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虹
舞蹈是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教师要善于运用舞蹈元素去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借助舞蹈这一表现手段丰富音乐的教学,让学生在舞蹈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让学生在歌中舞蹈,在舞蹈中展现自我。教师要用舞蹈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一、设置新疆舞步,体验节奏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舞蹈元素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通过舞蹈的学习来感受歌曲的节拍,在舞蹈律动中体验节奏。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的韵律来深切感受歌曲作品的音乐风格,为学习歌曲打好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听赏歌曲《新疆之春》时,教师就在课堂中结合了新疆舞步进行教授,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节拍来感知作品的节奏。教师为了让学生学得更直观,把新疆舞步的教学制作成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跟随视频进行集体舞蹈练习。教师针对学生的步伐节拍及时进行纠正,让学生感知音乐的节奏。在基本熟悉舞步的节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舞步接龙练习,让学生按座次分成若干个小组,展开小组舞步接龙,让学生充分感受集体舞步的整齐统一,从而进一步掌握歌曲的节拍韵律。除了小组间的舞步接龙之外,还可以进行单个人的舞步接龙游戏。让这种节奏带动学生愉悦的情绪,展现自己内心的喜悦情怀,让学生更好表达快乐的情感。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应该和学生交织在一起,这样的师生互动会更好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热情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成为课堂中快乐的主体。
音乐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快乐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在音乐课堂中的愉悦,巧妙地设计了新疆舞步。教师要让他们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让新疆舞欢快的旋律节拍带动学生的愉悦情绪。
二、创编形体动作,理解歌词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借助创编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并记忆歌词内容。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快速、熟练地掌握歌曲是音乐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教师采取的有效措施应该是更直观、更有趣的,而通过创编形体动作来开展教学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例如教师在教授歌曲《飞吧,飞吧》时,就创编了形象的形体动作,让学生通过这些肢体语言来更好地理解歌词大意,记忆歌词段与段之间的先后顺序。学生在这些形体动作的学习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因为这些动作设计增加了歌曲学习的趣味性,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教师在这些动作设计中要遵循形象生动、简单易学的原则,让歌词与动作紧密结合。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是展翅高飞的小鸟,这样就能让创编的动作更好地为歌曲学习服务。为了让学生动作更形象、更生动,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面部表情,让学生学会带情感,这样既增加了学生表演的趣味性,也提升了学生歌曲表演中的情感表现,无形中让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想象力以及动作的协调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要适当肯定鼓励,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毫无顾虑投身到作品的表演中,真正享受音乐表演的过程,把歌曲展现得更好。
教师在歌曲学习中要巧妙进行形体动作的创编,让学生在这一环节的辅助中顺利完成学习歌曲的任务,并帮助学生更好解读作品思想、记忆歌词及旋律,用自己独特的表演展示对作品的理解。学生在有趣的表演过程中,营造出欢快愉悦的音乐课堂效果,在无拘无束的表演中增强了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三、欣赏民族表演,感悟内涵
在音乐歌曲的学习中要结合多种方法,进一步促进音乐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丰富的表演形式,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借助媒体设备让学生开宽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例如在欣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时,教师结合相关表演,让学生感知傣族音乐中的柔美和欢快。在欣赏完歌曲版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后,教师给学生播放葫芦丝独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欣赏傣族特有的乐器葫芦丝的优美音色。通过欣赏去了解葫芦丝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走进这首曲子。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搜集有关这个作品的舞蹈视频,通过媒体播放独舞《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在观看经典舞蹈的过程中更深层了解这个音乐作品,感知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即兴进行舞蹈表演,让学生随着音乐旋律自由舒展自己的舞姿,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动作展示出来,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展现自己对作品的内涵感悟。
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民族歌曲表演,深刻感悟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教师结合器乐曲和舞蹈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他们在自由的音乐空间,激发自己的音乐潜能,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让音乐课的魅力美丽绽放。
总之,音乐教师要借助舞蹈的能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不断进步和发展。通过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在音乐中放飞学生的心灵,在轻松中学知识,在快乐中学歌唱,让音乐带给学生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五汛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