的认知矛盾,再加之大众潮流巨大的导向功能,也会使一些意识形态导向尚未明确的大学生盲目倒向西方的思想意识形态,这反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造成恶劣影响。

(四)方式不当,教育影响乏力

高校大学生群体首次处在脱离家庭管制,进行独立生活的人生阶段。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群体的迷茫也日益加剧。这就使得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和教育作用摆在了异常重要的位置上。如何通过多元化的教育途径,引领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主流思想和传统文化意识就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以教師对学生的单向说教、具有强制性的灌输为特征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合时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特点及现实困境,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道德失范作用逐渐减退,再加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能力减弱,基于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免陷入尴尬境地。方法失当,与传统文化教育影响力一道退化的便是高校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等。因此,固守陈规的教育手段已经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一味坚持,反而可能会伤及大学生群体对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热情。

三、高校思政工作开展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和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环境背景下,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并非能够一蹴而就,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也并非一帆风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考量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实现路径和手段方法。从而重塑高校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培养文化情感,形成文化自觉,拓展文化实践途径,为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新的途径。

(一)开展通识教育,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文化认知要求高校大学生群体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理解。高校通过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也使得大学生群体能够从行为举止到个人核心价值观念出现质的提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因而,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是高校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但,需要明确的是,高校在开设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时要采取寓教于乐,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体验式教学、反转教学、新媒体手段参与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技巧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互渗透,在提升大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三观教育和情感教育。

另外,除课堂的通识教育课程之外,加强高校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还需结合新媒体的时代背景,运用网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可以通过开设官方微博、微信平台,运用90后、95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与课堂教学相映衬,形成“线上线下”互相渗透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二)活跃文化氛围,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情感,是引导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自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传承,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对当前中外文化“高端”与“落后”、“品牌”与“乡土”的错误判读,高校培育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扭转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误解,除了需要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大力借助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第二课堂”,引导学生于相关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真正掌握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具体来说,高校应不断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活动的情绪渲染和对内容引导解读,大力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重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提升民族凝聚力。例如,可以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记诵经典篇目,并在不断学习中加深理解,增强感情。还可以借助节假日、纪念日等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又不乏庄重的环境中积累传统文化的知识底蕴,并逐步树立起深厚感情。

(三)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对传统文化的实践途径

实践出真知。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认同和情感只有与必要的实践途径相结合,才最有利于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最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外化于行,内化于心。高校可以通过组织中华传统文化实践团队开展传统文化寻访记录活动、设立传统文化教育实习基地,开展传统文化产品创意设计与制作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让大学生群体在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实践活动中接受熏陶,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自觉践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

(四)促进反思理解,形成传统文化的包容发展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文化并非都是尽善尽美的,各有所长,也各具弊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是“兼容并包”,具有极强的重塑活力的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群体明白传统文化也要汲取时代精神,在适应时代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得到完善。同时,要正视中外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正确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抗冲突,主动承认中西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相互充实,各为补充,形成和谐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氛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外先进文化的包容发展。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固然存在种种困难,但要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视角出发,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

话[EB/OL].[2013-03-17].http://cpc.people.com.cn/n/

2013/0317/c64094-20816352.html.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5.

[4]张维平.论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青

海社会科学,2009,(5).

[5]路海华,孙丽娜.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文化传承困境及对

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3).

[6]江净帆.文化自觉: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向[J].学

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11).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