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不一定是完全顺利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陷入意识的误区,出现一些错误,这时教师不应当严厉纠正学生,而是应当将这些错误当作教学的一种生成资源,让学生在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了解规律、感悟真理。笔者将从引导学生正视错误、纠正错误以及分析错误这三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正向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逐渐发现数学规律,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正视错误,引导探究
错误的正向利用,首先就要求教师能够正视学生所犯的错误,并基于这些错误,找出错误的来源,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挥的同时,也要学会正视学生所犯的错误,并结合学生所犯错误的类型,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比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观察物体”这一部分的内容时,要求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同一物体,结果会看到不同的形状,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体会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在实际教学时,笔者先为学生出示了一个简单的物体——黑板擦。笔者将黑板擦竖放在讲桌上,问学生从课桌前面看到的黑板擦是什么形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说是长方形,有的学生说是菱形,还有的学生不能描述出看到的黑板擦的形状……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发现学生得出不同结论是因为学生观察物体的位置不同,导致了这种结果。笔者了解这一错误后,要求学生变换自己的位置进行观察,发现由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确实是不一样的,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基于错误资源,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探究,进一步理解了相关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会出现许多错误,类似观察位置的不同而导致结论不同的这种错误会经常出现,这时教师不应当忽略这种错误,应当找出错误的来源,正视所犯的错误,并有根据地引导学生改正错误,进一步探究相关知识点。
二、纠正错误,发现规律
要将错误资源正向利用,教师还应当及时纠正學生的错误,给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的做题方法和思路表达出来,这样教师才能准确把握学生无法掌握的知识点,才能通过为学生进一步的讲解,引导学生发现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比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律,具备自主完成加法和减法计算题的能力。笔者简单为学生进行讲解之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些随堂练习题。笔者在黑板上为学生列出了几道计算题:4+37=? 11+14=? 7+31=?给予学生一段时间的计算后,笔者让几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有的学生得出的答案依次是41、25、38,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得出的结论为77、25、101,两组结论之间差距较大。这时,笔者没有直接指出哪组结论是正确的,而是分别让得出两个不同结论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做题方式。第二种结论的学生说道:“4+3=7,放在十位,而个位是7,组合起来就是77,而第三道题中101的结论也是这么得出来的。”于是,笔者提问:“题目中的4是在个位还是十位?”这位学生进行短暂的思考后,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将加数中的个位和十位混淆了,及时改正了自己的其他错题,发现了这一加法的正确计算规律。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时出现错误很正常。这时,结合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应当直接指出错误的结论,而是应当明确是如何出现这种错误的,并利用学生所犯错误这一教学资源,逐渐引导学生发现相关知识点的正确规律,从而为学习数学知识提供正向的引导作用。
三、分析错误,拓展思维
将错误资源正确利用,还应有效引导学生分析自身所犯的错误,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些易错的知识点处设置解题陷阱,引导学生产生思维冲突,并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所犯错误,有效拓展学生的解题思维。
比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元、角、分”这一部分内容时,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0元的人民币?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0元的呢?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0元和几张20元的呢?学生很快解答出了前两个问题,但是第三个问题得出的答案就变得五花八门。于是笔者指定一名同学先将自己答案公布出来,再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阐述完毕之后,学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发现无论如何换,都应等值,学生也有效拓展了自己的思维,给出了一系列答案。
这种设置思维误区、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的教学方式,不仅将课堂中的错误资源正向利用了,也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数学思维。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并正向利用错误资源,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犯的错误,引导学生正视错误,鼓励他们主动探究,及时纠正错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对错误加以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进一步拓展数学思维。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